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晚年的自傲和清高宗的刻意打压导致其在乾隆朝屡遭坎坷

史海撷英 2025-01-11 19:18:54

清朝历史上,张廷玉是一个现象级人物,他作为一个汉人,长期位列宰辅,曾担任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

在康熙、雍正两朝,张廷玉深受重用,尤其是雍正时期,他选拔人才、改革吏治、完善制度,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贡献巨大,是雍正帝最为依赖的大臣之一。

雍正帝晏驾前,曾遗诏立张廷玉为顾命大臣,但乾隆帝继位后对张廷玉并不那么喜欢,再加上张廷玉性情的转变,两人的矛盾逐渐尖锐。张廷玉告老还乡后,乾隆帝依然不放过他,借故将他的家抄了,这种刻薄寡恩的做法,寒了许多汉臣的心,也加剧了朝堂的满汉之争。

那么,张廷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乾隆帝为何要抄他的家,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虽为名臣之后,却也才学卓越

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安徽桐城人,他的父亲名叫张英,曾担任大学士,深受康熙帝信任,曾担任雍正帝还是皇子时的老师。

由于张家是书香门第,父亲张英又才学卓越,所以张廷玉深受家庭熏陶,读书十分刻苦,成绩也非常不错,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举人。

张廷玉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25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由于会试主考官是他的父亲张英,为了避嫌,所以他没有参加考试,他也被耽误了四年。后来,张廷玉的母亲去世,父亲张英也登上相位,他原本是可以靠门荫入仕的,但他执意参加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举行的会试,结果一举高中,而且成绩排名前列,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在清朝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翰林院庶吉士则被称之为“储相”,即便不能担任宰相,也必定能登上高位。

由于父亲张英备受宠信,张廷玉自身才学也确实优秀,所以康熙帝对他十分看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他任命为翰林院检讨,第二年又让他入值南书房。

康熙帝时期的南书房可不仅仅是个书房,史书说“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它其实是个核心机要部门,是军机处的前身之一。能进入南书房,未来必定出将入相,可见张廷玉的起点之高,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那么,张廷玉到底有多受宠?自张廷玉进入南书房,康熙帝就对他倍加信任,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都将他带在身边,以便随时咨询、讨论问题。关于这一点,有这样一段记载:“辰入戌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穷边绝漠,余皆洱笔以从。”这些记载,无一不显示康熙帝对张廷玉的喜爱和倚重,张廷玉身居内廷,长期帮助康熙帝处理军国大事和机密事务,是康熙帝最亲近的大臣之一。

张廷玉

因为这一缘故,张廷玉的职务不断得到提升,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和经筵讲官了,同时在翰林院担任编撰,参与编纂各类重要书籍。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张廷玉开始在刑部担任左侍郎,这是他第一次到外廷负责具体事务,是康熙帝对他的打磨和历练,由于当时康熙帝已经年老,所以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为后继之君,也就是雍正帝储备人才。

张廷玉的表现很好,第二年他便成功处置了山东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掠屯庄”案,康熙帝对他办事沉稳、处事妥当感到满意,于是任命他为刑部右侍郎。

在刑部任职期间,张廷玉“绝苞且,杜请花,锉玫肃然”,说他洁身自好,做人做事小心谨慎,这一特质是他受到康熙帝、雍正帝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雍正帝委以重任,终成一代名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张廷玉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曾当过雍正帝的老师,所以雍正帝对他本就充满好感,再加上他才能卓越,为人也很低调,雍正帝就更加喜欢他了。

田文镜

那时候,雍正帝刚刚继位,根基并不稳固,所以需要培植一批效忠自己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十三皇子允祥、李卫、田文镜等人受到重用,张廷玉自然也不例外。

与李卫、田文镜等人不同的是,张廷玉出身官宦世家,才学更加突出,见识也更加深远,所以雍正帝对他的定位为:宰辅之臣,即协助他处理军国大事的副手。

这件事在张廷玉的笔记中有记载,说有一次雍正帝找他谈话,坦言对他寄予厚望,一则他学问和能力都很好,二则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三则他是雍正帝恩师张英的儿子,是自己人。

总的来说,雍正帝把张廷玉当作“体己之人”,而张廷玉的辉煌人生也由此拉开序幕。

雍正帝刚继位,就任命张廷玉为大学士,让其与掌院学士阿克敦一起处置康熙帝的丧仪之事,同时负责帮雍正帝起草诏书,有时候一天之内下达十几道诏书,均出自张廷玉之手。后来,雍正帝干脆让张廷玉住在内宫,遇到紧急的事情,他就通过口述让张廷玉草诏,往往是他的话刚说完,诏书就拟好了。

