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万物负阴而抱阳”?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1-03 13:50:43

我在以前的文章反复说过,“阴阳”是个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在自然的物质世界里根本就没有阴阳。阴阳和有无、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猪马牛羊……亿万种概念一样,只是概念世界里的概念,在自然的物质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表达的真实内涵。可是许多读者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就成为理解《道德经》最大的障碍。

因此,“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句话鲜有(几无)理解正确者。

你——屏幕前正在读我文章的你,作为一个自然、物质的人,你负的阴是什么?抱的阳又是什么?你家门前的那棵红枣树,负的阴是什么?抱的阳又是什么?山涧里的一块顽石,它负的阴是什么,抱的阳又是什么?……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林林总总,它们负的阴是不是同一个阴?抱的阳是不是同一个阳?

如果,万事万物的“阴”和“阳”是同一个“阴”和“阳”,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阴”和“阳”是什么;如果并不是同一个“阴”和“阳”,说明“阴”和“阳”就是个符号,是一种标识,是主观产物,是认知和思维的手段和工具。从文字和事实逻辑上,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论,为什么想不通呢?为什么还要在解释《道德经》时,一本正经地胡说呢?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容地得出结论:“万物负阴而抱阳”,讲的并不是物质世界本然的存在状态,而是对认知规律本身的总结和概括。

所以这句话中的“万物”并不是单纯的实体万物。我们来看“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前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也鲜有(几无)理解正确者;而“道生一”这句话是对“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注解,而“无有”句也鲜有(几无)理解正确者。之所以对这些表述理解错误,全都困在了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解释里,而以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是不可能洞察自然物质世界万物的生发演化的真实情景,万物的生发演化也不可能用语言来定义和建模的。

经不起推敲、没有科学依据的万物生成逻辑模型

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句子里的万物,只能是概念万物,而不是实体万物。道理很简单,只有“万物”概念的产生、发展才是人类可认知、可建模的,因为概念本来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而物质世界的实体万物的生发演化人类不可知,或有限可知,不可见模。

而“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的“万物”却比较复杂,这句话跟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但两个“万物”却有微妙差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是纯概念,是认知建模,人类认知的结果使“有物混成”成为分门别类的“万物”。而“万物负阴而抱阳”的“万物”则是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之和——两句话揭示的逻辑关系是:正是因为人类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使得“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

所谓“负阴”,指事物已被认知而形成的概念;

所谓“抱阳”,指事物本然、自然的客观存在。

每个事物的身上,都有这两种阴阳属性,这个结论是普遍的,不需要过多的、另外的、多余的解释。比如“牛”,不管作为概念之“牛”,还是作为实物之“牛”,张家的牛李家的牛,黄牛黑牛水牛公牛,它们都是“负阴而抱阳”。作为“概念牛”,它的阴就是概念的内涵,它的阳就是概念的外延;作为“实物牛”,它的阴就是它的概念(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的阳就是它的物质存在。

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

概念万物:指宇宙间所有事物和现象在思维中的抽象表达。它涵盖了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从有生命体到无生命体、从物质现象到精神现象的所有范畴。概念万物是人类对宇宙万物进行认知、分类、理解和表达的结果。

抽象性:概念万物是抽象的,它们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是对现实世界的概括和提炼。多样性:概念万物的种类繁多,涵盖了自然界、社会、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动态性: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深化,概念万物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意义:概念万物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和规律。同时,概念万物也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表达和交流思想和观念的工具。

实体万物:指宇宙间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它们具有客观实在性,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性:实体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或观念而存在。多样性:实体万物的种类繁多,包括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生物、天体等,以及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等。相互作用性:实体万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这些相互作用和联系构成了宇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意义:实体万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源、生活环境和精神寄托。同时,对实体万物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实体万物本来是“无名”的,人们为了利用之,就产生创造出概念万物万物,使实体万物成为“有名”,这个过程就是“道可道、名可名”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概念万物与实体万物的关系:冲气以为和

所谓“冲气”,就是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万物是对实体万物的抽象和概括,而实体万物则是概念万物的基础和源泉。

所谓“和”,就是实体万物和概念万物相互促进的关系: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相互促进。一方面,对实体万物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推动概念万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概念万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实体万物提供指导和支持。

正是因为概念万物和实体万物是“冲气以为和”的关系,所以人类的“道可道”是“非恒道”,人类的“名可名”是“非恒名”;人类在探索宇宙万物奥秘时,要“常无欲”以观实体万物之妙,要“常有欲”以观“概念万物”之徼;人类在思维实践中要坚持“反”回到实体万物的自然状态中,要“弱”化对概念万物的依赖性,这是天人合一的认知之道、行动之道。

0 阅读:4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