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们讲过好几遍了,为避免重复,这一次我们采用更加直观的图表的形式,并打乱原有的文字顺序:
【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万物起初是无名的,故可定义为“无”。此处的“无”指“无名”,即万物未被认知,无概念和定义,更不用说有什么文明(知识、文化、思想、制度等)了。此处的“无”绝不可能是“无物质”,或“物质没有呈现出象”。故宇宙天地万物之本源绝非“无”,更不可能是“道”。示意图中采用了一张绿色、苍茫的地球图片指代宇宙自然。
【有,名万物之母】
有了人类之后,人类对宇宙自然的万物进行定义,定义的显著特征是“命名”,万物从“无名”而成为“有名”,故“有,名万物之母”:“有”这种从“无”升华的状态,就成为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摇篮、园地、根源和母本。没有从“无”到“有”的升华,宇宙终究是混沌世界、万物一马,文明从此肇事,人类居功至伟。
【名可名,非常名】
从“无”到“有”(或者说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过程。“无”为什么“可名”?因为宇宙自然虽然不会表达,但它可以呈现,它所呈现的“象物精信”(21章)会被人类的感觉和知觉进行捕捉、归纳、演绎,进而形成概念并进行定义。所谓“非常(恒)名”,是因为人类受认知的局限性制约,人类只是对事物的“象物精信”产生有限认知,所以对事物的概念和定义不可能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与时俱进演化发展。
【道可道,非常道】
人类根据宇宙万物所呈现的“象物精信”对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名,的实践,从来也没有停止,通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长期、艰难而又伟大的实践,人类从自然世界先天的、本源的、绝对的运行规则中,探索、发现、总结、提炼、升华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认知逻辑、行为准则、思想主义、道路文化、制度文明。这个过程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第一章前半部分讲的是认知原理和文明起始,老子在行文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给后世理解带来了很大难度。按照逻辑顺序简单调整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原理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无非是:
那么《道德经》第一章的下半段,就是根据“道可道、名可名”的认知原理,而总结出来的认知、思维和实践原则——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以“无”的视角来探究事物的本然之妙。“无”是天地万物无名、无概念、无定义、无逻辑、无文明……的状态,也就是纯客观,自然态,这种状态中的万物不受主观的影响和干扰,人们的思维会从元点出发,故能探究到事物的无限可能性。
“常有欲以观其徼”,以“有”的视角来纠察事物的概念和定义之徼。在实践中反观、验证、纠察已被可道、可名后主观赋予事物的认知逻辑,人类对事物的概念和定义是主观的、相对的、局限的,文明成果也不是终极真理,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上一句并列提倡的两种思维方法“无欲观妙”和“有欲观徼”。同出,指同时进行,在实践中,这两种思维方法一般是交叉运行的,这是思维机制决定的,一个人不可能先“无欲观妙”,然后再“有欲观徼”,同时进行才符合认知规律和认知原理。异名,此“名”指思维表达,相当于“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二个名,“异名”即不同的思维实践。同出而异名,两种思维方法同时进行,但却是不同的思维表达方法。有相当多的解读者将“同出而异名”解释为“都出自于道,但却不是一个名”,弯弯绕而令人费解,生拼硬凑且无实践意义。
“无欲观妙”和“有欲观徼”这两种思维方法在实践中同时进行,两种思维方法合起来叫做“玄”,玄之又玄,才能探索到自然世界的众妙之门。
①《道德经》概念比较多,第一章尤其多,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想搞懂非常难,我的经验:一是不要玄化、虚化,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来理解,不能想当然,二是要在整体思想框架上来理解概念的含义,不能完全依靠查词典;
②《道德经》的第1、4、6、10、14、16、21、25、40、42、51、70这些章节是一个整体,是《道德经》两条线中的一条,要树立整体意识,如果这几个章节联系不紧密,则理解不透老子思想,这个话题以后我要反复讲;
③《道德经》是实用哲学,不是思辨哲学,一定要联系实际来解读和运用,如果把关注点和精力放在哲学思辨上,不仅是跑题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经典脱离实践,如本章的道、名、无、有、玄,根本不是哲学概念,这个问题我以后也要反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