诏书必须规范行文,不能是皇帝说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需要转换成正文才行,张廷玉能够在雍正帝口述完即草拟好诏书,可见他才思敏捷,对政务也是十分熟悉的。

爱新觉罗・胤禛

据记载,张廷玉每次草拟的诏书,都“精敏详瞻,悉当圣意”,让雍正帝十分满意,雍正帝因此越发看重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雍正帝任命张廷玉为礼部尚书,进入中枢之列,他曾对张廷玉说,“朕再四思维,非汝不可胜任”,这是对张廷玉的极大认可。

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再次担任南书房大臣,同时担任皇子老师,并多次主持乡试,因公正无私、处事谨慎,得到雍正帝嘉奖,授太子太保衔。之后,张廷玉又掌管了都察院,并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升任户部尚书,同时兼任四朝国史总裁官。这一系列职务,既是雍正帝对张廷玉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但这仅仅只是开始,精彩的还在后头。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开始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用兵,当时他的压力很大,因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清朝的财政将无法支撑,势必影响他的皇位。为此,雍正帝夙夜不逮,而张廷玉则“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间有待至一二鼓”,给了雍正帝极大的支持,尽管战果并不尽人意,但张廷玉的运筹帷幄,让他看到了必胜的信心。因此,在第二年的时候,雍正帝就任命张廷玉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殿阁大学士之首,不久又兼任吏部尚书,掌握了人事权,其权势日重。

雍正七年(1729年),鉴于复杂的军事形势,为了提高朝廷的运转效率,在张廷玉的建议下,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以张廷玉、允祥和蒋廷锡为第一批军机大臣,他将军需一应事宜交给三人秘密办理。

军机处设立后,张廷玉设立了相应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军机处

这条制度的确定,奠定了军机处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内阁的地位降级,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大学士必须进入军机处,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否则只是个虚衔。

军机处设立之初,领班军机大臣是允祥,允祥薨逝后是马尔赛,从雍正九年(1731年)开始,张廷玉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至此,张廷玉可谓位极人臣,他不但是领班军机大臣,还监管户部和吏部,其他诸如在翰林院等处的兼职就更多了。

张廷玉可是汉臣,能在以满人作为统治者的清朝做到这样的高位,整个清朝历史上恐怕找不出几个。

而在军机处任职期间,张廷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但协助雍正帝制定方案,在调拨军械、转运钱粮等事务上都做有所作为,为清军击败准噶尔立下大功。

雍正帝晚期对很多人都产生怀疑,但唯独对张廷玉保持信任,张廷玉的许多建议或者劝谏,他都欣然接受。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大渐,晏驾前留下遗诏,以张廷玉、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为顾命大臣,并赐予张廷玉和鄂尔泰配享太庙的殊荣。

张廷玉

至此,张廷玉的权势和地位,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汉臣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

遭受乾隆打压,逐步剥夺权势

清朝刚入关的时候,汉臣的地位其实并不高,许多关键岗位都只能由满人担任,汉臣多数时候只能担任副手,很难成为主官。但是,这一情况从康熙朝开始得到改观,康熙帝是个十分喜欢汉文化之人,并深受影响,他知道清朝要想坐稳天下,要想发展和壮大,就必须依靠汉人。所以,从康熙朝开始,汉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出将入相者不在少数。到了雍正时期,就更进一步了,雍正帝甚至更喜欢用汉人主政,比如他的心腹重臣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大多是汉人,以张廷玉为首。

当然了,汉人地位的提升跟满人的堕落和腐化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甚至成为国家的害虫,雍正帝当然不允许他们占据高位了。

到了乾隆时期,想法似乎不太一样了,乾隆帝是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同时权力欲极大,他意识到了满人的退化对自身统治地位是不利的,所以他一继位就制定了“重用满臣,抑制汉臣”的策略。

以此作为背景再来说说张廷玉在乾隆朝的遭遇。

乾隆帝继位后,奉雍正帝的遗诏,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但四人认为乾隆帝已经成年,再用顾命大臣这个称谓不妥,所以请辞,乾隆帝便任命四人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西林觉罗・鄂尔泰

