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暮年相貌越来越像主席,买车时老板不收钱,她该怎样解决?

公西子横说历史 2025-03-13 17:06:07

李讷站在车行门口,阳光落在她的白发上,像是给她镀了一层柔和的光。

她看看身旁的丈夫,又看看眼前热情的老板,笑了笑,说:“我们今天是来买车的,老板可不能亏本做生意。”李讷晚年相貌越来越像主席,买车时老板不收钱,她该如何解决?

老板却摆摆手,激动地说:“您是毛主席的女儿,这车哪能收您的钱?”

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好事”,恐怕早就乐呵呵地接受了,可李讷不一样。

她从小听着父亲的话长大——“不能搞特殊”。

所以,她得想个办法,既不让对方难堪,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李讷出生在1940年的延安,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天下风雨飘摇。

毛主席看着襁褓中的女儿,眼里满是慈爱。

他给她取名“李讷”,是希望她“少说话,多做事”。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和普通孩子一样读书、上学,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任何特权。

她的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是父亲的教诲——“不能占人民群众的便宜,不能搞特殊化。”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李讷在学校也吃不饱。

回到家,看到饭菜,她总是狼吞虎咽。

警卫员看了,心疼地说:“这可是主席的女儿,怎么吃成这样?”

毛主席知道后,没让人偷偷给她加餐,而是叹了口气,说:“谁叫你是毛主席的孩子呢?”意思很明确——人民群众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能搞特殊。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的教诲依然刻在李讷的骨子里。

到了1985年,李讷和丈夫打算买辆车,出行方便些。

那时候私人买车还不普遍,车行老板见到李讷,总觉得她的模样熟悉。

仔细一看,竟然和毛主席年轻时的照片一模一样!

老板激动得不行,连声确认:“您是李讷吧?毛主席的女儿?”

李讷笑着点头,但压低声音说:“别声张,我就是个普通人。”

老板哪里肯听,“毛主席是我们最敬重的人,今天能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这车,您随便挑,免费送!”

车行的伙计们也纷纷附和:“对!这位顾客不用付钱!”

这下,李讷犯难了。

她要是直接拒绝,老板肯定觉得自己的一番心意被辜负,可如果接受,那就违背了父亲的教诲。

她想了想,笑着问:“你们这里有没有那种特别省油、适合老年人的车?”

老板愣了一下,“有是有,但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普及。”

“那就等以后有了,我们再来买。”李讷笑着说,拉着丈夫转身离开。

老板愣在原地,直到李讷骑着那辆旧三轮车远去,才恍然大悟——她是故意这么说的,既不给自己难堪,又坚持了原则。

这件事过去后,很多人都说,李讷活成了父亲的样子。

她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掌握什么权力,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了父亲那句朴素的话——“不能搞特殊。”

有人说,现在很多人总想占点小便宜,听到“免费”就两眼放光。

可李讷却用一辆没买成的车,给大家上了一课:真正的尊重,不是靠特权换来的,而是靠做人做事赢得的。

0 阅读:18
公西子横说历史

公西子横说历史

公西子横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