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品格——《诗经·邶风·北门》

未鸾吹 2023-12-15 19:19:06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这首诗诗意简明,讲一个工作卑微的公务员薪水微薄、生活困窘、无人理解、受尽凌辱、忍气吞声的生活和心理。

“北”在地理和方位上,一般指北方,北方气候较为寒冷,“北”也有寒凉之意。在古文中,“北”经常通“背”,有不顺之意。

诗中“北门”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寒冷的意境,衬托了诗人的心境和处境。

诗人从北门出来,是心事重重,心情忧郁的。他薪水微薄,贫穷困窘,生活在最底层,没有人了解他的艰难处境。

人穷的时候,连狗都不愿意多看你一眼,又哪来朋友可以推心置腹、体贴关怀。这的确是残酷的现实。

诗人也看清了这一切,觉得已经活成这样,长吁短叹又有何用,还是算了吧。天意如此,人力难为。

诗人就像被捆绑住的螃蟹,没法动弹,动弹不得,也就听天由命了。

到这里,诗人已经将他难过的心理倾诉出来了,此为诗歌第一章。

接下来两章,诗人进一步倾诉为何会陷于这种境地?

王事和政事是诗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主要缘由。王事就是周天子役使的事务,政务是本国(卫国)的事务,可见,从上到小层层加码,大事小事都得做,让人喘不过气来。“适”是扔给、掷给的意思。“敦”是逼迫之意。“埤”是增加的意思,“一埤”两字叠加,显示出事务繁多,不停增多,压力不是一般地大,快把人榨干了。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从侧面表现了当时底层公务员所承受的繁重公务,而且有被逼无奈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人如牛马一般。

可光是在外被无情压榨,受尽冷眼也就罢了。回到家,所有家人都不给一口好气,而且还轮流指责、讥讽。这日子真难过。

诗人是不被人同情的,连最亲的家人都不理解他。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呢?他没说。

《史记》中记载,在苏秦出游列国数年,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就这样灰溜溜地回来了。回到家了,“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即妻子忙着织布,嫂嫂不给做饭,父母不把他当儿子,谁也不搭理他。他苏秦得志以后,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跪地匍匐,不敢仰视。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但作为家人,能够做得如此决绝,其背后原因恐怕不能以“势利”二字简单概括。

苏秦在家无田地,出去周游数年,这些年,家人如何过来的,他关心过吗?出过一份力吗?

他为了一份事业,抛却了家人,不能侍奉父母兄嫂,不能关切妻子儿女,这怎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温暖?

亲情是存在的,但有时爱的长期缺失,也会让关系疏远。

诗人也是一样,他整日忙于事务,无暇顾及家人,这也难免会造成感情上的隔阂。加之,他又如此贫穷,让人更难理解。诗人将自己所有都奉献给了公务,家人最后还落了个跟着受穷受鄙夷的下场。这怎能不令家人伤心失望?所以家人埋怨也并非空穴来风。

诗人也许是明白的,他勤于工作,却不能让自己活得像个人,也不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快混成孤家寡人一个,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五味杂陈,难掩的悲哀溢于纸上。

他每一次郑重地思考这个问题,发现都万般无奈,他没有能力结束这一切,改变这一切。

最后只能将这些都归于天,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和安排,生来就是做一个辛苦卑微的人,也就接受吧,认命吧。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就是诗人这种心态的反映,这被很多人所不理解,所批判,为何不能去挣扎、抗争和改变呢?看起来确实这样,实则不尽然。

孔子言:“五十而知天命”,能够了解天命,接受天命,也是一种智慧,而且需要巨大的坚忍精神。

历史上,具有反抗精神,能够推进社会变革的人究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小人物。

小人物身上最光芒万丈的品格,就是坚韧顽强,勤劳善良。

诗人处境如此艰难,只是娓娓道来,并未谴责任何人,末了还默默接受。

这就是坚韧顽强,就是勤劳善良,这样的品质值得推崇。

也许某一天,他熬得云开见日,过上了好日子呢。

毕竟,苍天不负有心人,小人物也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