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无关“楚王酓(熊)章”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5-28 07:12:42

曾侯乙墓与“楚王酓章(熊章)”:历史纠葛的考古观察

曾侯乙墓的发现引发了对其与“楚王酓章(熊章)”的关系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墓葬及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得出结论:曾侯乙与“楚王酓章(熊章)”无关,其送终仪式与姬王及姬姓诸侯的传统习俗相关,而与楚国楚王“酓章、熊章”无关。

曾侯乙墓的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关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与“楚王酓章(熊章)”的关系。然而,我认为这种关联是不成立的。

根据考古学家的观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以及墓葬形式与“楚王酓章”时期的考古遗存并无明显关联。墓中的铭文、器物等与楚文化的特征不符,更多地呈现出姬姓王及姬姓诸侯的特点。

姬姓周王在曾侯乙薨逝时才有资格给其“配鐘” (进行奠祭和送终)这涉及到血缘关系和荣誉,而与楚国楚王毫无关系。况且这时的“楚王酓章(熊章)”时期尚未到来,因此任何与楚国楚王相关的解读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另外,关于鐘字为何释成“章”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鐘作为送终仪式的重要符号,其失金声象征着生者的悼念,诸侯身死去国去土地,最终的鐘字减去“金”减去“土”才演变成误象“章”字而被诠释成“章”,章字之释使其失去本意。

古代墓中的文字常有减笔现象,如“死”字常常用歹字表示,以明生死之别。

结论:

曾侯乙墓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周王朝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线索。然而,与“楚王酓章(熊章)”的关系在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中并无确凿证据支持,应当慎重对待。对墓中文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阅读:188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