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特朗普突然对中俄各开“诱人”条件,算盘打得啪啪响!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4-01 20:48:38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特朗普最近又整“幺蛾子”。

原本已经被社会矛盾压得喘不过气的特朗普政府,突然对中俄两国各抛出了一个看似诱人的条件。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美国在焦头烂额之际抛出的烟雾弹。

那么,美国对两国抛出的条件是什么?特朗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事情还要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起,前段时间他突然放出话:美国可以对你减轻制裁压力,但是前提就是你不能再黑海“搞事情”。

这话从美国官员嘴里说出来本身就透着古怪,毕竟过去三年美俄关系早就降到了冰点,双方大使馆都差点成了摆设。

但稍微了解美国的人应该都清楚,特朗普这个商人出身的总统,怎么会突然这么好心,要知道在他眼里只有利益。

欧盟早就把话撂在明处:除非俄罗斯把乌克兰领土全吐出来,否则制裁绝不会松绑。

就连德国曾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重申,欧洲对俄立场不会因为美国的摇摆而改变。

普京自然也不是三岁小孩,这些年被美国出尔反尔坑的次数还少吗?今天说减制裁,明天就能找个借口加码,这种套路莫斯科早就免疫了。

不过最近美俄之间的互动确实有些耐人寻味。

俄罗斯新任驻美大使达尔奇耶夫到了美国后,表示:俄美关系恢复的时机已经到了。

这话听的让人们发懵,要知道从上个世纪开始两国就是出了名的“不对付”。

但是从细里面来看两国表面上看像是要缓和关系,实际上双方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转头看看中国这边,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更让人觉得好笑。

3月26日,特朗普公开喊话中国:可以对你们降低关税,但是你们得把TikTok卖给我们,这哪是做生意,特朗普那点心思全在脸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早就明确告诉了美国:不会出售,可美国还不停的“找事”,连马斯克这样的商界巨头都忙着撇清关系,生怕沾上这摊浑水。

可特朗普愣是把这个根本不存在的"交易"当成政绩来吹嘘,活生生演了出独角戏。

其实仔细想想,特朗普这套路数并不新鲜。当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时,也是先抡起关税大棒,再装模作样地抛出谈判条件。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美国早就不是2018年那个底气十足的模样了。

中西部农民看着自家玉米烂在地里,汽车工厂因为零部件短缺被迫停工,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涨了三成——这些实实在在的痛楚,可不是靠嘴炮就能解决的。

更让特朗普团队头疼的是,这套把戏不仅忽悠不了对手,连自家盟友都开始不买账了。

欧盟官员私下吐槽"华盛顿现在就像无头苍蝇",日本韩国看着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横跳,已经开始悄悄调整对华供应链。

最要命的是美国商界,那些当年跟着特朗普喊"对华脱钩"的企业老板们,现在看着仓库里积压的货品和暴涨的成本,肠子都快悔青了。

反观中俄两国的应对,倒是出奇地淡定。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最近被问到对美方条件的看法时,中方回应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们按既定节奏办事"。

俄罗斯那边更是淡定,该演习演习,该谈判谈判,仿佛华盛顿开出的条件就像耳边刮过的风。

这种底气不是凭空来的,中国上半年外贸数据逆势增长,俄罗斯靠能源贸易硬是扛住了西方制裁,两国的经济底盘都比美国人想象得扎实得多。

其实美国政客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在的局面早不是他们能单方面掌控的了。

当年对华为下死手都没能阻止中国5G技术崛起,现在想靠TikTok翻盘简直是天方夜谭。

至于俄罗斯,连北约东扩到眼皮底下都没能让普京低头,何况是这点不痛不痒的制裁调整?

但问题在于,美国那帮人已经被惯性地架在了"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既放不下面子承认策略失败,又拿不出真金白银来解决问题,最后只能不断重复老套路。

这种困境在最近的美俄互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表面上像是缓和关系的信号,实际上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底线。但要说真能达成什么实质性协议,恐怕连谈判桌上的外交官自己都不信,毕竟在乌克兰战场上,每天还有成百上千的士兵在流血牺牲。

而中美之间的博弈就更微妙了。去年美国曾突然改口,说"不排除调整对华关税的可能",可转头司法部就把中国光伏企业列入了制裁名单。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华盛顿的焦虑。他们既想从中国这里捞点经济实惠,又放不下遏制中国发展的执念,结果就是政策左右互搏,搞得自家企业晕头转向。

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这种时候,越考验战略定力。中国这些年什么阵仗没见过?贸易战没打趴下,科技封锁没困住,现在这点小把戏自然掀不起大浪。

倒是美国自己该好好想想,为什么当年挥舞制裁大旗时一呼百应,如今连欧洲盟友都开始阳奉阴违了?

眼下这场闹剧最吊诡的地方在于,明明是美国自己内部矛盾压不住了,却偏要把问题往外甩锅,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回看特朗普政府这次对中俄抛出的条件,看着声势挺大,实际上既没有实质筹码,也缺乏长远规划。

反倒是中俄两国,一个稳坐钓鱼台继续搞发展,一个咬紧牙关巩固战略成果,倒是把"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博弈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或许就像中国老话说的那样: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毕竟在实力面前,所有的套路最终都会现出原形。

参考资料:

0 阅读:63
韩知许说文史

韩知许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