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二)

远志 2021-01-30 10:29:07

什么是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分享继续,精炼医术,共同学习。 

9:透天凉

概述:透天凉手法,是较常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提插、捻转、呼吸、九六、开阖等法组合而成。《素问·针解》篇说:“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金·窦汉卿《针经指南》有取凉感的针法。《标幽赋》则有“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关于凉泻手法的论述。明·徐凤《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首先提出“透天凉”的名称,与烧山火手法并列对待。其基本要点是“先深后浅”,“慢按紧提”,行六阴之数,以及配合呼吸动作。根据《金针赋》透天凉手法理解,也是分三部(天、人、地)进行操作,每部紧提慢按,同时配合捻转泻法,待针下凉至后出针,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穴。明·汪机指出透天凉“令地气入,天气出,热可退矣。”这里,天气应指阳热,地气或指体内凉感而言。杨继洲认为“虚者,气也……阴生于内,故出。”说明要达到阴气隆至,必须在阳邪已退之后,阴胜于阳,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须从阴(内)引阳(外),将亢盛的阳热之气,由地部逐层引导至天部而宣泄去之,而后则所谓“倒阴”,寒凉之感自生,阳热之邪尽退。

操作方法:令患者自然鼻呼口吸,然后:1、随其吸气,用舒张押手法;2、不捻转缓慢地将针插进至地部,在该部紧提慢按6次,提针时以右手拇指向后捻针;3、候针下气至沉紧时,则将针急提到人部依前法施术,连续紧提慢按6次,以保其凉感产生;4、最后将针提到天部,仍依前法施术。如此分三部操作,每部紧提慢按,并配以向右捻针,可有凉感。5、出现凉感后即可由天部随呼气急速出针,摇大其孔,不闭针孔。如凉感不至或不明显者,可依法继续施行。

临床应用:本法多用于邪热炽盛,相火上炎,脏腑经络气火有余之证。如中风闭证、暑热病、高热、癫狂等。

注意事项:1、透天凉手法适宜于肌肉丰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头部穴位不宜使用。2、操作时刺激量应较轻,操作时间可适当延长。3、凉感较难以产生,不宜强求,在操作3度后仍未有凉感时,可留针10~15分钟。4、施术必须在得气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成功。

10:阳中隐阴

概述:阳中隐阴法,是在同一穴位先行烧山火,后行透天凉,补泻兼施,先补后泻的复式手法,系受《灵枢·终始》及《难经·七十六难》有关补泻先后兼施原则启发产生的。本法最早见于《金针赋》,《针灸问对》则加上针刺分寸的说法,并述其机理。《针灸大成》做了进一步阐发。目前临床应用,常以“二进一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补法和提插补法、泻法组合而成“二补一泻”的形式。  操作法:令患者口呼鼻吸,随其呼气,用单指押手法,将针进入天部,候其气至,即将针急插至人部。在人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紧按慢提九阳之数,也可配合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针,患者如有热感,稍停片刻,候热感消失,再令患者改为口吸鼻呼的呼吸,医生改用舒张押手法,将针缓慢地插至地部,再在地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慢按紧提六阴之数,也可配合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针,待针下凉感,稍停片刻,即将针提至天部,再稍停片刻,将针拔出,缓慢揉按针孔。

临床应用:阳中隐阴法,以补阳为主,兼能清热,临床上适用于先寒后热的疟疾,或寒多热少,寒热错杂(内热表寒以表寒为主)、虚实夹杂(内实外虚以外虚为主)的杂病。

注意事项:一、本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在人部行烧山火法宜在酸胀感的情况下,地部行透天凉法宜在沉重、麻感的情况下施术。二、分层操作,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切忌混淆。  三、针法熟练者可不必配合呼吸,分二层操作,可先在腧穴5分深处行九阳之数的烧山火,后在腧穴1寸处行六阴之数的透天凉。

11:阴中隐阳

概述:阴中隐阳法,是在同一穴位内先行透天凉,后行烧山火,补泻兼施,先泻后补的复式手法。此法与阳中隐阴一样,是受《灵枢·终始》及《难经·七十六难》有关补泻先后兼施原则发展形成的,首见于《金针赋》,《针灸问对》则加上针刺分寸的说法。在《医学入门》中却将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称为“龙虎交战”法。而《针灸大成》则对本法又做了进一步阐述。目前临床应用,常以“一进二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泻法和提插泻法、补法为主,组合而成“二泻一补”的形式。

操作方法:令患者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用舒张押手法,缓慢的将针进至地部,在地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慢按紧提六阴之数,也可配合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针,如有凉感稍停片刻,候凉感消失,然后令患者改为鼻吸口呼式呼吸,医生改为单指押手法,将针退至人部,在人部上下1分左右紧按慢提九阳之数,也可配合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针,待热感产生,稍停片刻,将针拔出,缓慢揉按针孔。

临床应用:阴中隐阳法,以泻热为主,兼能补阳,临床上适用于先热后寒的疟疾,或寒少,寒热错杂(内热表寒以内热为主)、虚实夹杂(内实外虚以内实为主)的杂病。

注意事项:针法熟练者可不用配合呼吸,分二层操作,即在腧穴1寸深处先行六阴之数的透天凉法,后在腧穴5分处行九阳之数的烧山火法。其他可参照阳中隐阴法。

收集整理不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用处,精炼医术,更好服务患者及社会。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