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国家大基金,和所投资的芯片龙头公司

岩松观 2024-06-04 01:22:24
5月24日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国家大基金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大基金是来割韭菜的,也有人等着抄大基金作业。今天就简单聊一聊大基金和国产芯片。 一、大基金和国产半导体的那些事 中国芯片产业落后欧美十年是不争的事实。集成电路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研发和生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企业没有竞争力,赚不了钱就没钱投入研发,没研发就更落后,然后陷入越落后越没钱,越没钱越落后的死循环。 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让我们明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投入了不一定成功,但不投入一定不会成功。但只靠企业和社会资本,国产芯片要追赶世界是非常困难的,国家队出手则能事半功倍。 我们的体制优势就是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典型的就是两弹一星,最近案例是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Model 3量产2017年,但受限于产能,特斯拉的资金链濒临崩溃。2018年,马斯克来到中国, 在上海市政府的高效运作下,从协议签订到超级工厂竣工,仅用了一年。相比德国工厂,从征地开始,历时20个月,马斯克还没有获得正式施工许可证! 国家成立大基金,可以在芯片产业的关键节点上,集中资源,重大突破,然后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 华为被制裁的的重点是什么?限制的是海思。 芯片领域,华为海思是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全球芯片行业前十的企业,营收大约是国产其余芯片设计公司加起来的总和。美国禁止台积电给海思加工芯片,限制的是晶圆的制造,你能设计出厉害的芯片,但不让你生产出来。因为国内没有能为华为芯片代工,海思蛰伏,荣耀剥离。作为国内唯一有希望抗衡苹果的手机品牌,被制裁后,市场份额迅速被苹果、三星蚕食。 对于我们来说,当务之急是什么?就是要解决自己加工芯片的能力,突破晶圆制造。后头看,国家应该对芯片行业如何突破的问题早有安排。于是我们看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制造端的公司成为了第一期大基金的重点照顾对象。 大基金一期实际投资超千亿元,超过60%投入了IC制造环节。同时带动超6500 亿元资金进入芯片产业,相当于撬动了5~6倍的资金。拿到钱之后,中芯、华虹等公司立刻开足马力建晶圆厂,40nm和28nm的成熟制程产能大幅提高,中芯国际不仅掌握了14纳米及以上的芯片代工工艺,还开发出了N+1、N+2的替代工艺。 中国在2017~2020年间四年间拟新建的晶圆厂数量占全球的42%,居全球之冠。这就是国家队出手的效果。 再看大基金第二期投的是什么,投的是设备和材料。 大批的晶圆厂集中建设,带来的就是大批的生产设备和材料采购需求。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销售额市场,2022年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达到了28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6%。 但2019年时,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还只有7.5%,换句话来说,中国半导体设备92.5%都是靠进口。半导体材料方面,中国在光刻胶、CMP抛光材料、溅射靶材等半导体材料对外依赖度达80%以上。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自己晶圆厂,国产设备和国产材料厂商想要进入已经被垄断的产业链几乎不可能。只有自己建晶圆厂,把需求掌握在自己手里,国内的设备、材料厂商才有了成长的机会。机会有了,但自己也要有能力把握机会。 2019年,大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突破 2000 亿元,同样按5倍杠杆算的话,将撬动1万亿的资金投资芯片产业。除了继续加码制造端,大基金二期更注重“强链补链”,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其中特别提到,督促制造企业提高国产装备验证及采购比例,为更多国产设备、材料提供工艺验证条件。 全球半导体行业大概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下行。而国内头部晶圆厂在下游需求萎缩的情况下,逆势购买大量设备扩建新产线。结果是国内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行业都有不错的业绩增长。当年,北方华创营收和利润增速都是超过一倍,中微公司利润增长接近200%,上海盛美利润增长150%。 2022年,国内晶圆产线的招标数据中,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中标比例达到了30%左右,在PVD设备和氧化设备、湿法腐蚀设备等领域,国产设备占比已经超过了50%,有些领域甚至高达70%左右。