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一首《郊居》,清新洒脱,如同一幅淡雅的田园画卷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4-06 09:06:38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宁愿在郊野山村过着清贫日子。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才子们在郊外结庐而居,仿佛踏入桃源。清晨起来清风入户,唤醒酣梦,推窗见翠,婆娑垂柳好像在轻诉自然之妙。

屋外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瞬间沁入心脾,仿佛一切的烦忧皆被隔绝在外。高士们朝耕南亩,暮归炊烟,他们不喜欢繁华纷扰,而喜欢在平淡安然中寻得内心宁静。下面一起欣赏明代的精彩诗篇:

郊居

明 · 朱硕熏

结屋临溪水,悠然心自闲。

泉分杯底月,云共枕前山。

芳树经春合,幽禽薄暮还。

邻人借渔钓,嗑尔款柴关。

译文:在溪边盖了一座房屋,内心悠然闲适。杯中之水倒映着皎洁明月,枕畔青山与白云共眠。

春天里的树木葱郁繁茂,傍晚时分鸟儿返回幽林深处。邻居来借渔具,我心情愉悦地开门相迎。

朱硕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六世孙,他工于诗文,尤以五言诗见长,诗风清雅隽永。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曾评价他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媲美,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过誉,不过作为宗室文人,朱硕熏的诗作着实别具一格,从而让他在明代诗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结屋临溪水,悠然心自闲",开篇介绍诗人居住地点,并表达出悠然心境。溪水清澈,曲折流淌,茅屋简陋,远离闹市,诗人不觉孤寂和艰难,反而欣喜自己终于寻觅到一片安静的归宿,心中倍感惬意舒畅。

联描述周围的环境,"泉分杯底月,云共枕前山。"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明月,月影仿佛被泉水分在杯底,虚实相生,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

诗人枕卧榻上,抬眼便能望见不远处与自己相伴的山峦,山间云雾缭绕,云朵与枕前群山融为一体。

“分、共”二字极为传神,将泉水、明月、白云、青山拟人化,创造出物我合一的境界,只是短短两句,却让人回味无穷。

“芳树经春合,幽禽薄暮还”,颈联宛如一支妙笔,描绘出一幅春日傍晚图。当春天的使者轻盈而至,世间万物都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芬芳馥郁的树木,历经暖阳的轻抚、春雨的润泽,逐渐舒展起身姿,变得枝叶繁茂。浓郁的春意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已。

夕阳西下,暮色笼罩,一群鸟儿结伴振翅,从远处返回幽林。它们灵动的身姿,在暗淡的天色中穿梭,为原本静谧的画面注入了一份鲜活。一静一动之间,展现出春日郊野的迷人画面。诗人想象丰富,也由衷地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结尾传达出邻里之间的淳朴关系,邻居来借渔具,敲响了诗人的柴门。诗人听到敲门声,脸上瞬间浮现出亲切的笑容,毫不犹豫地欣然相迎。“嗑尔”形容出作者与邻人交谈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气氛。

在这片田园里,邻里间的关系纯粹而质朴,没有世俗中常见的猜忌与防备,唯有真诚的互帮互助,他们在生活中共享生活的点滴。这一温馨的画面,从侧面生动地反映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明代的一首《郊居》,清新洒脱,如同一幅淡雅的田园画卷。朱硕熏不再眷恋皇家富贵,反而安然地生活在偏僻的山林,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奇。全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恬静的心境,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0 阅读:0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