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面值退市,究竟什么招数管用?

鬼话均说 2024-06-16 09:00:51

近期频频有公司因股价跌破面值1元而退市,为了避免遭遇窘境,一些公司纷纷采取了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办法来试图解决危机,但是似乎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理想。例如吉视传媒宣布拟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股价略有反弹仍继续维持在1元附近。重庆钢铁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并已经实际回购了500万股,但股价仅仅反弹了几分钱而已。山东钢铁是力度最大的,先是宣布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并实际回购了600万股,发现效果不明显又立即宣布大股东将增持5亿元--10亿元股份。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价也没有直接涨停,而是高开冲高后回落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叹,为什么这么强力买进股票,却很难摆脱面值退市窘境呢?

其实我们应该仔细想一下,这些公司为什么会沦落到股价逼近面值的窘境。第一个原因显然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下滑明显。例如吉视传媒上市之初还能有每股0.3元左右的收益,2015年之后就只剩下每股1毛钱多一点,再后来几乎都是亏损或者微利,这种背景之下当然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重庆钢铁和山东钢铁都是属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但是这两家公司股本很大盈利能力很差,过去的十年内重庆钢铁业绩好的时候每股收益也就是0.2元上下,业绩差的时候更是巨亏几十亿。山东钢铁同样如此,业绩好的时候每股收益0.1元附近,2023年亏损了约4亿元,2024年一季度已经亏损了约6.4亿元。这么糟糕的业绩,股价怎么可能不跌呢?

第二个原因则是这些公司都曾经有过送转股的记录。A股市场历来都喜欢炒作高送转,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也喜欢用送转股的方式来替代分红满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喜好。殊不知送转股之后公司股本会扩大,每股股价也会降低,遇到业绩差就很容易掉到1元附近去了。例如吉视传媒2015年中期有过一次10转10,2012年年报分配是10转0.5,如果当初没有进行这两次分配吉视传媒的股价现在还在2.5元以上。重庆钢铁就更悲剧一点,2011年到2016年因为连续亏损不得不搞了一次破产重整,当时为了抵偿债务搞了一次10转11.5,公司股本扩大到接近90亿股,这么大股本加上业绩不佳,股价怎么能起得来?

相比之下山东钢铁就是纯属自己作,2005年10送1转1,2006年10送1转1,2008年10转8,2016年10转3,把股本搞到了107亿股。如果没有这几次送转,山东钢铁股价还在4元以上,根本无需担心面值退市问题,更不会需要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股份。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这些公司股价这么低,而且送转股会导致股价有低于面值可能,那么只要反过来搞缩股,应该就可以解决面值退市问题了。听起来挺完美的,实际上困难重重。根据相关法规,公司减少注册资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通知债权人、修改公司章程、进行变更登记、提交相关材料。其他的步骤其实都不难,只要走相关流程就行,唯独通知债权人这一项麻烦很大。

上市公司都属于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股东需要在注册资本范围内承担出资责任。如果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万一有债务较大而注册资本小于该债务,实际上可以不需要偿还。为了避免随意减少注册资本带来债权人的损失,国家规定减少注册资本的时候公司应当自股东会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三十日内在报纸上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完全可以要求试图减少注册资本的公司提前还债。而这些公司往往已经经营困难,资金捉襟见肘,哪里来余钱还债?更何况就算债权人全部同意,也要有约40天左右的公示期。这些股价即将低于面值或者已经低于面值的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走流程公示以及逐个和债权人沟通同意暂时不还债。因此缩股的做法可行性很低。

面对可能的面值退市,投资者应该有哪些清醒的认识呢?1、历史上凡是股价跌破1元面值的公司,只有少数能逃脱退市厄运,大家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2、不要对跌破面值的公司心存幻想,大股东很多时候一样无能为力。如果公司确实有较好的应对策略,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境地。3、资产重组需要的时间很长困难也很大,远水解不了近渴,成功概率极低。毕竟新来的接盘方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钱往水里扔,他们是有很多想法的。4、公司回购股份和大股东增持也不是必胜法宝,泛海退市之前这些招数都是用过的,连高管个人增持股份的钱都打水漂了。

0 阅读:0

鬼话均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