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就在北京冬奥会刚刚闭幕四天,全球民众仍沉浸于体育竞技的热情时,一场战争却突然发生。
这一天,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计划,对乌克兰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战争。
由此,俄乌之间发动了一场,绵延至今的战争——俄乌冲突。
在普京的设想中,俄罗斯将用“闪电”战快速攻占乌克兰,逼迫乌克兰答应俄罗斯提出的条件,俄军将不费吹灰之力完成自己的军事计划。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由于俄方高层的策略和俄军自己问题,一场计划的“闪电战”变成了持久的拉锯战,将交战双方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这令人不禁想起,同样作为大国,同样是与邻国交战,四十多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却是大获全胜而收场。
究竟是什么,造就中俄两国结局的不同呢?
对越自卫反击战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北越统一全国,成立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打败美国,统一国家,这绝对是留名青史的大功绩,再加上手下们的吹捧,越南领导人黎笋也有点飘飘然,野心也逐渐膨胀,扩张的想法愈发强烈。
然而,越南想要扩张,就不可避免地与邻国——中国产生摩擦。
就在黎笋思考如何对付中国的时候,苏联找上了他。
从五十年代末,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就急转直下,从原来伙伴关系成了剑拔弩张的敌人。
当然,在一开始,苏联虽然对中国的独立自主态度十分不满,但说到底两个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有扩大战争规模的想法。
然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彻底让苏联坐不住了。
在苏联看来,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此时却与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搞起了外交关系,这是赤裸裸的叛徒行为。
苏联打定主意要狠狠教训中国。
但有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的前车之鉴,苏联也不想亲自下场,思来想去,便找上了越南。
苏联和越南的想法,可谓是一拍即合。
于是,在苏联的暗中帮助下,越南越发嚣张地骚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领土安全。
要不要打越南?如果打的话,应该怎样打?成了当时中国迟迟下不了定论的问题。
邓小平的态度比较坚决,认为不仅要打,而且要打疼越南,来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
但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一些同志的质疑。
反对者主要有两个顾虑的地方:
第一,俗话说的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中国刚刚走出低谷,国家经济尚且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这一场仗需要打多久,要花多少钱,这些都是难以预计的事情。
第二,越南虽然是小国,但背后却有苏联撑腰,若是打越南打得太狠,会不会逼得苏联亲自下场呢?
这两个问题,成了部分人心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针对反对者的意见,党中央十分重视,在反复的论证与讨论中,确定了几点看法。
首先,越南如此咄咄逼人,甚至都在本国内部歧视华人,不打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打到什么程度。
其次,邓小平认为,苏联不会轻易亲自参与这场战争。
苏联距离越南较远,真要亲自下场大规模援助越南,那只能进行战略空运。
而此时的苏联,已经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的困境,不会轻易再搞一次战略大空运。
若是苏联直接南下攻打中国,中国也是不惧,中国与苏联交恶后,在边境上囤积重兵防备苏联。
况且,中美两国正在建立外交关系,苏联也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经过严密的分析,党中央打消了那些人的顾虑。
最终,在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上,正式通过了自卫反击的战略决策。
在会议上,邓小平反复询问了各战区的军备情况,确定各方面无误后才继续讨论后续的事情。
明面上,中国外交部门一直在谴责越南的卑劣行径,暗中却进行着各战区调动。
靠近越南的几个军区,组成南线部队,准备扫荡进入中国境内的越军,随后打入越南境内,拔除越南的一些重要军事设施。
与此同时,北部与苏联蒙古接壤的几个军区,也拉响一级战备,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苏联进攻。
在邓小平如此缜密的准备下,对越自卫反击战自然呈现摧枯拉朽之势。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一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刊登在报纸上,正式吹响了自卫反击战的号角。
而到3月16日,中国军队已经完成了所有军事行动,并顺利退到了中国境内。
在这一个月内的作战中,中国军队歼敌三万七千余人,并缴获了大批越军的装备。
不仅在战争中获得了直接好处,获得了国际上的肯定。
几年里,越南的侵略野心让东南亚一些国家心寒,原本与越南走得比较近的国家,也逐渐与越南渐行渐远。
在这场战役后,柬埔寨再次摆脱越南的控制,在见识到中国的强大后,转而向中国示好。
而老挝在以后,也慢慢亲近起了中国。
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各个方面都大获全胜。
俄乌冲突从战争爆发原因来看,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俄乌冲突有着同样的因素: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1991年12月25日晚,随着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落下,曾经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正式落下帷幕。
