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林小雨的残疾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她比我大四岁,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前途一片光明。可一场意外夺走了她行走的能力,也似乎夺走了她人生的希望。我无法想象自己要和一个残疾人共度余生,更害怕成为村里人的笑柄。我的青春年少,我的梦想和骄傲,怎么能被禁锢在一个轮椅上?
尽管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我还是一次次地拒绝。我宁愿在地里干活累到筋疲力尽,也不愿去林家见她。可母亲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频繁地带我去林家。每次去,我都像个木偶一样,一言不发,甚至不愿抬头看林小雨一眼。她却始终保持着温柔的笑容,像一朵在风雨中依然绽放的野花。她会和我聊起庄稼的长势,问我用了什么肥料,还会跟我聊一些国家大事,语气平和,娓娓道来。
我像一只刺猬,竖起全身的刺,拒绝任何靠近。直到有一天,我在她家看到一本最新的农业科技杂志。我惊讶地发现,她不仅饱读诗书,还对农业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她订了很多农业杂志,希望用知识帮助乡亲们提高收成。那天,我们第一次真正地交谈,她侃侃而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给我讲解新型肥料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我这才发现,她虽然身体不便,却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就像久旱逢甘霖,林小雨的出现,为我原本封闭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我开始主动去她家,向她请教农业知识。她总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她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渐渐被她的学识和善良所吸引,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偏见。
转变发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去地里查看麦苗,回来时听到有人呼救。循声望去,发现村里的张大爷摔倒在雪地里。我正要上前帮忙,却听到身后传来轮椅转动的声音。林小雨不知何时出现在雪地里,她裹着厚厚的棉袄,脸色有些苍白,却依然坚持要我将张大爷送到她家。她家离得最近,也最温暖。
在林小雨家,她熟练地照顾着张大爷,为他擦拭身体,喂他喝姜汤。她照顾人的样子,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细致周到,让人心生敬佩。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内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不仅照顾着自己的生活,还默默地关心着身边的人。
从那天起,我不再抗拒去林家,甚至开始期待与她见面。我们一起讨论农业技术,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她就像一本书,每次翻开都有新的发现。我被她的坚强、乐观和智慧深深吸引,终于意识到,真正的爱情无关乎外貌和身体,而是心灵的契合。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的爱情也悄然绽放。我鼓起勇气向林小雨求婚。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平静地问我:“你真的想好了吗?你知道我的情况。”我坚定地回答:“是的,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责任。
婚礼很简单,却很热闹,全村人都来祝福我们。他们说,林小雨嫁给了最好的小伙子,而我娶到了全村最善良的姑娘。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甜蜜,林小雨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给我提供农业方面的建议。在她的帮助下,我的庄稼年年丰收,日子也越过越好。
好景不长,母亲突然病倒了。临终前,她握着我的手,说出了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原来,林小雨的残疾是因为救我而导致的。当年我两岁时不慎落水,是六岁的林小雨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救了我,而她自己却因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母亲一直活在愧疚中,所以才执意要我娶林小雨,以此来弥补她心中的亏欠。
听到这个真相,我如遭雷击,泪水夺眶而出。原来,我欠她一条命,也欠她一双健康的腿。这么多年,她从未提起过这件事,默默承受着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煎熬。而我,却因为她的残疾而对她心生 prejudice。
我跪在林小雨面前,将母亲临终前的告白告诉了她。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说:“我早就忘记了,只要你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更加无地自容,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母亲去世后,我更加细心地照顾林小雨,推着她去看日出日落,陪她聊天,给她读书。我常常想起她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救我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她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相濡以沫,彼此扶持。我终于明白,母亲的苦心,以及命运的安排。有些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是命中注定。林小雨不仅是我的妻子,是我的救命恩人,更是我人生的导师。她教会我如何去爱,如何去感恩,如何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礼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伟大。而我,要用余生去守护她,爱护她,就像她当年守护年幼的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