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与孙立人不快,他与二人关系甚密,从中斡旋,也没起到作用

从阳化石 2024-09-03 01:21:34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将领中黄埔军校出身的成为中流砥柱,如杜聿明、陈明仁、宋希濂、郑洞国、王耀武、廖耀湘、张灵甫等等。他们在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到内战时期被委以重任。

这些黄埔将领,自然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实际上,还有一些将领能力不输黄埔生,如孙立人、曾经在抗战时期征战印缅,指挥的部队也是国民党王牌部队。

说起孙立人,他在很多人心中是抗日名将。

从履历上来说,他是一位学霸,曾经在清华读土木工程,毕业后考入公费留学,进入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后到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深造,可以说是投笔从戎了。

回国后到他,并没有被安排要职,而是在党务学任职,后经宋子文介绍调税警总团工作。税警总团可是有钱的单位,他们自己花钱买德国装备武装队伍。这支部队在抗战时期编为88师序列,展开一系列作战,因为装备过硬,加上指挥官科班出身,战斗力不弱。他率部参加多次对日大作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派出远征军奔赴缅甸作战,孙立人指挥新38师。同他一起入缅还有杜聿明5军,以及甘丽初6军。在印缅作战,孙立人立下很多战功,如仁安羌大捷等。

后新38军与新5几年22师合并为新1军,郑洞国担任军长,孙立人担任师长。

当时,在远征军任职的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成为内战时,蒋介石意中的将领。

内战时期,国民党拥有五大主力,分别是新1军、新6军,整编74师,整编11师,以及第五军。这五支部队,新1军和新6军在东北,分别由孙立人与廖耀湘指挥,其他部队在华东。

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被称为救火队长,东北有战事被抽调过去,华东有战事被抽调过去。

杜聿明在内战初期,一直在东北打仗,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都是他麾下的将领。孙立人或许非黄埔嫡系,在使用过程中,蒋介石对他很提防。

郑洞国在回忆录写,孙立人治军严整,才华横溢,抗战时期以卓越战功闻名中外,部队抵达东北后,他就被英国邀请去伦敦授勋,又到美国游历一番,美国人对孙立人很亲密,蒋介石对此事曾大为不快,考虑到与美国的关系,也没动他。不过,后来他就被调去台湾训练训兵了。

原因很简单,与杜聿明不睦。

杜聿明在东北是军事方面最高指挥,在二战四平后期,孙立人想让新1军扬威,在作战时把任务给了廖耀湘的新6军,让孙立人不满。此后,他在执行杜聿明的命令上不再积极。杜聿明下令打,他就派一个师上,说到部队耗损大,需要补充。郑洞国是他的老长官,关系也不错,他希望孙立人与杜聿明之间减少一些矛盾。

他去劝说杜聿明消气,杜聿明对孙立人不服从命令恼火,郑洞国就建议俩人坦诚不公,以大局为重。当俩人见面后,孙立人还是没有彻底执行命令,让杜聿明发火,因为一个师深入,很容易被我东北民主联军给消灭掉,应该派部队前去接应。

客观来说,杜聿明的命令没有问题,郑洞国反复劝孙立人,对方坚持不肯前进。最终杜聿明勃然大怒,如果新6军出现损失,你要负责任。孙立人回新1军后,也没有增兵,这让杜聿明别无他计。

新1军是国军王牌,如果军长不听调动,那怎么指挥打仗。

1947年8月,孙立人被调离了东北,去了台湾练兵。这样的矛盾,实际上也保全了孙立人,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就如杜聿明与郑洞国之间关系。就算个人能力再厉害,也抵挡不住我东北民主联军不断取得胜利,结果可能像廖耀湘一样被俘,也可能像郑洞国一样起义,甚至所谓“杀身成仁”,如张灵甫之例。

到台湾的他,被美帝看中,走得也很近,一开始被委任为陆军“总司令”,最终在1955年被指说“谋逆”,遭到软禁,从此以后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0 阅读: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