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佛经,可以看到译师名字前均有这样的标注:“×朝×国三藏法师(沙门)”,接下来才是译师名。
“三藏”究竟代表什么?般刺若法师又为何被赐名为“般若三藏”?
般若三藏法师,原名般刺若,是唐朝时期的北印度迦毕试国(购宾)人,姓乔答摩。他7岁时出家,20岁时受具足戒。23岁时,般刺若离开自己的国度,前去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佛法。
那烂陀位于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是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寺院规模宏大,曾有九百万卷藏书,历代学者辈出。
唐僧玄奘曾在此,跟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也在此跟从宝师子学习十年。
般刺若就在这里,依智护、进友、智友等三大论师,研习了唯识、瑜伽、中观、《金刚经》、五明等。
从那烂陀寺毕业后,般刺若乘船遍游南海诸国,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即781年,抵达广州,旋入长安。
他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翻译,很快得到唐德宗的认可和赏识,于是令其长居长安,翻译佛典。
般刺若于788年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翌年又译出该经中之真言、印契、法门等。两年后,他奉命出使迦湿弥罗国。不久,便受赐“般若三藏”之名及紫衣。
紫色与绯色均为高贵之色,唐宋时经常以此赐予高僧。
“般若”,意为超越一切的智慧:“三藏”的意思为“经”、“律”、“论”三种圣典,而“三藏法师”即指精通“经律论”的法师。
贞元十一年,即公元795年,南天竺乌茶国国王将手书之《华严经》“入法界品”进贡德宗。
次年,唐德宗下诏书,令般若三藏翻译此经于长安崇福寺。历时三年,共译成四十卷,史称《四十华严》,之后又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等。
后来,般若三藏示寂于洛阳,遗骸葬龙门西冈,年寿不详。
骗子假名多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