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 279 年,岁在己亥,华夏大地的局势如紧绷之弦,一触即发。西晋王朝在司马炎的统治下,历经多年休养生息与精心筹备,国力蒸蒸日上,目光早已牢牢锁定长江南岸那偏安一隅的东吴政权。此时的西晋,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军事力量强盛,一场统一南北的战争,已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谋划。
西晋朝堂内,晋武帝司马炎正端坐在御座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群臣,神色凝重又透着志在必得的坚毅。“诸位爱卿,如今天下未平,东吴孙皓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朕欲兴正义之师,荡平东吴,完成天下一统,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话语掷地有声,在空旷的朝堂内回响。
老臣杜预率先出列,身形虽略显佝偻,却精神矍铄,目光炯炯:“陛下,东吴气数已尽,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此时伐吴,师出有名,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实乃天赐良机,望陛下勿失。”
一旁的王濬也向前一步,昂首挺胸,声如洪钟:“陛下,臣愿率水军顺江而下,直捣建业,以雷霆之势破敌,为陛下扫清江南障碍。” 王濬身为益州刺史,多年来一直在长江上游秘密打造战船,训练水师,此刻早已摩拳擦掌,只待出征号令。

朝堂之上,赞同之声此起彼伏,众人皆认为伐吴时机已到。司马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大手一挥,下达了出征的诏令:“朕命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出兵江陵;王濬为龙骧将军,率水师自益州顺流东下;王浑、司马伷等各率大军,分路并进,务必一举攻克东吴。”
此时的东吴,建业城中,孙皓却依旧沉浸在奢靡享乐之中。宫殿内,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宴席,孙皓醉眼迷离,搂着身旁的美人,肆意大笑。有大臣匆忙入殿,神色慌张,欲进谏朝堂危机,却被孙皓不耐烦地挥挥手,呵斥出去:“不过是西晋小儿虚张声势,我东吴有长江天险,固若金汤,怕他作甚!”
公元 280 年正月,长江之上,寒风凛冽,江水滔滔。王濬率领着庞大的西晋水师,战船首尾相连,绵延数十里,遮天蔽日。船头龙旗猎猎作响,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向着东吴腹地进发。战船之上,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利刃,眼神坚定,士气高昂。王濬身披战袍,屹立船头,望着前方,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今日,定要让东吴见识我西晋水师的威力!”
东吴沿江守军,见西晋水师来势汹汹,吓得惊慌失措。匆忙之间,点燃烽火告警,却因平日里疏于防范,号令不一,各城守军乱作一团。有的仓促应战,却因兵力悬殊,瞬间被西晋水师击溃;有的则弃城而逃,沿江防线如纸糊一般,迅速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与此同时,杜预率领的陆军在荆州一带也展开了猛烈攻势。杜预用兵如神,指挥若定,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东吴军队节节败退,荆州各城纷纷落入西晋之手。杜预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不给东吴喘息之机,一路挥师南下,直逼江陵。
江陵城内,东吴守将伍延负隅顽抗。他紧闭城门,加固城防,企图凭借江陵坚固的城墙阻挡西晋军队。杜预来到江陵城下,仔细观察地形后,心生一计。他一面派兵在正面佯装攻城,制造声势;一面暗中派遣精锐部队,绕到江陵城后方,奇袭东吴守军的粮草辎重。
夜色如墨,一支西晋精锐部队悄然潜行。他们趁着夜色掩护,穿过崎岖山路,悄然接近东吴粮草营地。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入营地,四处放火。顿时,火光冲天,粮草燃烧的噼啪声与东吴士兵的惊呼声交织在一起。伍延得知粮草被劫,顿时乱了阵脚,军心也开始动摇。杜预见时机成熟,下令全力攻城。西晋士兵们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江陵城。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江陵城最终被攻破,伍延战死。
王濬的水师继续东进,一路攻克西陵、夷道等重镇,兵锋直指建业。孙皓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慌忙调集兵力,准备迎战。他任命丞相张悌为都督,率领三万吴军,渡江迎战西晋王浑的军队。

张悌深知此次出征凶多吉少,但为了东吴的社稷,依然义无反顾。他望着身后的士兵,大声喊道:“我等受国厚恩,今日唯有拼死一战,方能报答君恩,诸位将士,随我杀!”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激昂。
两军在江上相遇,一场激烈的水战就此爆发。江面上,战船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东吴军队虽奋力抵抗,但西晋军队训练有素,且战船高大坚固,在兵力和装备上均占据优势。一番激战过后,东吴军队渐渐不支,战船纷纷被击沉,士兵死伤无数。张悌在混战中,身中数箭,却依旧挥舞着兵器,顽强抵抗,直至战死沙场。
此时,王濬的水师已逼近建业城下。建业城中,人心惶惶,百姓纷纷四处逃亡。孙皓望着城外如林的西晋军旗,吓得瘫倒在地,不知所措。大臣们见状,纷纷建议孙皓投降,以保百姓平安。孙皓无奈之下,只得听从建议,命人抬着棺材,自己身着素服,出城投降。
王濬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进入建业城。孙皓匍匐在地,献上玉玺。王濬望着眼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东吴皇帝,心中感慨万千:“孙皓,你暴虐无道,致使东吴百姓受苦,今日亡国,实乃咎由自取。” 孙皓低着头,不敢言语。

至此,东吴政权宣告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西晋实现了全国统一。这场战争,历经数月,西晋凭借着精心的战略布局、英勇善战的将士,成功突破长江天险,完成了统一大业。华夏大地再次迎来了大一统的时代,百姓们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