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家不必为“创新”焦虑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5-30 12:53:05

“日新其书——创意书写深圳大展”展览现场

王世国/文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书法艺术复兴,一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书家,还没有来得及弥补传统书法经典学习的不足和打牢书法基础,便被改革浪潮、外来文化和展厅艺术裹挟着,急切地投入到“创新”之中。

“第三届全国流行书风书法展”参展作品

一时间,“流行书风”“现代书法”“民间书法”“写字艺术”等等,汇成潮流。甚至像周慧珺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书法家,也为“创新”而焦虑,试图借用黄庭坚的“长枪大戟”杀出一条血路,可惜并不成功。

时至今日,当代书坛的各种研讨场合依然是言必“创新”,仿佛若不“创新”,当代书法定然死路一条。许多书家都急于创出不同于古典书法的新面貌;而各色写字玩家和书法投机者,也打着“创新”的旗号欺世盗名。可以说,刻意“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书坛的时弊。

曾来德的“现代书法”

细究起来,国人对“新”的渴望由来已久。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文化就有了 “新” 与 “旧” 的分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割断并抛弃传统“旧”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建立起“新”文化。上个世纪下半叶,又开始数次文字改革,直至十年“文革”,“破四旧,立四新”,登峰造极,把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视为仇敌。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革,经济腾飞,科技发展,更加激发了国人求新求变的热情和焦虑。

正是近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发展现实,构成了如今国人喜“新”厌“旧”这一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普遍的社会焦虑情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社会情绪共同作用下,“新”与“旧”就成为评判书法高下的简单标准。这就难怪当代书家为何对“创新”如此焦虑了。

宋代米芾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宝晋斋”,他的行书深受王献之书法的影响

评判书法高下的标准,其实不是“新”与“旧”。纵观此前数千年书法史,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书家因为不能创新而焦虑,也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书坛那么强调创新。相反,倒是有唐代思慕“二王”,宋代表面尚意实则暗用古法,元代高举“复古”大旗,明代更是集前代之大成。

元代赵孟頫崇尚“二王”,他的小楷深受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的影响

可是,这些时代的书法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们同样创造出了“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的新风貌。清代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他传世至今的70多件墨迹中,临写古代碑帖的占了60%。王铎、沈曾植等清代民国书家,甚至常将自己临习古代碑帖“作品”赠送索书者,并不以为耻。可见,那些时代的书家都是坦然法古,以古为新,最后从古出新,一切自然而然。

民国沈曾植临法帖

再说,书法本没有新旧之分,而只有好坏之别。从东汉蔡邕《笔论》发端,直到晚清民国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古代书评极少谈及“创新”,更不谈“超越古人”,而用心探求的是书法本体、创作规律,书体源流、书法流派。

清代王铎草书

他们品评书家书法并不以“新”与“旧”分别高下,而是以“神采”为审美标准,以此来分别优劣高下,甚至还把是否能够承续古代书法经典作为审美理想,完全没有要与古人划清界线,去别创新格的想法。这就是南朝王僧虔所说的“书之妙道,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明代祝枝山草书诗卷(局部)

书法艺术的发展不是一场竞赛,不是看谁“更高、更快、更强”,而是像一条流淌的大河,每一段河流总是与上游难分难解,相互夹带;它不用你焦虑,也不用你倡导,自然会滚滚向前。至于那一段河流是否能有“创新”大潮和精彩的浪花,完全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清代之所以能有碑派书法新面貌,那是因为清代前期,一些秦汉古碑断碣陆续被发现;清中期乾隆大兴“文字狱”,文人只好埋头“整理国故”,讲究训诂考据的“乾嘉学派”兴起,这才震撼了书坛,促进了石刻文字的发掘、研究、摹习和碑学的萌芽和成长;邓石如、钱沣、伊秉绶、钱坫、黄易、钱泳、阮元、陈鸿寿等一代专事碑版篆隶的书家这才应运而生。

清代邓石如隶五言联

因此,无论是对一个时代,还是对于书家个人来说,一个时代新风或是个人风格的形成,就像是化茧成蝶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它完全依赖于积累和修为,并非刻意能成。如今,为了“创新”,一些书家将文字书写变成 “画字”“描字”;或将应有笔意和气脉贯通的章法变成缺筋断脉的文字摆设,标新立异;或在材料、工具、形式上极尽能事,吸引眼球。如此刻意造作,均非“创新”正道。

沃兴华书法

其实,我们不用为“创新”焦虑,因为只要是优秀作品,无论何时它都是 “新” 的,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书法就是这样神奇:它的每一个点画线条都是落笔即成,甚至“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不可修改;创作时充满变数,每一次刹那间笔锋与纸面的接触,都有许多随机与偶然的因素:提按、轻重、徐疾、顺逆、行留以及墨色的干湿、浓淡等,变化莫测,不可端倪;每个字乃至整幅字都有一个完整的时空,纵然时隔千年,仍然可以看清书家的整个创作过程。

本文原载2024年5月29日《书法报》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网上有售

0 阅读:16

八公山人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