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即梦AI生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再次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测试验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杜绝夸大或虚假宣传行为。这一规定源于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通过技术标准升级和监管强化,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与透明度。
车企义务:明确功能边界,构建安全防线根据《通知》要求,车企需在研发阶段完成以下关键任务:
测试验证全面化:对ADAS功能进行多场景、多条件测试,明确系统在道路类型、天气条件、障碍物识别等方面的能力边界,确保控制策略合理。
用户告知透明化:在车辆技术参数表中详细标注ADAS和OTA升级功能,并向监管部门备案,确保消费者在购车前清晰了解功能限制。
系统限制智能化:当驾驶员未规范使用辅助驾驶(如脱手驾驶、未响应警告)时,系统需禁止功能激活或强制安全停车,避免人为滥用导致风险。
图片:即梦AI生成
车主指南:理性认知,安全为先辅助驾驶技术虽能提升便利性,但本质上仍为“人机共驾”模式。工信部联合行业专家呼吁车主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专注,随时接管:L2级及以下系统仅为辅助功能,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双手不得脱离方向盘。
理解功能边界切勿在复杂路况(如暴雨、无标线道路)或超出系统设计范围(如特定高速路段)时过度依赖辅助驾驶。
警惕过度宣传:若车企以“自动驾驶”为噱头营销L2级功能,消费者可通过市场监管渠道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图片:即梦AI生成
技术升级与用户教育并进此次政策落地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进入新阶段。一方面,车企需加速技术迭代,例如通过OTA升级优化系统响应策略;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将联合开展公众科普活动,通过模拟体验、安全培训等形式增强用户认知。
智能驾驶是未来出行的必然趋势,但其发展需以安全为基石。工信部新规通过“车企严管”与“用户教育”双轨并行,为行业树立了明确的安全标尺。唯有技术理性与使用理性相结合,方能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出行,安全护航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