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自掏腰包供应军需,带棺上阵,换来三十年安定

澜史志地 2024-12-25 10:52:48

武事不竟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乃遽议捐弃要地,餍其所欲,譬由投犬以骨,骨尽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异日之忧曷极。此可为叹息痛恨者矣。

这段充满忧虑和警示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国家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艰难抉择。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时期,外敌虎视眈眈,内部却有人主张割地求和。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总有一些坚定的爱国者挺身而出,誓死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在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正面临着被外敌侵占的危险。一些朝廷大臣认为,与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收复遥远的新疆,不如放弃这片土地,集中精力固守内地。然而,有一个人坚决反对这种短视的做法,他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在得知新疆被侵占的消息后,毅然挑起了收复失地的重担。他深知,若轻易放弃新疆,不仅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更会助长外敌的气焰,为日后的侵略埋下祸根。

带着这样的信念,左宗棠开始了他艰辛的收复新疆之路。他不惧艰险,不畏强敌,带领大军跋山涉水,誓要将入侵者驱逐出境。

一、乱世英雄:左宗棠的崛起之路

1812年,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天才,年轻的左宗棠在科举考试中屡屡碰壁。

面对接连而来的挫折,有的人可能会就此沉沦,但左宗棠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将目光投向了实用知识的学习,深深地沉浸在"经世致用"的思想中。这种务实的态度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整个中原大地陷入了战火纷飞的混乱之中。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中,左宗棠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清政府不可或缺的军事将领。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野心家阿古柏,在英国和俄国的支持下,率军入侵新疆。这位狡猾的军阀很快就控制了大片疆土,甚至自立为王,妄图将新疆从我国版图上割裂出去。

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刚刚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又遭遇日本入侵台湾,已是元气大伤。朝野上下对于是否要收复新疆产生了分歧。

一些大臣认为,与其分散力量去收复遥远的新疆,不如集中精力固守海防。然而,左宗棠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二、壮志凌云:左宗棠的新疆之行

在朝廷争论不休之际,左宗棠以他一贯的果断和远见,力排众议,坚持主张收复新疆。

左宗棠的忧虑不无道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任由其落入他国之手,不仅会严重威胁我国的领土完整,更会给周边列强以可乘之机。

在左宗棠的据理力争下,朝廷最终被他的诚意和决心所打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收复新疆的事务。

然而,光有决心还远远不够。要想收复新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军费问题。面对这一难题,左宗棠展现出了他非凡的魄力和智慧。

他不仅自掏腰包,更是四处奔走,甚至不惜向英俄两国借贷。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筹集到了上千万两白银的军费,为收复新疆奠定了物质基础。

1875年,已经63岁高龄的左宗棠亲自率军向新疆进发。面对漫漫长路和艰难险阻,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丝毫没有退缩。他深知,要想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取得胜利,后勤补给至关重要。

为此,左宗棠采取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举措。他命令部下在新疆周边地区开垦荒田,确保粮草供应源源不断。

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将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这些周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战略上,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他深知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复杂,贸然全面进攻极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因此,他决定先收复地势相对平坦的北疆,然后再向地形复杂的南疆推进。这种稳扎稳打的战略,既确保了军队的安全,又能逐步蚕食敌人的势力范围。

三、胜利与震慑:左宗棠的惊人决断

在左宗棠的英明指挥下,清军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不断切割着阿古柏的领地。随着战事的推进,阿古柏的势力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在1877年走投无路,选择了自尽。

至此,清军终于彻底收复了新疆,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画上了句号。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左宗棠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置那些被俘虏的敌军?

按照惯例,对于已经投降的俘虏,通常会给予宽大处理。但是,左宗棠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全部歼灭。

这个命令一下达,立刻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将领都对此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认为这样做有违人道。然而,左宗棠却坚持己见,他认为这不仅是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更是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

这个看似残酷的决定,实际上蕴含着左宗棠深远的战略考量。首先,它向英俄两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清庭收复新疆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觊觎领土的企图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四、余波未平:战后的清剿行动

然而,即便新疆已经收复,局势仍未完全平静。

1878年,阿古柏的长子伯克胡里不甘心失败,竟然率领残余势力越境入侵。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左宗棠立即做出反应,命令将领刘锦棠驻守南疆,展开激烈的边境反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守城军民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决定采取诈降策略,引诱敌军上钩。9月12日,当敌军首领阿布都勒哈玛来到城下谈判时,守城军民突然发难,由哨官苏莱曼带领几名勇士将其擒杀。

敌军见主帅被杀,顿时群龙无首,发起了疯狂的攻击。然而,在我军将士的英勇抵抗下,敌军的进攻一次次被打退。最终,他们不得不仓皇逃窜,丢盔弃甲。

但左宗棠深知,只有将敌人彻底消灭,才能确保新疆的长治久安。他立即下令刘锦棠和董福祥率军追击残敌。

董福祥带领部下,不畏艰险,翻越冰雪覆盖的达坂山。经过四天四夜的艰苦跋涉,他们终于在25日中午追上了残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殊死搏斗中,将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战斗力。他们不顾疲劳,不畏生死,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敌阵。最终,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残敌被彻底歼灭,阿古柏的余孽就此烟消云散。

五、安定与繁荣:左宗棠的远见卓识

通过这一系列果断而有力的行动,左宗棠不仅收复了新疆,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长达三十年的安定与繁荣。他的决策虽然看来有些残酷,但却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新疆地区再未遭受外敌入侵。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如今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左宗棠的功绩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上的胜利。他深知,要想让新疆真正融入我国版图,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平定叛乱之后,他积极推行一系列政策,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鼓励汉族农民来新疆开垦荒地,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变得富饶起来。同时,他还大力发展商业,鼓励各地商人来新疆做生意,促进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往来。

在文化教育方面,左宗棠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新疆各地设立学校,既传授汉文化知识,又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种文化上的包容和开放,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深厚的民心基础。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关乎我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伟大壮举。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先辈们的付出而感动,也为我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3
澜史志地

澜史志地

你好,我是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