顾命大臣虽然是四位,但有两位王爷不参与具体事务,只参与决策,这就导致张廷玉和鄂尔泰才是掌握实权的。

最初几年,乾隆帝对张廷玉还是很重用的,不但让他当皇子的师傅,他每次出京,都让张廷玉担任留守,甚至允许张廷玉住在紫禁城。

张廷玉继续了雍正时期的行事风格,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但要处理政务、教导皇子,还担任了《清圣祖实录》、《明史》、《大清会典》、《清世宗实录》等重要典籍的总裁管,日常事务十分繁巨,但他都很好地应对了。并且,张廷玉在爵位上还取得了突破,他在乾隆二年(1737年)被授予三等伯爵位,这几乎是当时汉人中文臣能得到的最高爵位了。

与张廷玉情况类似的是鄂尔泰,也得到了乾隆帝的重视,担任了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等重要职务,是唯一一个可以跟张廷玉掰手腕的臣子。

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鄂尔泰、张廷玉以雍正旧臣,同受顾命,乾隆初,诏以身后配享太庙事,缮入遗诏,蒙眷深厚,一时煊赫。且屡降明旨,盛称高才丰功,誉为不世出之名臣。惟二人权势相埒,则不免互生忌视,而其下复自立门户,倾轧不已,故卒酿党禁文字之狱。”

张廷玉和鄂尔泰的权力之争,其实就是乾隆初期的满汉之争,而挑起这一争端的人,正是乾隆帝本人。

西林觉罗・鄂尔泰

满汉之争有激烈,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鄂尔泰在等待上朝的时候,将官服官帽脱了下来,然后环视四周,自言自语地说,帽子放在哪里呢?鄂尔泰这么说,其实是在暗示其他官员,替他把帽子挂起来,张廷玉听了很不高兴,便微微一笑说,帽子还是挂在头上为妙。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张廷玉与鄂尔泰的斗争已经从暗处上升到了明处,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

那么,乾隆帝支持谁呢?答案是支持鄂尔泰,因为鄂尔泰是满臣。

为了抬高满臣,抑制汉臣,乾隆帝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他曾找同样与鄂尔泰有矛盾的李卫谈心,劝李卫不要跟鄂尔泰斗,还要两人握手言和。

当时,李卫虽然与鄂尔泰握手,但并不甘心,后来找机会弹劾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致使鄂尔奇被罢官,从而将满汉之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后来乾隆帝也对李卫进行了打压,趁李卫生病的时候,剥夺了其直隶总督之职,导致李卫病情加重,最后气绝身亡。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帝开始对张廷玉实施打击,他故意改革官制,废黜总理事务王大臣,开始以大学士辅政,张廷玉自此不再是顾命大臣,但依然与鄂尔泰一起总理事务。

爱新觉罗・弘历

为什么是乾隆三年(1738年),因为雍正帝驾崩超过三年,乾隆帝废掉顾命大臣,不算违背“三年不改父之道”的古训。

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去世,乾隆帝让讷亲取而代之,并规定:“内阁行走列名,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张廷玉在前。”这样,张廷玉作为内阁之首的地位被彻底动摇,满臣讷亲几乎是一步登天,乾隆帝的这一做法让张廷玉感到寒心,也加剧了满汉之争,相互之间难以协调,导致许多事务被搁置,严重影响到了了朝廷的运转。

被乾隆帝厌恶,晚年遭遇坎坷

张廷玉遭受乾隆帝的打压,不仅仅是时代背景所造成的,还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据史书记载,张廷玉年老之后,性格变得很固执,非常容易激动,再加上他作为三朝老臣,有大功于清朝,所以难免有些志得意满,心态也变得些许傲慢了。比如说,许多乾隆帝主张实施的政策,张廷玉认为有弊端,经常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乾隆帝虽然接受,但心里十分不悦。久而久之,乾隆帝就深感张廷玉制约了皇权,让自己的思想主张得不到施展,也限制自己成为一个文治武功的皇帝,所以对张廷玉就越发不喜欢了。

反观鄂尔泰和讷亲,这两个人是满人,又都十分听话,所以更合乾隆帝的心意。于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的时候,乾隆帝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剥夺了张廷玉的最高权威,但好歹给张廷玉留了些体面。然而,在张廷玉看来,乾隆帝这是在过河拆桥,不尊重自己作为三朝老臣的地位,所以既心寒也很生气。

但是,作为一个臣子,肯定是斗不过皇帝的,于是张廷玉想到了古代先贤的做法,即在彻底遭到清算之后急流勇退,从而留下一个好名声。

张廷玉

这里说到名声,是个十分关键的字眼,因为张廷玉与很多汉族士大夫一样,越到晚年,对名声越在乎,这一特质间接导致了张廷玉的悲惨结局。

乾隆十三年(1748年),张廷玉第一次提出辞职,理由是自己年老多病,但乾隆帝没有批准,当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乾隆帝的潜台词是,张廷玉受到康熙、雍正两朝厚恩,是可以配享太庙的人,他如果让张廷玉退休,岂不是说他刻薄寡恩?

