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Do217:性能一般般,但开创了沿用至今的全新作战模式
前面我们聊过一款Do17,因为机身又细又长,被称为“飞行铅笔”,Do17的研发在德国二战期间的几款轰炸机里算是比较早的,
墨林聊天的文章
前面我们聊过一款Do17,因为机身又细又长,被称为“飞行铅笔”,Do17的研发在德国二战期间的几款轰炸机里算是比较早的,
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仅从飞机发展的角度来说,He177其实是一款很可惜的轰炸机,不是指的纳粹没有大量生产和装备这种飞机的那
Do17的名气不如容克斯公司的那几个轰炸机响,也比不上自家后来的Do217,但在西班牙内战和二战前期也曾为希特勒出了不少
上期在聊到纳粹德国JuX88系列“全能”轰炸机的时候多次提到Jumo222这款发动机,正是这款发动机拖的后腿,直接影响了
上期聊到Ju88的时候,提到其中的一个改型Ju88B,后来发展成了Ju188,有朋友表示对这个也比较感兴趣,墨林于是找了
花了一个星期掰扯斯图卡,把墨林整得头晕脑涨,其实本来还想继续聊聊这货的技术特点,但实在是看到斯图卡或Ju87这几个字就头
早在1936年8月、西班牙内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原型机的Ju87V4就曾到被秘密送到西班牙战场,后来A型和B型都加入了德
容克斯公司的Ju87绰号“斯图卡”,是大家很熟悉的一款纳粹德国俯冲轰炸和对地攻击机。由赫曼·波尔曼(Hermann Po
XB-48因为没有研制成功、只有两架原型机,因此对航空器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有点特别的地方,就是那发动
麦克唐纳XF85虽然没有服役,却一不小心成了世界上最小最轻喷气式战斗机,如果再加上有人驾驶的话,把战斗机换成飞机好像也没
上期聊了F-84“雷电”,也提到了共和航空公司“雷”字头战斗机的命名传统,今天就干脆再来聊聊共和的最后一个雷字头战斗机F
F-84因为在机翼两端各安了一个不能扔掉的副油箱,故而得名“油挑子”,这个绰号是对手起的,所以即使名字只针对外观特征而本
F-86绰号“Sabre”,国内一般译为“佩刀”。这是大家的老熟机了,有关F-86和米格-15两者谁优谁劣的讨论大概也从
比起F-94,F-89似乎更加名不见经传。从序号来说,89在94之前,好像应该是94接替89才对,但实际却是正好反过来—
上期最后留了一点小悬念,说实话对很多老鸟来说应该都算不上什么悬念,这架飞机是F-94C全天候截击机,照片上掀开的舱盖是设
有位名字里带着“刑天”的读者老爷留言想要了解一下P-80,刑天在中国神话传说里是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一个形象,因此墨林自然
A-7说白了就是F-8的儿子,当年美国海军于60年代初寻求一种新的单座近距支援飞机,以取代道格拉斯A-4“天鹰”,计划代
厚厚的机身+薄薄的机翼+下颌进气道,“十字军战士”F-8长得即使说不上丑、至少也和俊沾不上边。作为一款设计于50年代初、
很难找到最初的苏-17的大图,本文图片大部分都是苏-17M,或苏-20、苏-22等,反正长得都差不多,有些怕标错就没有加
话不多说,曝照为敬。伊尔-40本尊上图是伊尔-40强击机的第二架原型机。本来说完苏-11该到苏17了,但还是在聊苏-7的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