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日常生活照护(1)——经口进食

觅松聊健康 2025-02-07 10:59:08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有吞咽障碍、运动障碍及认知障碍等,可使患者不能安全、有效地经口进食,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心理异常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居家照护应特别关注其进食情况,加强进食相关护理。

进食的最佳体位

卧位进食姿势

不能坐起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软枕垫起,从健侧喂食。此姿势进食,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可以减少误吸风险。

坐位进食姿势

能坐起来的患者,要取坐位姿势进食,要求患者于适宜高度的餐桌前,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子上,上身前倾,双足完全着地。这样既能保持姿势稳定,还可以避免吸入气道的危险。

食物性状及种类

食物要柔软,密度形状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在口腔易形成食团,易于咀嚼,通过咽和食管时易于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如蛋羹、软饭、布丁等。食物的种类选择要营养均衡,同时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还要考虑患者的喜好。

餐具的选择

羹匙

患者抓握能力较差时,应选用柄粗、柄长、匙面小、难以粘上食物、边缘钝的匙,一般容量5-10ml匙子为宜,便于控制每口食物量。

如患者用一只手舀碗里的食物有困难,可选择广口平碗,或边缘倾斜的盘子,可在碗底部放置防滑垫,或用吸盘碗,避免碰翻碗具。

如用普通杯子饮水时,因患者需头向后仰,会增大误吸可能。此时,可选用切口杯或广口碗,不用费力仰头就可饮用,可以避免误吸。或者使用防呛水杯。

进食要求

食团在口中位置

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和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一口量

一口量过多,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一般每口量从稀液体约1-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

进食速度

为减少误咽的发生,应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

增稠剂的调配

液体类食物,尤其是水可以直接添加适量的增稠剂,调成各种适合患者的形状,防止发生呛咳。

进食的注意事项

0 阅读:7
觅松聊健康

觅松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