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祛湿,全年关节痛,一个千年古方,化解全身困重,轻松祛湿

张晓娜知识说 2025-04-03 05:03:00

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个不停。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身体就像裹了床湿棉被,沉甸甸的。早上起床,眼皮肿得老高,关节也僵僵的,稍微走几步路,膝盖就酸痛得不行。要是有这些症状,那很可能是湿气在捣乱。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清明处于春末,雨水越来越多,地气上升,这个时候湿邪特别容易侵犯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要是在清明这个关键时期不把湿气去掉,真有可能一整年都被关节痛折磨。所以,抓住清明前后这15天的“祛湿黄金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传承千年的祛湿方——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 ,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这四味药组成。

茯苓就像一块大海绵,能把三焦里的水湿都吸走,再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它还能把身体里的浊液变成干净的清泉,而且对痰湿导致的头昏嗜睡也有效果,让人头脑清醒。

桂枝可以温通经脉,把关节间凝结的寒湿都融化掉,让气血重新顺畅运行。那些一遇冷膝盖就酸痛得厉害的朋友,用了它,症状能明显缓解,僵硬的筋骨也会慢慢恢复弹性。

白术能健脾益胃,脾胃可是生湿的源头,把脾胃调理好了,湿气就少了一大半。同时,它还能像烘干机一样,把已经形成的痰湿都烘干,从根源上解决湿气问题。

炙甘草在这里起到调和的作用,既能平衡茯苓、桂枝、白术的药性,又能保护脾胃,防止在祛湿的过程中伤到正气。

这四味药搭配在一起。茯苓清理已经形成的水湿,桂枝化解即将形成的湿气,白术杜绝还没产生的痰湿,炙甘草守护正气,就像治水一样,全面又系统。

如果你常年手脚冰凉,还特别容易出虚汗,舌苔白白滑滑的,早上起来头晕晕乎乎,感觉像坐在船上一样,关节一遇冷就疼得更厉害,那苓桂术甘汤就很适合你。在湿气重的季节,喝这个汤能让关节更灵活,早上起床关节也没那么僵了,原本沉重的双腿会变得轻快,爬楼梯时膝盖也不会“咯吱咯吱”响,头昏脑涨的情况也能改善不少。

除了苓桂术甘汤,大家还可以搭配艾灸足三里、阴陵泉这两个穴位。艾灸这两个穴位,就相当于给身体加了一道除湿保险,能更好地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关于祛湿的分享药物的分享就到这,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2
2025-04-03 09:47

哇.中医好历害的古方。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张晓娜知识说

张晓娜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