说归说,乾隆帝内心还是很愿意张廷玉退休的,虽然不能,但他有办法。第二年正月,乾隆帝假装施恩,以张廷玉年老为由,让其按照宋代宰相文彦博的旧例,每十天上朝一次,五天到内廷参与议政一次。这么一来,张廷玉就成为一个半退休之人了,权势大位削弱。

不久之后,张廷玉再次申请退休,乾隆帝见时机成熟,便假装勉强同意,但不知道他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要乾隆帝出个凭证,保证他死后可以配享太庙,这让乾隆帝很恼火,认为他是在质疑自己的人品。尽管如此,乾隆帝还是很不情愿地写下了凭证,但事情还未结束。

按照惯例,张廷玉应该第二天入宫谢恩,但他却没有亲自去,而是让儿子带着谢恩折入宫,乾隆帝十分生气,便让人拟旨,要他说明情况。当时,负责传旨的是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汪由敦提前将消息告诉他,在圣旨传达前,他就提前入宫谢恩了,这就让乾隆帝更加不满了。试想,一个臣子有多大的能量,才能提前知道皇帝的旨意,谁能忍?于是,乾隆帝恼羞成怒之下,下旨剥夺张廷玉的爵位。

张廷玉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薨逝不久,张廷玉却很不合时宜地再次提出退休,乾隆帝感到异常愤怒,便剥夺了他配享太庙的权力,同时让其回老家养老。于是,张廷玉就灰溜溜地回家了,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让他感到十分郁闷,然而祸事却很快就再次降临。

乾隆帝对张廷玉十分怨恨,于是将张廷玉的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卷入“吕留良案”,同时将张廷玉牵连进来,说张廷玉是朱荃的保护伞。很快,处罚结果就来了,乾隆帝下令,让张廷玉将历来皇帝所赐物件退还,并抄了他位于京城的宅邸,结果只抄出一万五千两银子,但也被充公。乾隆帝还下达了一道诏书,对张廷玉进行了严厉申斥,尤其说张廷玉“思归荣乡里,于君臣大义遂恝然置之不问”,不配配享太庙,同时让他上缴二十万两白银抵罪。张廷玉哪里有这么多钱,于是东拼西凑,又借了不少钱,这才勉强缴足罚款。

在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张廷玉感到更加沮丧,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他怨恨自己,也怨恨乾隆帝。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在家中病逝,享年84岁,乾隆帝得知消息后,顿时生恻隐之心,于是下旨恢复其配享太庙的殊荣。“然廷玉实老病,十四年正月,命如宋文彦博十日一至都堂议事,四五日一入内廷备顾问。是冬,廷玉乞休沐养疴,上命解所兼领监修、总裁诸职,且令军机大臣往省。廷玉言:‘受上恩不敢言去,私意原得暂归。后年,上南巡,当于江宁迎驾。’上乃许廷玉致仕,命待来春冰泮,舟行归里。亲制诗三章以赐,廷玉入谢,奏言:‘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上意不怿,然犹为颁手诏,申世宗成命,并制诗示意,以明刘基乞休后仍配享为例。次日,遣子若澄入谢。上以廷玉不亲至,遂发怒,命降旨诘责。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承旨,由敦为乞恩,旨未下。又次日,廷玉入谢,上责由敦漏言,降旨切责。廷臣请夺廷玉官爵,罢配享。上命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仍许配享。十五年二月,皇长子定安亲王薨,方初祭,廷玉即请南还,上愈怒,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廷玉,命自审应否配享。廷玉惶惧,疏请罢配享治罪。上用大学士九卿议,罢廷玉配享,仍免治罪。又以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坐罪,荃为廷玉姻家,尝荐举,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总的来说,乾隆帝之所以要打压张廷玉,还要抄家罚款,一方面是因为满汉之争,对其实施的政治打压;另一方面,张廷玉年老之后性情大变,变得骄傲自满、沽名钓誉,惹怒了乾隆帝。

0 阅读:7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