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越军炮击广西8小时,千名越军趁机侵入,突进4公里

幽默漂流瓶 2024-12-10 18:30:20

对越作战:越军炮击广西8小时,千名越军趁机侵入,突进4公里

世人皆知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却鲜有人知在那场战争中,竟有一支越南"王牌部队"趁我军主力北上之际,对广西边境发起了疯狂的突袭。

那是1979年2月22日,战争打响的第三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广西宁明县板烂地区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了寂静。越军的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整整8小时内,4000多发炮弹倾泻在这片土地上。

而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当炮火渐歇,一支千人规模的越军精锐部队突然越境,向我军腹地突进了整整4公里。这支部队究竟是何来历?他们为何能在短时间内突破我军防线?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我边防军民又是如何力挽狂澜的?

一、越南王牌的突然袭击

1979年的中越边境,本是一片宁静祥和。谁也没想到,越南338师这支在抗美战争中名声显赫的"王牌部队",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的第三天,对广西边境发起如此猛烈的进攻。

338师成立于1950年,在抗美战争时期,这支部队以其灵活的游击战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闻名。他们曾在奠边府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一举击溃了法军的多个据点。到了越战时期,338师更是成为了越共手中的一把尖刀,多次重创美军。

1978年底,这支"王牌部队"被调往中越边境的亭立县。亭立县地处越南高平省北部,与我国广西宁明县的板烂地区仅一山之隔。这里地势险要,山高林密,是进攻广西的重要跳板。

338师刚到亭立县,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挑衅行动。他们不时向我方边防哨所开枪射击,甚至多次越过边境线,在我方领土上布设地雷。这些小规模的骚扰行动,为他们后来的大规模入侵打下了基础。

2月22日凌晨4点,338师突然调集了大量火炮,对板烂地区展开了疯狂的炮击。他们使用的不仅有迫击炮,还有从苏联获得的122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被巧妙地布置在山谷间,利用地形的掩护,避开了我方的观察。

炮击持续了整整8个小时,越军倾泻了超过4000发炮弹。这些炮弹不是胡乱轰炸,而是精确地打击我方的指挥所、通讯设施和防御工事。从炮击的精准度来看,338师显然对板烂地区的地形了如指掌。

就在我方将士们全力应对炮击的时候,338师派出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约1000余人,分三路向板烂地区推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占领544、518.6、480等制高点,以控制整个板烂地区。

这支突击部队装备精良,除了常规的步枪和轻机枪外,每个班都配备了火箭筒和重机枪。他们还携带了大量的工兵器材,显然是有备而来。

越军采取的是"炮击掩护、分批推进"的战术。第一批突击队借着炮火的掩护,迅速突破了边境线。紧接着第二批和第三批部队呈扇形展开,向纵深发展。短短两个小时内,他们就突进了4公里,占领了多个有利地形。

这次突袭行动显示出338师指挥官的老练:他们选择的进攻时机正是我军主力向越南北部展开进攻的关键时期,而板烂地区的防守力量相对薄弱;他们的战术运用也十分精妙,先用密集炮火打乱我方防御部署,再趁机突入,这与他们在抗美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如出一辙。

二、我军的艰难处境

面对越军338师的突然袭击,板烂地区的防御力量显得异常单薄。原本驻守在这里的,只有广西边防第1团二连这支仅有60多人的小规模部队。这支连队虽然在战争爆发后得到了紧急扩充,但总人数也不过130余人。

1979年初,我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越南北部的高平省和老街省方向。这是因为这两个地区不仅是越军重兵集结区,也是通往河内的重要通道。相比之下,亭立县这样的边境小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防区,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危机。二连的装备配置也相对简单,除了步枪外只有几挺轻机枪和有限的迫击炮,这与装备精良的越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是,板烂地区还有着一支特殊的力量——边境民兵。这些民兵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和青年,他们熟悉每一条山路,了解每一处地形。在和平时期,他们白天耕田种地,晚上则轮流值守边境。

