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陈鼓应,专注于老子道家思想的研究,其影响力之大,无人能出其右,他的著作《老子今注今译》,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很畅销,想必大家都读过。
在肯定陈鼓应的成绩和贡献前提下,我更加关注他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一,陈鼓应认为道是实体,无形无限,不断运动变化,并认为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我主要是通过老子《道德经》与老子弟子文子《通玄真经》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指出,老子的道,指的是宇宙,指的是规律。规律可引申为规范,原则,法则等。
二,老子的德,其定义在《通玄真经.第五章.道德》篇。德的含义是指规律,规范(含品德)。而陈鼓应对德的解释显得比较模糊不清。
三,老子的无为,其含义在《通玄真经.第八章.自然》篇,其含义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而陈鼓应将无为,仅仅只用在了政治层面和个人欲望方面。
陈鼓应最主要的缺失,在于他没有认真读过《通玄真经》,并将其与道德经作对比研究,因而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他的不足之处,还体现在对王弼《老子注》认识不足,理解不够透彻,造成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译文,有可疑之处,被王弼误导了,带偏了。
道可道,非常道。陈的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常道。
老子这句是省略句,陈没有读出来。
我的译文:道(宇宙)是可知的,这个道(宇宙)不是指平常的道(路)。
第一章的译文,在我的主页置顶处,有兴趣可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