然而,苏联的解体却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的结束,一些过去掩盖在苏联下面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由于苏联强硬的民族政策,导致国内各民族有着大大小小的矛盾,以往大家都在一个名为“苏联”的锅里吃饭,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今锅砸了,一些矛盾自然也就摆到了台面上。
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国,俄罗斯备受其它加盟国,尤其是东欧加盟国的忌惮,东欧各国希望寻求庇护来防备俄罗斯。
同时东欧剧变,中东欧各国推崇西方意识形态,由此萌生出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北约,作为美国牵头的军事组织,在以往是美国用来对抗苏联,控制欧洲的。
而如今苏联已经解体,按理来说,没有了敌人,北约也应该解散,拥有称霸野望的美国,自然也是不愿意放弃对欧洲的控制。
既然过去的敌人没有了,那便找一个新的敌人,新的敌人是谁呢?很显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要衣钵,又与诸多苏联加盟国有矛盾,是很合适的人选。
在美国的暗中操纵下,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不断吸纳东欧国家,不断东扩,距离俄罗斯越来越近。
俄罗斯起初并没有抱有反对的想法,甚至总统叶利钦自己也想过加入北约。
叶利钦但在持续的接触中,俄罗斯发现美国不但对俄罗斯没有一点诚意,反而是满怀恶意,旋即转而反抗北约东扩。
但俄罗斯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北约东扩的步伐,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
2021年11月,美国挑唆乌克兰,让乌克兰认为加入北约是唯一出路。
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美国便可以在乌克兰布局军事设施,届时可以军事打击到俄罗斯,整个俄罗斯都将笼罩在美国的军事笼罩下。
忍无可忍的普京最终宣布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争打响。
邓公的“得”与普京的“失”由此可见,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处于国家安全遭到威胁后发动的战争,原因是极为相似的。
然而,后续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在普京的设想中,俄军拿下乌克兰是十分轻松的。
在听了亲信们的报告后,更是信心满满,于是毅然发动了俄乌战争。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俄罗斯高层的预料。
想象中的闪电战并没有到来,反而是打成了持久战,这是为何?
首先,普京错估了现代战争的多样性。
提起战争,很多人只会想到枪炮,但那是传统战争。
现代战争中,舆论战、金融战等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要超过传统枪炮。
拿美国来讲,在俄乌战争中,美国其实参与了除直接参战之外的每一个环节。
通过媒体舆论塑造,将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塑造成十恶不赦的侵略者形象,却全然不提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无奈,在无形中为俄罗斯形成舆论压力。
在舆论压力下,许多企业不得不跟随民意,暂停在俄的经济活动,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极大打击。
如此多样的“盘外招”,是开战前普京没有完全预料到的。
其次,则是普京对于俄罗斯军事的过度自信。
即使是抛开金融、舆论等隐形手段,单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也是漏洞百出。
俄罗斯滞后的经济,也让军事几十年里一直在啃老本,很多装备、通信设备仍是前苏联的。
其中许多东西缺乏定期维护,已经难堪大用。
军事科技上,导弹的瞄准需要专业的瞄准系统或是卫星。
而俄罗斯的卫星体系早已废弛,能看到的地面图像都是“马赛克”级别的,这又怎能大胜乌军呢?
除此之外,军队的腐败现象更是触目惊心,一些军人甚至偷出枪支弹药暗中出售。
可以说,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绝非意外,而是有原因可循的必然结果。
战争决策,邓公高明何在?
综合两场战事来看,笔者认为,导致战争结果的主要原因便是决策不同。
邓公高明的决策,带领中国走向战争全面胜利的大好局面,那么为何能称之为高明呢?
第一,便是对己方清醒的认知。
邓公在决定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从上层决策到下面落实计划的部队,都是仔细调研,而后进行深思熟虑,最后作出决策。
而反观普京,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中可以看出,普京对如今俄军队的状况并不清楚,所作出的决策也是由错误的认知得出,最后又怎么可能会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第二,则是提前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邓公便已经在外交上下了盘大棋。
在那几年,中国与美国外交正常化,而后迎来了与欧美国家建交的高潮。
针对周边国家,中国也是尽可能交好,在外交来往中,各国对中国的印象变好,使得中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获得了许多国际声援。
而俄罗斯,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之前强硬的作风,便已经引得一些国家不满,再加上美国的刻意引导,导致俄乌战争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敌对国乌克兰反而获得了国际支持。
第三,则是战术上的轻敌。
中国有句古话叫“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并没有因为对手是越南这种弹丸小国而心生大意,反倒是如履薄冰,像当年打美国一样去打越南,最后才能取得傲人的战果。
而普京在战术上,却有些轻视乌克兰,导致俄军出现的许多没有必要的牺牲,极大地拖延了俄军的进攻步伐。
时至今日,俄乌战争依旧在继续。
俄军能否在之后作出英明的决策,这场战争最终又会将两国带到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中山《李光耀回忆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
三联生活周刊《乌克兰危机:一场“假战争”及其影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