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之道、打脸之旅与“玄德”要义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9 00:32:03

在探索知识与真理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所谓的“打脸”。多数人害怕被“打脸”,千方百计回避“打脸”。

“打脸”,顾名思义,是指先前的观点或判断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这种现象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何我们会遭遇“打脸”呢?这往往源于我们认知的局限性和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在面对新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读,然而世界在不断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初步认知时常会与后续的事实产生偏差。

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一过程时,不难发现,“打脸”其实质就是认知之道的另一种生动体现。

由于认知偏差被打脸,并不是认知的失败,反而是一种宝贵的机遇。它提醒我们,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正的。每一次“打脸”,都是对我们既有认知体系的一次挑战,也是推动我们深入探索的动力。

举个例子,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曾经被奉为圭臬的理论都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被推翻或修正。比如,地心说被日心说所取代,牛顿力学在极端条件下被相对论所补充。这些科学史上的“打脸”事件,不仅没有削弱科学的权威性,反而证明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勇于面对事实,不断追求真理。

同样,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经历无数次的“打脸”。那些曾经坚信不疑的观念,在经历生活的磨砺后,可能会被证明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更加成熟和全面的世界观。

因此,面对“打脸”,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或沮丧。相反,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迎接它。因为每一次“打脸”,都是认知的一次飞跃,是我们向世界更深处迈进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加谦逊和谨慎的态度去面对未知。

上述原理在《道德经》第71章的表述是: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不知、不知知】示意图

知不知:知“所不知”,认知不是局限在“所知”的范围内,而是放眼于认知之外的世界,明白知外更有知,知中还有知;

不知知:不知“所知”,认知局限在“所知”的范围内,既认知不到“所知”只是九牛一毛,也认知不到“所知”只是皮毛,坚信所知=全知。

而《道德经》第51章,生动描述了“认知之道”的复杂与艰辛,此章历来被误解颇深,但如果我们从认知原理的角度对之进行重新审视,就会发现此章文字极其明了简单,而又含义隽永,仔细玩味,受益终生:

这一章出现了14个“之”,除了“道之尊,德之贵”的2个“之”,其它12个“之”指什么?这是理解本章的关键。从本章的文字逻辑来看,“之”=“万物”,但“万物”又指什么?这就产生了分歧。历来传统的解读,无不把“万物”理解成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认为本章是对“道生万物”的描述和解构。但我在多篇文章中强调:老子在《道德经》中并不关心物质世界的生生不息,“道生万物”并不是对物质世界万物生生不息的描述,为什么?因为物质世界的生生不息是科学研究的 主题,即便如此,科学界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定论,不足以作为哲学问题进行探讨,且与《道德经》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我在朋友文章区发表的评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参与讨论的网友很多,基本上都局限在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像这样讨论下去,再过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为什么?因为没有科学论据来支撑和证明“道生万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如果有朋友将“道生万物”解释为:宇宙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则——“道”——而生变出万事万物,则这个解释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个解释是哲学论断,并没有在科学上说清楚宇宙本源、万物本源的问题)。

我理解的“万物”,是:“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认知逻辑构建。宇宙自然的所有“物”,之所以成为“万+物”,是因为人的认知的参与,否则它们永远都是一片“混沌”——“混沌”即无从分辨、无所分辨。从混沌宇宙到万事万物,条清缕晰,万类霜天,是因为人类认知的“无中生有”,产生了东西南北、猪马牛羊、上下左右、善恶美丑……这些概念、逻辑或名——在“自然的”物质世界之外,套上了“不自然的”认知逻辑——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的真实含义。

那么第51章的12个“之”,指的就是“认知逻辑”或“概念世界”或“名”——我们以“有”统称之。

以“盲人摸象”的方式从混沌世界中“无中生有”: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那么,第51章,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因“道(指道可道的原则,下同)”而生了“有”,因“德(指反馈世界的方式,下同)”的积累“有”了更“有”,因“物”的自然属性奠定了“有”的基础,因“势”的变化不断损益而使“有”完善成熟。所以对万物的认知,无不是在冲和损益中遵循道、重视德。道之所以被遵循、德之所以被重视,不是因为有谁命令授权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万物在冲和损益中,因遵循道而无中生有,因重视德而有之更优:“有”,既是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不断培育的过程;既是不断淘汰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既是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生了“有”而不以有为有,凭借“有”作为而不恃“有”,在“有”的发展进化中不主宰强为,以上的实践原则就叫“玄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我对“玄德”的定义是:建立在主观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正反馈基础之上的一种思想方法和治理理念。我们对照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到“玄德”理念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主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不要怕被打脸,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别人批评,不要害怕纠正错误,“玄德”不是治国理政的专用语,普通人也可以“玄德”,“玄之又玄”本来就有否定之否定的意思嘛!

0 阅读:3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