仅2年时间,从2019年可怜的7.5%左右提升了30%左右,国产芯片产业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 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中国要实现70%的芯片自给自足。相比于22年大概30%的自给率,未来三年半导体国产替代有翻倍的空间,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加速推进相当于明牌了。 二、大基金投资的精髓 前两期大基金在投资中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长期持有,5年起步,最长15年;另一个是投资行业龙头,大基金投资于产业链环节前三位企业比重达到70%。岩松投研圈里也经常告诉大家,要买好行业里的龙头公司,而且要买估值便宜的龙头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市场一般都喜欢以“年”为标准来评判投资机会,像什么办年度策略,年度报告,常问的就是下半年看好什么,2024年又什么机会。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或者行业来说,1~2年内的变化是非常有限的,3年~5年可能才有大的成长。评判投资机会,我们只能从未来的大方向来看,也只有以更高、更大的视角去观察,才能真正看懂行业机会。 如果我们在行业发展初期就弄清楚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然后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从产业大趋势出发,结合上市公司历史业绩情况和研发投入情况,就有机会挖掘出那些在未来有成为国内行业龙头甚至成长为世界行业龙头的公司,相当于做一个未来五到十年的投资布局,那以后赚钱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了,很多人总说自己是价值投资,看行业选公司的时候总说自己看的是十年八年的长期潜力,但股价一跌就怕,觉得公司是不是出问题了,业绩造假了;股价一涨就激动,觉得公司宇宙无敌了,其实就是没有完全看懂行业和公司,所谓的分析还停留在表面上,实际操作中完全被市场情绪带动着,常常一两个月后就已经换股了。大家在投资一个行业和一家公司之前一定要极力的、有意识的,避免这种知行不能和一的行为。 我们也会看到大基金投了一些估值非常高公司,这是大基金性质决定的,目的是扶持国产企业成长。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应该用一个周期来衡量,当标的出现合理的投资机会时就买入;当它价值已经高估了,就应该卖掉。或者企业脱离我们原先的预判时,就止损离场,寻找下一只适合投资的标的。 举个例子,2000年科网股泡沫破裂。英特尔和思科,这两家国际巨头的股价2021年才回到2000年时的位置。一个泡沫的破灭,可以让全球顶级公司的股价20年都无法修复。在大泡沫中,即使你买入再优质的股票都可能损失惨重,如果买入了普通股票,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三、一张“万能表”,快速找出行业真龙头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找真正的龙头,经常把一些所谓的热点概念龙头误当成行业行业龙头,大多都数结果都是高位追高,亏损累累。 想要在好股票没涨之前就找到,只有一种方式,就是把5000多只股票通过一级、二级、三级行业先划分好,然后看行业的前景如何,再从里面找优质的公司,找估值合理的时机。通过这种层层筛选的方式,最终才能筛选出低估值的优质公司。 当然了,这种分析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A股市场上有5000多只股票,上市公司的数量太多了,大多数人都很难一个个去看。 比如选行业龙头,最重要的指标是市场份额,但要分析行业数据不是很方便。我们可以用营业收入做替代指标,市场份额大,公司的营业收入自然就高。我们只需要对万能表中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做个排序,就能快速找出行业龙头。 股票价格的涨跌,都是由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这两个要素决定的。其中市盈率受市场情绪主导上下波动,推动股价长期上涨的唯一动力,就是净利润增长。 在同行业中,扣非净利润越多的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比如在乳品行业内,伊利股份的扣非净利润远高于其他乳品企业,如果不考虑估值等其他因素,这个扣非净利润最大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首选。 另外,毛利率和净利率往往是在同行业的公司之间进行比较。毛利率、净利率高的公司,往往在行业内的话语权较高,是行业龙头。当然这也跟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 研发费用,是衡量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越高,未来发展后劲越足。特别是像半导体芯片这类靠科学技术推动的产业。净资产收益率则是巴菲特唯一认可的指标,是对一家公司的综合评判。
0 阅读:18

岩松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