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隶书作品投稿展赛,哪种书风更受欢迎?这些数据很有说服力

四海易文字 2024-09-21 03:55:19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弄清楚隶书创作的几个主要方向,学书者必须结合自己的书体,尽量同一技法体系中进行“加减”变化,其目的就是避免早期过度跳跃,单体技术无法深入,过度的交叉学习,涉及面过广,不利于技法的融合吸收。隶书出现要早于楷书,历史悠久,遗存下来的面目众多,如石刻、摩崖、简帛、诏版、镜铭、法帖等等,不同的体势、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所表达的书风各不相同,四海易术认为可分为“三类六向”:(纯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接受大家的批评)

三类:

一类是端庄中正;

一类是拙朴大方。

一类是综合趣味

六向:

之一:纯正隶体、

之二:多种体势杂融、

汉隶体系相互杂糅(例好汉隶+简帛、汉隶+明清隶书相融)、

之三:隶书+篆意、

之四:隶书+草意、

之五:隶书+碑楷、

之六:隶书+金石趣味、

书法国展发展几十年,隶书创作基本在这六个大方向中交替前行,每种方向都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每种书风有每种书风的特性,取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表现手法的高低。书风不像武术一样可以分出高下,有时此类书风入展数量多,并不代表其它的门类就低人一等,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展赛有展赛的规则,一切目的都是为展览效果服务,所以展风引领了这个时代,潮流中挖掘出许多优秀的书法人才。就当代隶书展赛而言,各类书风都有一些代表,如冯印强老师将隶书和篆书进行杂糅,写出了雄强大气;鲍贤伦、毛国典老师所创作的作品采用了汉隶和简帛书相融,写出了爽朗劲健;四川何应辉老师、江苏李守银老师将隶书和草书相融合,写出了圆融古朴,把《石门颂》写出了另一种韵味;陕西吴振锋老师将汉隶和魏碑摩崖相结合,一字一势,大小参差错落,写出了天真浪漫………

展赛涉及到展览的效果,作者考虑纸张尺寸及书写的字径大小,加上多样取法,使整个书坛的隶书作品呈现出,传统、多样、个性、包容的局面。自是从单体分类展出以来,隶书创作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十届之前的入选作品同十二十三届的作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年来,隶书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用这两届国展入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这“六大方向”,看看哪一种风格最受评委的欢迎。

之一:入展件数

十二届入选115件,入展率为1.35%

十三届入选132件,入展件数增加17件

之二:字径

十二届国展15cm以上33件;7~15cm50件;7Cm以下26件(另有一件1cm左右的)

十三届国展3~7cm32件,7公分以上的100件,小字径作品几乎没有。

隶书、篆书、行草书入选的字径趋向于大字化,字体越大,气势越强,小同大比较,大字肯定占优势,这也是字越写越大的原因。

之三:取法

十二届国展取法明清风格的占12%,十三届明显上升,占19%(25件),明清书风数量增多,并不是单独展现在隶书方面书,篆书、行草书明清格调作品数量增加的更多,未来发展明清书风的隶书作品还更看高一线。

十二届国展汉碑隶书取法汉碑隶书的作品有68件,约占59%,是整个入展作品的重头。作品主要取法《礼器碑》《张迁碑》《鲜于璜》《西峡颂》《石门颂》等,其中《石门颂》和《张迁碑》遂渐成为了热门。十三届国展取法石门颂:29件,占22%;张迁碑:24件,占18%;礼器碑:12件,占9%;简牍:12件,占9%;杨淮表记:9件,占7%;好大王:9件,占7%;鲜于璜:7件,占5%;

小结:明清书风追随者越来越多,《石门颂》《张迁碑》《杨淮表》等古拙一类的书风相比而言更讨喜一些;另外“长青树”简帛书风在任何隶书展赛中都不会缺少。隶书向篆书和行草书靠拢,字径越来越大,写大字隶书慢慢成了主流,选用纸张更趋向于多元,追求一人一色,一体一势,凸显作者的个性和品位。

0 阅读:27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