战斗打响后,这些民兵立即组织起了30多人的先头部队。他们携带着步枪和手榴弹,迅速向前线集结。在人数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支小分队选择了依托地形进行游击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板烂地区的村屯联防体系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种源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民间防御网络,将分散的村寨连成一体,形成互通有无的防御体系。当越军入侵时,这个系统立即启动,村与村之间通过敲锣打鼓、点燃烽火等方式传递信息。

在边境线上,我军还设立了一系列暗哨。这些暗哨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把守,负责监视越军的动向。但是面对越军的突然炮击,这些暗哨也遭受了重创。有的哨位直接被炮火摧毁,有的则被迫撤离。

战斗中,二连的指挥所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讯设备被炮火摧毁,使得前线部队与后方的联系一度中断。连队不得不依靠民兵组织的联络员,用最原始的方式传递信息。

此时的战场态势十分严峻。越军的千人部队已经突进4公里,占据了有利地形。而我方的130多名官兵和30多名民兵,不得不分散在各个据点,艰难地维持着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二连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部队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地形优势,对越军实施骚扰和阻击。这种战术虽然无法阻止越军的推进,但至少为增援部队赶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当地的壮族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有的负责为战士们运送弹药和食品,有的则担任向导,带领部队抄近路包抄敌人。这种军民一体的防御体系,成为了抵抗越军入侵的重要力量。

三、出人意料的转机

就在战况最为危急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原来在板烂地区,还潜伏着一支由当地壮族青年组成的特殊民兵情报小组。这支小组平日里以做生意为掩护,经常出入中越边境,对越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掩。

这支情报小组的组长名叫韦光明,是土生土长的板烂人。他带领的十几名壮族青年,早在1978年就开始暗中观察越军的动向。他们发现越军338师在亭立县修建了多个隐蔽的弹药库和地下掩体,这些情报及时上报给了边防部队。

2月22日凌晨,情报小组就发现了越军异常的调动。他们立即通过秘密电台向我军通报了越军调集重炮的情况。正是这个预警,使得边防部队得以在炮击开始前转移了部分重要物资和装备。

更为关键的是,板烂地区还有着一张神秘的地下交通网。这是当地群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修建的地道系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多年来,当地群众一直在秘密维护这些地道,并不断扩展其规模。

这些地道不仅连接着各个村寨,还延伸到了重要的制高点附近。通过地道,我军战士和民兵可以神出鬼没,给越军造成很大的困扰。越军虽然占据了地面优势,却始终无法掌握我军的具体部署。

在地道的掩护下,一支由40名壮族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悄然集结。这些青年都是打猎高手,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掩。他们利用地道系统,携带着轻便武器,在越军占领区内展开了游击战。

突击队采取的战术十分灵活。他们或是在越军休息时突然发起袭击,或是破坏越军的补给线,甚至还成功炸毁了越军的一个弹药库。这些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极大地打乱了越军的部署。

同时,当地群众还组织起了一支特殊的"运输队"。这支队伍由熟悉山路的老猎人带队,他们利用山间小道和地道网络,为前线运送弹药和给养。他们还在关键位置设立了多个秘密补给点,确保前线物资供应不断。

在这场战斗中,板烂地区的妇女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组织起了"侦察队",以采茶采药为掩护,暗中观察越军动向。一位名叫黄招娣的妇女,就曾经带着竹篮假装采茶,成功侦察到了越军的一处炮兵阵地。

更令人称奇的是,当地群众还利用了独特的"壮族山歌"传递信息。这些山歌表面上是普通的民歌,实际上却暗含着特殊的密码。通过这种方式,我军得以及时掌握越军的调动情况。

这些出人意料的因素,不仅打乱了越军的进攻节奏,还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越军原本计划在24小时内拿下板烂全境的企图,因为这些"暗藏的力量"而受到了严重阻碍。

四、激烈的阻击战

2月23日清晨,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越军在前一天的进攻中虽然突进了4公里,但始终没能拿下480高地这个关键位置。这座高地虽然不是最高的,却扼守着通往板烂腹地的要道。

当天上午9点整,越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了480高地东侧。他们显然已经得到了情报,知道高地上的守军数量不多。越军指挥官立即调集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准备一举拿下这个战略要地。

