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旅游彻底杀疯了,为何大家从大城市转向县城?

围炉话今朝 2025-04-05 01:28:21

当大城市还在为高昂的旅游成本和拥挤的人流而烦恼时,小县城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超高的性价比,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旅游新宠。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县城,如今为何能在旅游市场中深受欢迎,甚至让大城市都感受到了压力?

小县城旅游的爆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去年国内旅游行业可谓热点不断。前有淄博烧烤凭借独特的美食魅力火爆出圈,吸引无数游客奔赴品尝;哈尔滨凭借冰雪奇缘般的景致,让南方“小土豆”们流连忘返;后有天水麻辣烫以其独特风味,在网络上掀起热潮。

而到了5月份,一直默默无闻的菏泽也突然火了起来,准确地说,是菏泽南站。菏泽南站爆火的原因颇具戏剧性,竟是因为火车站附近一位叫郭有才的草根歌手翻唱了《诺言》这首歌。

他的翻唱迅速走红网络,一周内涨粉400万,同时也让菏泽瞬间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当地相关部门甚至在火车站开展起了禁毒宣传,足见其热度之高。不过,后来这位歌手似乎陷入了一些争议,但这并不影响菏泽爆火的事实。

看到菏泽的火爆,我不禁意识到,从淄博爆火开始,小地方翻红的案例越来越多。尤其是24年五一,不仅一些四五线城市成为旅游热门,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也突然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旅游趋势似乎正在发生转变,大城市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小县城却备受青睐。

尽管这两年大家的收入可能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旅游行业却在慢慢复苏。就拿24年的五一假期来说,数据显示,24年五一出游人次超过2.9亿,旅游花费接近1669亿人民币,各项数据均有所增长。

这表明,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人们依然渴望利用假期去放松身心,恢复元气。

从这些旅游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县城一类的小地方,或者冷门旅游景区来度过小长假。

虽然北上广、杭州、成都、重庆、西安等一二线城市依旧吸引着不少游客,但旅游下沉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根据携程、飞猪、同城等OTA平台的统计数据,去年五一假期期间,旅游相关订单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县城大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大于一二线城市的态势,增长比例在11%到200%-300%之间不等。

像安吉、桐庐、婺源、平潭等以往就有一定名气的县域旅游地,去年五一期间旅游订单平均增长了36%。而广西河池这种四五线地级市,旅游订单更是增长了393%。河池以其壮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不少网友游玩后纷纷感叹,广西不宣传河池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些旅游平台也很懂得把握热度,制作了全国旅游百强县名单。大家可以暂停看看,名单里有没有自己的家乡。县域地区能够承载越来越大的旅游需求,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

从2024年年末开始,10个县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而且,很多县城拥有古镇古迹,人文特色景点众多。简单来说,县城旅游爆火,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游玩。

县城旅游爆火后的成果令人惊叹。仅仅一个五一假期,浙江安吉就吸引了167万人次的游客,当地一家咖啡馆日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人满为患。

吉林延边在一个假期内旅游收入达15亿人民币,一个咸菜摊的日营业额竟能达到三四万人民币,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太惊人了。

背后的推动力量

说实话,当初淄博、哈尔滨、甘肃天水火起来的时候,我认为这些案例具有独特性,虽然都很火爆,但火的原因各不相同,大概率难以复制,最多只能总结出一些爆火的套路。

然而,24年五一假期的情况让我改变了看法。也许之前这些冷门城市的爆火,已经带动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消费趋势,吸引着人们前往更多名气小、规模小、游客少的地方旅游放松。

仔细想想,上学上班已经如此疲惫,谁愿意在假期还要扎堆去大城市看人山人海呢?既然这是一种消费趋势,那么我们就可以探究其背后更具体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化。

首先,整体消费趋势下沉带动了旅游市场下沉。这两年,大家的收入有所减少,对消费变得更加谨慎。从“雪糕刺客”事件,到各种产品涨价就能上热搜,都表明人们对价格变得极其敏感。

不过,大多数人只是收入减少,并非没有收入,所以消费意愿依然存在。旅游作为一种能带来巨大情绪价值的消费项目,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很容易激发人们出行旅游的冲动。

其次,娱乐趋势的变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参加音乐节,而这些音乐节常常在五六线城市的郊区或村镇举办,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有足够大的场地供大家尽情狂欢。

随着音乐节的增多,人们对偏远城市、县城越来越熟悉,选择成本也不断降低。毕竟去的次数多了,对当地的情况就了如指掌,知道该准备什么、去哪里玩、有什么特色。

在基础条件方面,国家政策对县域地区的农业、文旅给予了大力支持。24年的一号文件就提到,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一政策支持下,出现了像安吉一个咖啡馆带动一整个县旅游收入的成功案例。

更重要的是,过去十几年,县城和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为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旅游的主力人群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父母那一辈人仍是旅游的重要力量,但80、90、00后正逐渐成为旅游的主力军。

这些年轻人对父母喜欢去的大型旅游城市兴趣不大,他们更渴望寻找新奇、独特的体验。旅游本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别人熟悉的地方,在城市旅游逐渐同质化的今天,小地方反而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而且,小地方游客相对较少,人们可以更轻松地享受旅行,放松心情。

小县城旅游的局限与思考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虽然县城旅游很火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县城旅游的天花板相对较低,承载力有限。通过统计24年五一热门县城旅游的游客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游客数量最多不过百万人次。

这其实不难理解,县城在人口、面积、旅游特色等方面,与大城市相比都存在差距,旅游爆发力较弱。之前淄博爆火后又迅速降温,众多烧烤店倒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小地方的持续吸引力不足。

但幸运的是,我国人口众多,游客资源丰富,一波游客走后还会有下一波,所以不用担心客流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的老家有机会在这波旅游消费趋势中爆火吗?如果火了,又是否有能力承接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文章来源:动动枪DongDongGun

0 阅读:7
围炉话今朝

围炉话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