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呆着,是自闭吗?

从心开始心理 2020-04-09 18:53:25

刚过去不久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许多家长带小孩来找我们的咨询师做心理咨询都紧张地问:老师,我的孩子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呆着,是自闭吗?

看看我们的咨询师怎么回答。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被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它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是自闭症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这样一群孩子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在沟通交流方面有着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思维模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闭症儿童通常有三个主要特征

1. 人际关系障碍

五岁之前,缺乏依恋行为;五岁之后,不会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没有朋友,缺乏共情能力;不能正常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反应。

2.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迟滞,机械模仿他人话语,语言发声单调,而且很少用于交流。

3. 存在限制性的重复性和刻板的行为/兴趣/活动

对游戏方式的变化无动于衷,心智活动僵硬和呆板,拒绝环境改变,例如家具位置移动会使他们焦虑不安。

我们经常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说自己的孩子自闭,沉默寡言,不跟自己交流,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希望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孩子,使孩子“开朗”起来。

咨询师跟孩子交流过后,发现孩子没有达到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而是存在抑郁情绪。

自闭症跟抑郁症在某些方面很相似,如都不爱跟外界交流,但细究起来,两者的差别非常明显。

首先,自闭症是先天性的,抑郁症是后天形成的。

其次,自闭症的孩子很难接受外界的信息,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不想跟别人交往,而抑郁症的孩子信号接受有偏差,只能接受外界负面信息,陷入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里,没心情跟别人交往。

再次,自闭症的人有自己的兴趣,只不过比较特别,可以连续几个小时做同一件事情不厌倦,而抑郁的人,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丧失兴趣,陷入自己的情绪里出不来。

咨询的过程的我们发现许多不爱跟家长交流,沉默,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孩子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往往跟父母的亲子沟通存在障碍,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案例:

一位15岁的初中男孩每天下课回家后就将自己关在房间,平时父母问一句就答一句,从不跟父母主动沟通,在学校也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父母担心他的人际交往和学习,找到我们的咨询师帮孩子。最初孩子不愿向咨询师敞开心扉,通过咨询师贴心、理解、专业的咨询,男孩慢慢地向咨询师诉说他不愿跟父母交流也不想跟老师同学交往的原因。

原来男孩初中之前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被送到乡下由爷爷奶奶带,男孩跟爷爷奶奶交流不多,爷爷奶奶关心孩子的吃饱穿暖,虽然觉得孙子话少,但是“很乖”“不吵不闹”,很好带,“安静一点,不跟我们交流也没事”。

上初中男孩回到了爸妈身边,但由于之前每年只能在寒暑假见到父母,见面也交流不多,男孩不知道怎么跟父母交流,明明是自己的家呆在家中却总是有一股陌生感,没有家的归属感。加上来到新的地方上初中,没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新的课程也让自己感到吃力,男孩越发不想跟任何人交流,每天只想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那让他感到安全。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聚焦于如何去解决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开朗、乐观”起来,却忽略了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孩子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家长不能一味地抱怨孩子跟自己亲密不起来,孤僻,人际关系差,而应该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要如何改变现状。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格、性格形成的最原始的体验,也是我们生命塑造最初的土壤。父母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初的启蒙者,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是无条件信任和爱着父母的,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希望和父母进行亲密的交流。

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几乎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也影响着孩子以后建立其他社会关系。在孩子小时候,父母不懂得发现、接纳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就会关闭自己的情感,回避跟父母交流,成年以后就很难做到跟父母亲密相处。

如果父母不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进行流畅的沟通,就永远无法与孩子建立连结,也很难教育好孩子。有了高质量的亲子沟通,父母才能跟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孩子也会更信任家长,更有自信,愿意跟外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能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也更容易敞开心扉,教育也会事半功倍。

所以,当发现孩子长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跟父母、老师、同学交流,情绪低落,表达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及时、积极地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由专业人士判断孩子是自闭还是抑郁,及时寻求帮助。

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与孩子好好沟通。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父母用心经营的。

0 阅读:188

从心开始心理

简介:幸福人生,从心开始。分享心理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