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仲打了15年的北海,那里究竟有多恐怖?姜子牙为何终身不敢踏足半步

小卒话史 2023-10-25 22:45:58

文|小卒话史

放眼望去,在《封神演义》中,能与姜子牙匹敌的,除了截教众神和梅山七怪之外,恐怕非闻仲莫属了。

闻太师掌管兵马大权,他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忠心护国,不仅仅是商朝3朝老臣,更是商王帝乙的托孤重臣。

闻仲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说他一直留在京师的话,那么西周很难成气候,只是当时另一场叛乱让他分身无术,殷商最终被西周取代,淹没在历史尘嚣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闻太师忠心为国,但任凭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逆天而行。整整15年,他在北海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什么这场叛乱如此难打?而姜子牙自从去过一次北海后,就终身不敢再踏足了。

北海,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并非今天紫禁城边上的北海公园,也非民国时期建立的广西北海,因为它们跟《庄子》、《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书籍中记载的“北海”大相径庭。翻遍中国地图册,很难找出此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

这里的“北冥”即北海,而我们知道,现在已知地球上最大动物蓝鲸,体长最长不过30多米,而《庄子》中对“鲲”的记载,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可见北海中有多么恐怖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跟九头虫对战,当九头虫抵不过悟空时,便乘其不备溜进了北海。但猴哥和二郎神没有再选择追赶。按照孙悟空睚眦必报的勇武性格,他是断然不会让九头虫逃之夭夭的,之所以选择放弃,想必是对北海做到了心中有数。

到了《封神演义》时,姜子牙在这里的一次凶险遭遇,足以让他铭记一生。

受师傅元始天尊的号令,姜子牙来到北海,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首次踏足差点就被一个半鱼半人、龙身虎足的怪物(龙须虎)给吞了。要不是师傅给的法宝杏黄旗傍身,姜子牙肯定凶多吉少。

因为我国在赤道以北,越往北气温越低,在殷商时代,因为生产力和科技都十分低下,人们缺衣少食,很难抵御严寒。我们从北冰洋还有白令海峡的一些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气候非常恶劣,极其寒冷,一望无际的海水似乎被着了墨一般,深不见底,让人不寒而栗。

可以想象,闻太师出征北海,也免不了大费周章。

闻仲在截教仙人金灵圣母麾下学道50年,然后下山扶保殷商江山。相比较外戚黄飞虎在殷商的上位,闻仲全部凭借自己的实力,并一路做到太师之位。

倘若闻太师没有去北海一直留在朝歌,那么就算十个苏妲己也休想动殷商分毫,但就在狐仙附体苏护女儿时,闻仲却出征北海平定袁富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去了。

若是寻常叛乱,商王随便调一支队伍去镇压就好,包括后来的西周叛乱,殷商开始派遣的也不过是地方部队进行镇压,只是天道向着西周,商王才不得不逐渐加强兵力进行镇压。而太师亲自挂帅出征北海,可见这场叛乱不寻常。

这也从侧面说明,西周姬昌跟北海的袁富通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北征15年,闻太师回朝歌复命。在纣王的金銮殿上,他快意地述说着自己是如何斩妖除魔、镇压叛军的。

小说虽然对此一笔带过,但也可以看出北海的环境复杂,不但有诸侯叛乱,还有妖魔出没。

事实上,两军对垒,最终比拼的还是国力经济水平。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周的都城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和殷商的朝歌城(今鹤壁市)相差无几。同样气候条件下,殷商自然可以拿出对等的兵力与西周抗衡,包括战略物资均可减半,何况当时潼关孩子殷商手中,有足够的物资补给。因此,凭着附属部落北伯侯崇侯虎和地方军团司令张桂芳就能平定叛乱。后来,姜子牙施法,才导致殷商大军都被冻死。

而针对北方的袁富通,一开始就请出太师披挂上阵,可见商王对此次战役的重视。

因北方寒冷,加之长途跋涉,所以士兵所需物资自然加倍。除了普通的衣物,还要增加取暖的设备,粮食、酒肉都会成倍地增加。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殷商北部边境是今天河北北部一带,这里不但冷而且干燥,再往北就是不毛之地的蛮荒之地了。这种情况下,从当地征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必须从商朝慢慢运送补给。

在运粮过程中,还要派大军护送,否则就会出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推算的“运十耗六”现象。

期间,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妖魔鬼怪乘虚而入,这从西周诸将对付梅山七怪过程中死伤连连可以推测,闻太师的北海之役可谓艰难至极、恐怖至极。而闻太师能完胜归来,可见闻仲实力了得。

只是闻太师前方平叛的时候,未曾想殷商气数将尽,等他凯旋时,却正赶上丞相比干的葬礼。闻太师离朝15年,殷商早已朝纲大乱,就连外戚黄飞虎也叛逃了。

等到闻太师领兵攻打西岐时,才发现西周早已成气候,再加上封神榜的天数和百姓心中所向,最终他在绝龙岭含恨离世。

不得不说,闻太师出师北海,虽然到最后成功平乱,但他离开国都,产生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由此也间接导致殷商由盛而衰。

姜子牙剿灭殷商之后,他吸取闻太师的教训,同时也因当年收留龙须虎留下的阴影,余生再也不敢踏足北海半步。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6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