就在越军跨过警戒线仅80米时,我军设在高地上的机枪突然开火。这是边防第1团二连一排的阵地,由排长陈少烈带领。他们早就选好了有利地形,利用地势优势布置了交叉火力点。

越军没料到守军火力如此凶猛,仓促之下伤亡惨重。但他们很快调整了战术,分成数个小组沿着地形死角向上爬进。我军战士们不得不频繁变换射击位置,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

中午时分,越军改变了战术。他们架起了多挺重机枪,对我军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同时,两个排的兵力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试图包抄高地。陈少烈立即命令战士们转入地下工事,利用壕沟和交通沟机动转移。

下午2点,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在高地半腰打响。越军一个突击组摸到了我军一处机枪掩体附近,双方突然在壕沟中相遇。在这种近距离的战斗中,双方甚至来不及开枪,直接展开了白刃战。

阵地上的战斗异常惨烈。我军一名机枪手在弹药耗尽后,抱着最后一枚手榴弹与冲上来的越军同归于尽。而陈少烈的冲锋枪在激战中被打断了枪托,但他随手捡起战友的步枪继续战斗。

到了傍晚,越军又一次对高地发起了猛攻。这次他们先用迫击炮对阵地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轰击,摧毁了我军多处防御设施。随后,一个排的越军借着黑暗的掩护,成功突破到了阵地边缘。

就在这危急时刻,陈少烈带领30多名战士从地下工事中冲出,与越军展开近距离格斗。双方在高地上你争我夺,战线时而推进时而后退,整个山坡上到处都是交火的火光。

这场激战持续到了深夜。越军虽然在人数和火力上占优,但始终无法完全控制高地。我军依托地形优势和工事,成功将伤亡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同时对越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

整个战斗过程中,陈少烈身中5弹仍坚持指挥。他带领战士们在阵地上反复周旋,利用地道网络不断变换位置,让越军始终无法判断守军的真实数量。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延缓了越军的进攻节奏。

五、最后的胜利

2月25日凌晨,板烂地区的战局出现了重大转折。我军增援部队终于赶到,这是一支由某步兵团和炮兵营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他们携带了大量重武器,包括自行火炮和重型迫击炮。

增援部队到达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战场。早已得到通知的边防第1团二连立即调整了战术部署,由原来的单纯防御转为主动出击。陈少烈带领的一排战士开始对越军发起佯攻,吸引其注意力。

同一时间,增援部队的炮兵阵地已经建立完毕。清晨5点整,我军的炮火突然开始了覆盖性轰击。这次炮击精确打击了越军338师的指挥所、通讯设施和补给线。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越军指挥系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趁着这个机会,我军地面部队发起了全面反击。增援部队分成三个战斗群,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越军发起进攻。与此同时,早已埋伏在地道网络中的民兵突击队也开始行动,切断了越军的后路。

上午8点,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越军338师虽然是"王牌部队",但此时已经陷入了被动。他们的弹药补给线被切断,通讯设备遭到破坏,各个作战单位之间难以协调。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我军的包围圈。

这时,民兵情报小组传来消息:越军的后续支援部队因为担心暴露目标,已经停止了前进。这意味着,突入我境内的这支越军部队已经成为了孤军。在这种情况下,越军指挥官不得不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但是撤退并不容易。我军早已控制了主要的撤退路线,越军不得不分散成小股部队,狼狈地向边境线方向转移。在撤退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我军的重点打击。地形熟悉的民兵们更是在关键路口设置了伏击点,给越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下午2点,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越军338师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所有占领的阵地,匆忙撤回越南境内。整个板烂地区重新回到了我军控制之下。在这场战斗中,越军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兵,还丢弃了许多武器装备。

这场战斗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领土上打响的第一场反侵略战争。越军338师这支"王牌部队"的失败,沉重打击了越南军队的嚣张气焰。同时,这场胜利也证明了军民联防的重要性。

战后统计显示,在这场长达72小时的战斗中,我军和民兵共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边防第1团二连和民兵们的英勇表现,为中越边境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如今,当地群众依然保存着那些年的地道,它们成为了这场胜利的见证。

0 阅读:0

幽默漂流瓶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