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后的两周门诊观察来看,我归类了三类人:
一、外感咳嗽痰多的人
立春过后,阳气生发,各种病毒细菌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外感疾病也多起来,甲流、人类偏肺、人鼻病毒也多起来。
春天天气多变,复工、开学后的人群聚集、流动,加上春天皮肤肌肉放下紧绷防御的状态,变得疏松,因此本身抵抗力低的人就很容易感染外邪。
这波感冒还很难缠,鼻塞、咳嗽、流涕、白痰、黄粘痰、痰咳不出咽不下等等情况太多了。
二、脾虚痰湿的人
最近的雨水天气对比冬天,明显增多了。
随着春雨开始增多,长期在这种湿哒哒的环境下,本身湿气重的人叠加外湿。
很多与湿气有关的疾病就容易被诱导出来,比如湿疹、汗疱疹、阴道炎、脚气、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痰湿重还会困脾,脾属土,就像土壤一样,如果浇的水太多,种的植物很容易腐烂发霉。

所以本就脾虚湿重的人最近会觉得怎么也睡不醒、很困没精神、身体像灌了铅般沉重一般。
三、肝火旺的人
这大概就是每个春天的通病,而今年春天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阳明燥金。
春天本就肝木当令,肝火偏旺。
肝火旺,在情绪上会紧张焦虑、烦躁、暴躁易怒、胸胁胀痛、睡不着觉。还有眼睛干涩、咽干咽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等问题。
门诊的时候,就有妈妈反馈说,感觉自家孩子最近脾气挺大的,眼睛里还有红血丝。
而肝木太过会反克脾胃,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大便干燥等等。
虽然随着季节变化,我们身体会相应的出现一些问题,但正如《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
正是因为春天的阳气有发泄之机,可以帮助疏发掉身体积蓄的痰毒火邪。
所以这个时候,吃点新鲜的应季蔬菜,可以顺应气血的生发之力。尤其是芽类食物,可以帮助疏通肝气、清热利湿,还能清肠道,让身体保持清爽通畅的状态。

初春的茼蒿正是蓬勃之际,而且集吸油+涤痰+润燥+利肠胃+清肝火为一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总结了:“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一、消痰饮
茼蒿性味辛凉,能化热痰,同时有滋阴润肺、去肺热燥咳的作用。
最近外感风邪的人挺多,而且大多风寒日久化热,变成了粘稠难咳的黄痰了。这时用茼蒿就比较合适。
如果出现反复咳嗽,有浓痰、粘稠、色黄的,可以煮一碗茼蒿冰糖饮,把喉咙里难咳的痰挖出来。

只是单纯风寒感冒有白痰的话,可以用白萝卜+陈皮。
二、利肠胃
过完了一个春节,不少人都吃伤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吃点茼蒿清清肠胃。
茼蒿的清气,就像强力洗涤剂一般,能清理中焦脾胃堆积的臭浊残毒。
辛味,增强升阳运脾之力,帮助肠胃降浊;甘能补脾,等于既清又补,双管齐下。
包括我在吃火锅的时候,也会点一盘茼蒿,刮刮油,解腻助消化。
而且茼蒿不仅能化痰,还能补津液润燥。
茼蒿的津液是可以滋润肠胃的。又因性凉,能清热生津。所以,春天风大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情况,吃点茼蒿能补津液。

茼蒿还能治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像孩子积食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或是发烧后伤了津液导致的便秘,都可以吃点茼蒿。
当然,秘诀在于最好要选叶子大、肥厚的茼蒿。在煮火锅或清炒时会发现,它的体积缩的特别明显,汤汁特别多,但也记得不要久煮。

三、清肝火、安心气
茼蒿色绿入肝,它的辛香之气有清肝火、疏肝气的作用。古人说它“蒿之清气、菊之甘香”。
其实这是一种萜烯类等挥发性精油,有些人会不太喜欢这个味道。但其实它不仅帮助刺激唾液分泌、开胃消食,还能镇定心神、稳定情绪。
在肝木生发的春天,如果肝疏泄不利,就容易肝郁气滞,再加上气温气压多变,情绪也随之波动。
当你感觉烦躁易怒、胸闷胀痛、头痛眩晕、烦热、睡不安稳时,就可以吃点茼蒿帮助安心神。
而茼蒿在清肝火的基础上,还能保护心血管,高血压也很适合吃。
当有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脑胀,或者出现烦热头昏,睡眠不安时,可以把茼蒿打成汁喝,或者煮一碗茼蒿菊花脑汤。

不过需要注意,茼蒿中含钠量161mg/百克,所以烹饪时少放盐。且性偏寒,体质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也要少吃。
春天养生其实就是在于“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开启”的过程。

打开身心
扫扫浊气,生发阳气,少思虑,早睡觉
做到这几点,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