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石家庄赵县赵州桥)

黑风夜话吖 2024-08-22 01:38:02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石家庄赵县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一首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通过村姑与放牛娃的天真对话,代代传唱,百年千年。

赵州桥

小放牛与赵州桥

张果老

驴蹄及车辙印

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变为不朽的铜像陪伴着赵州桥,一同成为守护神的还有以张果老为代表的八位仙人,张果老一如既往地倒骑毛驴,宽阔桥面上的驴蹄印和车辙印还是那么清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开始读小学的中国人都知道赵州桥,茅以升爷爷的课文这样写道:“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李春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

当年的小学生已到了爷爷辈,终于能亲身经历赵州桥了。巨身临空的赵州桥果然雄伟,它全石砌筑,没有桥墩,拱形的大桥洞横跨三十七米的河面,大桥洞两侧各开二个拱形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了桥的重量,又能在遇到洪水时让水流从小桥洞中泻出,减少流水对桥体的冲击。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

九米宽的拱状桥面平石铺贴,异常平整,桥面两侧的望柱排列整齐,石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各种游龙尽显神通,如此精致能是一千四百年的古桥?桥侧墙板上十次修缮的介绍给出了答案。

修缮介绍

赵州桥

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至大业二年(594-606年),自唐贞元年以后,共有十次成规模的修缮,桥梁损坏的原因各种各样,洪水冲刷使桥台下沉,凿铁腐蚀构件被盗,桥面长期碾轧凹凸严重,护栏脱落造成隐患。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交通要道的赵州桥又因年久失修发生多起行人坠桥事故,村民集资再一次修缮,这次水泥派上了用场。古桥老矣,不得不进行更大的维修,1955年至1958年,有关部门用了三年多时间,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对赵州桥进行建造以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采用了钩石、腰铁等原始工艺,可能也用了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桥面修复后,所有的望柱、栏板按原样复制。

赵州桥

如此,已不必太纠结文物建筑的本身,毕竟还可体会浓郁的历史文化。当年修缮时,从河道中打捞出许多不同时期的桥梁构件,这些都成为赵州桥灿烂历史的组成部分。

照壁

古神槐

古戏楼

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桥梁建设有深远的影响。几天以后,有幸在邯郸永年区的广府镇,遇到赵州桥的妹妹—弘济桥,与赵州桥相比,弘济桥的保护“用力”明显不够,但更显真实。弘济桥,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明万历年有重修记录,它东西横跨于滏阳河上,桥长近50米,宽约7米,比赵州桥60米桥长、9米桥宽略小,弘济桥也经过多次修缮,现在依然能感受古朴的沧桑。

弘济桥

弘济桥

弘济桥

弘济桥

弘济桥

弘济桥

如今的赵州桥是免费的4A景区,古桥一侧设有一片碑林,两具明代龙凤残碑移置其中,碑上的字体集自唐代书法大家虞世南手书,东汉复兴功臣、赵州本地人氏耿纯进言刘秀的名言““攀龙鳞”、“附凤翼”被刻成石碑,原碑竖于古城望汉台上,乾隆皇帝曾挥毫泼墨。龙凤碑石移至赵州桥公园后,和乾隆御碑一起组合成肃穆的碑林。

攀龙麟

附凤翼

乾隆御碑

碑林

回到桥头,和骑牛的牧童再次相遇,仿佛耳边又传来“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的旋律,歌中的回答不是李春,而是鲁班。对,是鲁班,因为鲁班不是一个人,鲁班是一群人,是两千年中国工匠的集合体,其中当然包括李春。赵州桥古镇漫长步道旁矗立着一组主题雕塑,塑像中的大国工匠从春秋战国延续到现代当代,每一组都有一个名字,鼻祖、奠基、开创、突破、大成、融合、创新。

鲁班

0 阅读:20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