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鲜为人知的两首五律,层层递进,卒章显志,读完让人感触不尽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4-08 10:13:31

花开花谢本是寻常的自然景观,可是当文人墨客们看见林花谢了春红,心中顿时便充满了惆怅之情。暖春时繁花似锦,暮春时娇蕊凋零,暖阳与冷雨交锋,新生和衰亡对立,经常让人感慨和叹息。

春光难留,落红缤纷,恰似美人迟暮,又像人到晚年,总会激发才子们的千愁万绪。春去还会再来,花谢也能重开,可是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却都无法复刻。下面共同体会一位宋代诗人的春日感慨: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 其一

北宋 张耒

绿衮溶溶日,红飞寂寂春。

青山今古事,芳草去来人。

歌吹酒家市,帆樯贾客津。

谁云绝胜地,登眺更伤神。

张耒出身仕宦,自幼聪慧,17岁所作的《函关赋》流传甚广。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诗学李白,风格平易,词风婉约,作品多反映百姓疾苦。这两首诗描绘出一幅金陵春景图,并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起首两句显得色彩缤纷,春日阳光洒在绿树之上,繁茂的枝叶仿佛披上了一层绿色锦袍,尽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红花悄然飘落,又给明媚的春天增添了一丝落寞之感,更让全诗带上了一丝忧伤情调。

诗人接下来则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以及脚下的芳草,青山历经岁月变迁,见证了古往今来的各种传奇。芳草年年生长,经常会迎来送往无数行人,暗示了短暂的人生就像匆匆过客。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景物与历史、人生紧密相连,从而引发读者的感慨。

颈联转向对金陵城中繁华市井的描写,热闹的酒宴上传来阵阵欢歌笑语,渡口边客船云集,商贾往来频繁。金陵作为商业重镇,处处呈现出繁荣和热闹景象,与前文的沧桑感形成一种对比,衬托出个体的渺小。

最后两句以反问收束全诗,谁说金陵是风景绝佳之地?我登高远眺,反而觉得黯然神伤。诗人之所以伤神,或许是惋惜春光易逝,或许是感慨朝代更替,更可能是体会到了一份喧嚣中的孤寂。全诗层层递进,细腻地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感触不尽。

其二

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

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

豪俗竞行乐,倦游慵问津。

南山还暮雨,疑有楚台神。

前两句依然是刻画了一幅晚春图画,天气晴朗,桃李盛开,万里江山处处都洋溢着春日的生机,显得格外秀丽壮美。作者从视觉角度出发,并用 “蕃、秀” 二字,突出表现了花木的繁茂、江山的灵秀,给人以美好的直观感受。

颔联则略显忧郁,诗人体弱多病,经常乘坐孤舟四处漂泊,漫漫长路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更叹息自己始终是无法归乡的游子。这两句与前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愁苦,也显示出异乡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颈联更令人叹息不已,金陵当地的豪门大户习惯了奢靡的生活,他们每日纸醉金迷,竞相寻欢作乐,沉浸在世俗的欢乐之中。诗人却因长久在外游历,疲惫不堪,于是便懒得过问尘世间的繁华和喧嚣。这两句体现出诗人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也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俗的厌倦表露无遗。

结尾表达委婉,诗人将目光投向暮色中的南山,朦胧的雨雾让诗人想起传说中的楚台神。迷茫的情境中,或许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慰藉一颗孤寂之心,诗人也可借此抒发自己漂泊不定、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思。

张耒鲜为人知的两首五律,层层递进,卒章显志,读完让人感触不尽。柔暖春风,唤醒沉睡万物。繁花似锦,装点大千世界。不过时光又显得如此无情,花瓣飘落,零落成泥,经常令人叹息和悲愁。

人们在美好的事物面前,经常沉醉不知时日。可是花容难驻、青春易逝,唯有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美好,并以平和之心,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花开花落,才不会陷入焦虑和不安。

0 阅读:0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