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

亰人爱史记 2024-03-29 20:24:59

你知道北京城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吗?你知道跑在这条线路上的是几路汽车吗?它就是北京的五路公共汽车。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第一条公共汽车按理依序应该是一路公交车,那怎么北京城的第一条公共汽车却是五路汽车呢?这还要从北京城公交线路建设的初期说起。

北京城的公共交通始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这一天,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线路正式运营,成为北京城第一条公共交通线路。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北平市被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列为“文化旅游区”,因此国内外来北平游览名胜古迹的人逐渐增多。尽管当时北平城里已有几十辆有轨电车和大量的人力车,但游客或市民若想到郊外旅游还是很不方便。因为京郊不通有轨电车,雇用人力车不但速度慢且费用较高。鉴于此,当时的北平市政府正式开办了公共汽车。

按照最初方案是共开通五条公共汽车线路,采取市区、郊区混合编号。一路从朝阳门至阜成门;二路从前门至交道口;三路从东华门至颐和园;四路从郎家园至马管营;五路从东华门至香山。原计划五条公交线路同日开通,并举行隆重的通车仪式。但因线路设置和司售人员配置等诸多原因,最终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先期只开通了一条,即五路公共汽车。

小道奇客车

五路公共汽车开通之时,采用的是美国制造的“道奇牌”客车的T110型即小道奇客车。该车呈长方形,发动机前置,形似一个大鼻子,俗称“大鼻车”。车身长五米,为铁木混合结构,车窗宽敞,双排木质座位,每辆车仅能乘载三十五人。驾驶员座位在前部右侧,俗称“右舵轮”。一个手扳折叠式车门在车身左侧,乘客上下车时,需要售票员用手推拉车门。路牌放置在前风挡上方的顶窗内。小道奇客车装有六十五马力六缸汽油发动机,时速在二十至四十公里。

先期开通市区去往香山的公共汽车是因为北平西北郊的名胜古迹较集中,并以“三山五园”最为著名。时至秋季,到香山、颐和园一带名胜古迹观光旅游的人很多,而去往西北郊的交通却多有不便,为此有人上书北平市政府,希望能尽快开通市区到西北郊的公共汽车。经北平市政府“特别市政会”研究决定,先期开通了东华门至香山的五路公共汽车,以满足游人的要求。这是北京城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从此,北京有了公共汽车。随后,一路公共汽车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五日、二路公共汽车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五日、四路公共汽车于一九三五年十月五日、三路公共汽车于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也都相继陆续开通。

五路公共汽车从东华门始发,经西四牌楼、西直门、白石桥、黄庄、海淀镇、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万寿山(颐和园)、青龙桥、玉泉山,到达香山脚下的静宜园(今香山公园),全程二十四点八公里。始发站设在故宫东华门外,这里临近繁华的王府井和灯市口,商业发达,人员往来密集;终点站设在静宜园东门外的小广场。

当时公共汽车有普通票和军人票两种。普通票是分段票制,军人票是单一票制。据《北平旅行指南》记录,五路公共汽车分段票制计算办法是,东华门至西直门一角五分、至燕京大学和颐和园三角、至香山五角。

当年北京城内道路多为石渣路,有的地方还是土路,而城外郊区几乎全是土路,道路狭窄并且颠簸。西直门外不远就是庄稼地和乱葬岗子,而且晚间没有路灯,所以每天下午五时以后就没有公共汽车了。

因车辆较少,五路公共汽车一个小时才能发一班车;由于道路狭窄,多为土路,行驶较慢;加之每到一个车站还要停上两分钟再继续前行,所以,从东华门到香山要用两个多小时。

在民国初期,公共汽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每当有车辆驶过街道时,不少人都会驻足观看,因此五路公共汽车这条旅游线路车便成了当时京城的一道流动景观。当公共汽车驶过土路,车后尘土飞扬,犹如沙尘掠过。一些好奇的孩童,在车辆驶过时,还会追着车跑上一段路,以此为乐。

小道奇客车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五路公共汽车被迫停止运营;同年十二月恢复。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因经营亏损,五路公共汽车再次停止运营,至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二月一日,五路公共汽车重新开线,线路改由前门经东华门、地安门至鼓楼。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五路公共汽车又因经营亏损第三次停止运营,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才恢复,线路改由东华门至鼓楼,全长五点二四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条北京历史上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虽经多次调整,但“五路公共汽车”始终没有消失,始终服务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民众,见证着北京城公共交通的历史,见证着北京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迁。

参考资料:

  北京首条公共汽车线路(来源:北京晚报) 人民网 2014年10月24日

0 阅读:0

亰人爱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