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深山帝陵之谜四

米兰马 2023-10-16 10:40:56

好了,既然现在真相大白了,那么可以推断先前的古堡和城墙应该就是吴三桂所为。因为村民所说的碉堡和城墙,跟皇帝有关,而吴三桂在反清之后也在衡阳称了帝。如果猜测成立的话,那么吴三桂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来到麻阳,并且留下如此之多的遗迹故事的呢?而死在衡阳的吴三桂,他的坟墓就真的会隐匿在麻阳大山深处的洞穴之中吗?

清朝康熙12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在康熙皇帝决定削藩之后,当时远在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举起了满清的旗帜,随后另外两个藩王耿精忠、尚可喜也是起兵响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之后,兵分两路,其中的一路就由他亲自率领经贵州进入湖南,而在当时川洞是必经之地。

吴三桂率部队到达湘黔边界的郭公坪一带之后,见这里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守,就停了下来。一方面派士兵在地势险要的山顶和山洞口修筑碉堡、城墙、城门等等这样的工事,一方面派人进驻制硝原料丰富的山洞来制作火药,以备制作火药之需,同时派遣使者进京和康熙皇帝谈判。

然而,吴三桂之所以看中麻阳这个地方,除了地形的原因还和当年留住在麻阳的军屯户有关。军屯户起源于西汉,明朝时期全面实行,规定了军队一般是三分操练,七分耕种的工作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育兵于民,既维持了庞大的军队,同时又不用花费老百姓一粒一粟。后来军屯户发展成为大大小小的村寨。

吴三桂在这里建立的完备的防守体系,不仅仅是为了抵御清朝政府的进攻,也是为了保护这里的人民。他派遣士兵修筑碉堡、城墙、城门等等这样的工事,让这里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同时,他还派人进驻制硝原料丰富的山洞来制作火药,为保卫这里提供了充足的装备。

吴三桂的这些举措,让当地的村民们感到了安全和安心。他们在吴三桂的保护下,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军屯户发展成为大大小小的村寨。

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但此时的吴氏政权已经是内忧外患,穷途末路了。据传说,吴三桂仓促登基的时候,临时搭建了几百座宫殿,可还没等仪式结束,就被风吹垮了不少。可见他当时的窘状。

实际上,麻阳只是曾经做过吴三桂的军事基地,而并没有真正发生过战斗,所以有关吴军的历史遗存和传说并不多。后来,退守到麻阳的吴三桂的后裔,因为害怕遭到清政府的清算和屠杀,只好隐姓埋名改为了龚姓。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古代有一本幼儿蒙学的读物叫做《百家姓》这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大约成书于北宋初年。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来增补到了504个,其中单姓是444个,复姓60个。那么多的姓氏,为什么吴三桂的后人不改姓他姓,而非要改姓龚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说法吗?没错,还真是有说法。这个龚是龙和共,龙就是皇帝。

时至今日,麻阳当地的一些吴氏后裔还会经常来到当年吴三桂驻扎过的山顶小庙上,拜祭和感怀他们的先人。这就是小庙香火龙盛的缘由了。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曾经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少年英雄,勇冠三军,万人仰慕。可是很快他的人生转折点就来了。从冲关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反目,到引导清军入关,一步步沦为清朝取代明朝的马前卒。再到后来被康熙的失信而逼反,又因为心存侥幸,不思进取而导致先胜而后败,最后病死在了衡阳。总之,他的一生挺憋屈的,而且他死了,还不能一了百了。

因为在当时,吴三桂是一个叛逆,尸体如果被清军找到的话,必定会遭到凌辱。所以,他虽然死在了衡阳,但传说尸体被部下偷偷运到了麻阳的后方基地。至于尸体最后的归宿,当地人更愿意他一直安息在某个神秘的洞穴内,不再受人打扰。

吴三桂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他留下的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却是无价之宝。在麻阳,一座小小的庙宇,一条古老的街道,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都见证了他的辉煌和悲剧。而他的后代,也一直在传承着他的精神和遗产,让这段历史不断地在人们心中延续着。

0 阅读:0

米兰马

简介:这家伙 很懒,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