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的色彩(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

黑风夜话吖 2024-08-23 01:59:29
西柏坡的色彩(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

西柏坡纪念碑

高大的西柏坡纪念碑巍然耸立,通往坡顶的石阶上缀着两个大字“赶考”。75年前,一群有着同样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奔赴新的考场,他们曾经筚路褴褛,他们一路艰苦卓绝,他们始终砥砺前行,他们在太行深处平山县一个名叫西柏坡的小村庄完成了大决战的指挥任务,他们实践了“在乡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顶层设计,他们要向全国进军了。这是一场全新的考试,他们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西柏坡

西柏坡

岗南水库

西柏坡村

红旗

沿着台阶攀上坡顶,满目琳琅,所见的是青翠的山、碧绿的水、洁白的云、蔚蓝的天,还有鲜红的旗,这是革命圣地西柏坡的颜色,也许缤纷绚烂的色彩已经给出了答案。带着彩色的心情走进圣地,去体验前辈们的备考时光,重温那段光辉的岁月。

旧址

旧址

西柏坡纪念地由旧址、纪念馆、廉政教育馆、丰碑林等建筑物组成,岗南水库三面环绕,自然风景十分优美。严格地讲,旧址并不是当年的原始状态,上世纪五十年代,滹沱河流域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西柏坡旧址迁移到比原址高57米的山坳,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一比一复原。

旧址

新华社旧址

步入旧址,这是一个由土墙泥顶小平房组合而成的小小村落,土黄色的房屋内陈列着当年简朴的办公和生活用品,门口悬挂着红色的铭牌,介绍当年的住客和房屋用途。

土地会议(西柏坡纪念馆)

1947年5月,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入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土地会议。1948年5月,毛主席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领导解放战争,组织并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结束后第十天,毛主席、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

毛主席旧居

毛主席旧居

毛主席旧居

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保证,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委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全国土地会议,会场极其简单,在西柏坡村东的石沟里搭着布篷,代表们坐在自带的板凳上或直接坐在石头上参加会议,会议的成果却是巨大的,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冲击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翻身农民获得了土地,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少奇同志旧居

周副主席旧居

弼时同志旧居

朱总司令旧居

朱总司令旧居

一排连体土房,红色的铭牌上写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举行,会议明确了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会议提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度到正规战争的战略任务。

九月会议会址

九月会议旧址

九月会议(西柏坡纪念馆)

九月会议尚未结束,1948年9月12日,大决战打响,经过四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场,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解放的步伐已无可阻挡。如此巨大的胜利,却是在极简的环境中完成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平排置放着三张书桌,墙上挂着几张作战地图,当年作战室的参谋人员,应该是夜以继日地忙碌,他们进行大量的收集、汇总、研究、核对工作,将军情及时地呈报给住在附近的领袖们,让他们作出决策。而领袖们的办公处也是一如既往的简单、高效。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

一处普通的院落,是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和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简陋的房屋,简单的陈设。1949年年初,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这里,面对即将成为胜利者的中国同志,他谦虚地说,我是来听意见的,不参加讨论,只带两个耳朵,回去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中国共产党曾经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当他们用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完美地结合后,任何指导都是多余的。

接见苏共中央和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土黄色的小礼堂召开,这是一次赶考的总动员。肃穆的会场,鲜红的旗帜,依然回荡着激情的话语,“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纪念馆)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纪念馆)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七届二中全会代表旧居

考试的过程有目共睹,这是一场需要很久的时间、花费很大气力的考试,要通过一代代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接力完成,负重致远,必须全力以赴,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

西柏坡

群众演员

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赶考永远在路上

0 阅读:0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