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所有的骗局味道都一样?花3毛结果5天被网骗510万

匀枫商业 2024-06-03 02:52:29

为什么一个谨慎小心,而且还有点吝啬的人,在短短5天内会被在网上骗走510万?结合心理学上的理论提炼,剖析最近网上被热搜的一个案件。浙江衢州一男子,前面花了0.3元买了炒股秘籍,之后被骗子在一周之内全部将一生积蓄卷走。

仔细看这个骗局,浙江衢州一男子在网络电商平台浏览时,看到有电商平台出卖炒股教程,只要0.31元,收到电子书后觉得挺专业,又在另外一个店铺又买了一本类似教程,也觉得挺好。此时店铺老板添加微信,诱骗其下载了一个“workpro”的私密聊天软件,说里面有大师在免费炒股指导。

男子进入聊天室,看到大师对股票讲的头头是道,被骗男子觉得终于在网上找对了跟随赚钱的人了,而且此大师视频一瞥的照片与网上知名炒股人时一样的。大师开始私聊,神秘的推荐了一个“ESG绿色环保生活市场”项目,可以指导赚钱。

被骗人下载了投资软件,平台慷慨的给了体验金,男子很快赚了小钱而且还试探提现成功了。于是被骗人开始在大师诱导下大胆投资,最终4天内转入24笔,共被骗了510万,此时所有人都消失了,男子知道被骗才开始报案。

网友评论说:骗局的本质就是如此的简单,整个欺骗的套路永远是如此的老套。但是只要遇到贪便宜想赚大钱的人,永远都会有上当的案例。也有网友评论说:被骗人说有钱吧,他却到网上花了0.31元,花0.48元去买所谓的炒股赚钱教程。说被骗人穷吧,他却能在4天之内投入510万被骗。

在一个哈佛教授的畅销心理学书中,对于投资诈骗类骗局有个精辟的分析,那就是: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或是伪装,所有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基本原则,那就是操控他人的信任。在这个骗局中,网络骗子就是用了买秘籍、出了AI假大师、体验金和提现,三层方法,最终让受骗人放下了警惕,开始了对于骗子投资平台的信任。

那么从心理学方面,这类典型骗局可以分为4个阶段,大家细读了:

1.时代浮躁,对于金钱的态度,导致民众产生自我焦虑。现在前所未有的拜金,但同时也是对于金钱的依赖,很多民众就是希望手中的钱可以多带来利润,最终赚钱的想法越来越旺盛,化成贪欲。片子讲的未来美好的赚钱场景,让民众焦虑暂时缓解,但结局却是更深刻的失望。

2.利润的诱惑,让受骗人的决策简单化。“快速得到利润”,让骗子更容易的得到受骗人的信任。骗子通过提供利益诱惑,使受骗人处于高动机的心理状态中。本案例中,仅仅是不值钱的炒股秘籍、所谓的视频大师,不就让男子一步步走向被骗的陷阱吗?

3.出现了权威,让受骗人的决策服从化。有关人际影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服从权威是人们非常稳固的心理机制。在面对权威身份时,受骗者的决策会更加顺从权威的要求,导致决策的服从化。在本案中,不就是骗子弄了网上知名的大师,视频AI化,之后取得信任后,用文字和语音,就完成了对于受骗人的操控。

4.利用经纪事件导致受骗人决策避险化。在本案例中没有出现此类场景,但是在不少经典案例中,骗子在与受骗人沟通时,就是制造一些紧急情境或事件,如“账户异常”“行为违规”“发生事故”等,最终让受骗人心理恐慌,最终听从骗子的指引。

在本案例中,反复要提示,如果有这么赚钱的事情,大师为何不叫自己的亲朋好友,而去找一个网上的陌生人?自己的贪欲导致了自己辛苦一生,攒来的财富化为乌有。但是这真的能怪他人吗?

有时候不能怪骗子太狡猾,只能怪自己太贪心。不能去怪网络多诈骗,而是怪自己爱骗门。

#

0 阅读:27

匀枫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