摘自《经典就该这样读》浦宇平
好文章是天地间本就有的,不过是借了作家的笔把它写出来而已。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句话时,我脑海中首 先冒出来的,就是《红楼梦》。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在谈到文学创作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好文章是天地间本就有的,不过是借了作家的笔把它写出来而已。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句话时, 我脑海中首先冒出来的,就是《红楼梦》。读完《红楼梦》,你会有一种怅然若失,一时间分不清是幻是真的感觉,你会觉得这些人物本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没有人工斧凿, 而是浑然天成。甚至你都很难想象,居然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写出了这样的作品。
其实作者曹雪芹也有同样的领悟。他在小说刚开始就写过:这故事不是我曹雪芹写出来的,而是在青埂峰一块石头上刻着的,我只是把这石头上刻的故事传抄出来, 让世人知晓而已。石头上怎么会刻故事呢?原来是这块顽石曾化作人形,来到世间,经历一番人间的历练磨洗,最后又化作顽石而去。这块顽石来到世间所化的人形,便是这本《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
要讲《红楼梦》,咱们就从作者曹雪芹讲起吧。
曹雪芹的家族可是真正“富”过的,鼎盛时期的曹家几乎可说是富可敌国。曹雪芹的爷爷叫曹寅,他的亲妈做了一份很特殊的职业:奶妈。更特殊的是,她被清廷皇宫选中,成了康熙皇帝的奶妈。因为这层关系,比康熙小了四岁的曹寅不仅成了康熙童年的玩伴,还在17岁时当上了康熙的侍卫。从此,曹家开始了飞黄腾达的显贵之路。
随着康熙开始主政,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自然要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做耳目,为他监视在地方上执掌大权的官员,甚至还会把认为关系皇族命脉的重要事务交给这个人。 于是,从小“陪太子读书”的曹寅被皇上派到了繁华富庶的江南,坐上了“江宁织造” 的位子。“织造”是一个直属皇帝管辖的职位,相当于管理着一家为皇族提供纺织品的超大型国有中央企业。众所周知,丝绸是中国江南特产,行销全球,皇族的衣物被褥全是丝绸纺织品,这些丝绸的纺织制造、漕运行销,都归江宁织造曹寅管辖。这下知道为什么说曹家“富可敌国”了吧?整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对外贸易,都掌握在曹家手中!
于是,皇上到江宁(南京)自然就要找曹寅。 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都住在曹寅家!这权势, 是不是无人能敌了?而对皇上而言,让曹寅做江宁织造,不仅能通过这个儿时玩伴控制住大半个钱袋子,还可以借由曹寅的汇报,随时了解江南各层级官员的动向,避免出现因为“天高皇帝远”, 江南官员自行其是的情况。那么,整个江南官场对曹寅的恭敬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天下事,有起就有落,有波峰就有波谷, 有向上爬的时候,就有往下落的一天。权势喧天的曹家,在康熙皇帝驾崩之后,就遇到了天大的麻烦。道理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上有自己信得过的人,“江宁织造” 这么重要的岗位,当然要任用自己人。更何况,曹寅此前曾卷入宫廷的皇位争夺之中, 多次保举八阿哥做太子。而新皇帝雍正是四阿哥,自然更不能留曹寅了。于是,曹家很快就被抄家,一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顷刻间土崩瓦解。这个时候的曹雪芹,大概才十四五岁。
青春年少,横遭变故。这就是曹雪芹的少年时代。他“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生活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中。可到了十四五岁,突然一切都没有了。家里的东西统统收归国有,家里的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剩下的人自谋出路。而富贵了小半辈子的大户人家孩子,从来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别说干农活了,他们恐怕连锄头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于是,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开始了与他幼年时天差地别的潦倒生活。上天安排他享受了99.99%的人都难以想象的富贵,又遭遇了99.99%的人都未曾经历的穷困。大概也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才写得出《红楼梦》这样极尽奢华又满目苍凉的作品吧。
曹家的富,可以富到什么程度呢?小说里处处都有表现。说一个小细节,贾宝玉出门是从来不用走路的,家里有一台八抬大轿,由八个壮小伙(轿夫)给他抬着轿子。 这还不算什么,除了八个轿夫之外,贾宝玉的轿子前面还有两个童子,这俩小孩是负责“撒钱”的—抓起一把铜板,沿着贾宝玉要走的路,一把一把撒出去,意思是我 们家公子要出门了。撒了钱,自然有人围观,有小孩子哄抢,多热闹!
后来,曹雪芹也尝到了穷的滋味。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在街头支了个小摊,卖自己做的风筝。那可是曹雪芹童年的玩物啊!童年时他可以按着自己的心思爱好做风筝, 却不曾想,四十几年后要靠着这点手艺换钱吃饭。
曹雪芹活了48岁,不算长寿。前15年荣华富贵,后33年穷困潦倒。我们都想要富贵,不想要穷困,可是造化弄人,偏偏他这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却是在穷困潦倒的后半生里完成的。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一种幸运?实在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