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个刺死3000日军俘虏,带领残兵却吊打两万美军,最后却下落不明

殷红如似血 2025-02-12 11:18:30

在我国东北有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他们是从朝鲜迁过来的,早期大多是为了讨生活。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大量不愿做亡国奴的朝鲜人纷纷流亡海外,其中有很多来到我国东北。不少后来就定居下来,就形成了朝鲜族。

到1920年,在我国东北的朝鲜人有近46万,其中不少人在我国从事抗日活动,解放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方虎山就是其中一位。抗战时期,他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直接刺死3000日兵;朝鲜战争时期,他领着残兵依然重创美军。不过,战后他的去向成谜。

一 朝鲜义勇军

早在大革命时期,朝鲜革命者就积极参与中国革命,当时在广东活动的就有800多人。黄埔军校特务营就有不少朝鲜人。东征、北伐、南昌起义,朝鲜革命者都有参加。广州起义更是有250多人参与,比如起义军主力教导团2营5连,基本是朝鲜革命者组成的。建国后,广州还建了“中朝人民血谊亭”。

大革命失败后,朝鲜革命者一大半回到东北继续革命活动,一部分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还有一部分辗转到中央苏区,参加工农红军。转战中央苏区的这批朝鲜人,后来也随军参加了长征。

抗战爆发后,朝鲜革命者又投身抗日战争。在东北的,基本都参加了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方虎山就是其中一位。当时,跟他同在东北抗日的,像金一、朱德海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了部队干部。

在华北的,比如,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领导的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总部在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桐略。1942年5月,日军疯狂扫荡太行山根据地,意图围剿八路军总部。朝鲜义勇队及时阻击日军,掩护八路军总部撤离。

1942年,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改名,叫华北朝鲜独立同盟,两年后转战延安,成立朝鲜义勇军总部,武亭担任司令员,朴孝三、朴一禹担任副司令员。武亭一直是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一把手,朴孝三曾担任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队长,朴一禹曾担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第11支队民运科长。当时方虎山就在朝鲜义勇军中。

期间,朝鲜义勇军与八路军多有互动,不少朝鲜革命者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当时八路军、新四军也有朝鲜独立同盟分支部。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派兵进入朝鲜和我国东北。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命令朝鲜义勇军,跟随八路军一同进入东北,然后入朝完成解放朝鲜的任务。随后,朝鲜义勇军分两路向东北挺进,在11月初到达沈阳,准备回朝作战。

但当时正值苏联跟国民党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际,苏联不想节外生枝,不同意朝鲜义勇军回朝,就这样朝鲜义勇军回朝参战计划被迫搁浅。

另一边,国共双方收拾日军的同时,都在为战后布局。国民党忙于接收城市,而中共正集中力量在东北农村建立根据地。这种情况下,朝鲜义勇军领导跟中共东北局协商,一致决定,朝鲜义勇军主力留下来,一边动员当地朝鲜人继续参与作战,一边发展建立根据地,同时为日后解放朝鲜做准备。

就这样,朝鲜义勇军留在东北继续抗日。方虎山很快迎来施展的机会。

二 第一支队打出名气

作战前,朝鲜义勇军编为3个支队,第一支队,共1500人,由队长金雄和政委方虎山带领,到南满地区作战;第三支队,共600多人,由队长金泽明和政委朱德海带领,到北满地区作战;第五支队,共1300多人,由队长李益山和政委朴勋一带领,到东满地区作战。

1945年12月初,第一支队根据东北局指示,先从沈阳转战抚顺扩军。在抚顺,第一支队兵分五路开展扩军工作,一路在抚顺周边,二路在山城镇一带,三路在新宾一带,四路在海龙一带,五路在辉南一带。扩军后,第一支队人数达到2000多人,而后又按照东北局指示,从抚顺转战通化。

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通化解放,上千日军向八路军投降成为战俘。12月中旬,第一支队到达通化后,金雄只留两个连共500余人守城,他率领主力部队赴外执勤。代理队长王子仁和方虎山留下负责守城。

期间国民党通化市党部书记孙耕尧勾结关东军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成立了所谓的暂编东边道军政委员会,意图在1946年2月3日领着几千日军战俘发动暴动,夺取通化。

第一支队人得知消息后,立即进行作战部署,同时通知附近友军前来支援。由于守城兵力有限,他们优先控制几个要地,稳住局势,一个是红十字医院,另一个是公安局,再一个是电报局,等到友军赶到再合力将日伪军一网打尽。

战术有效,再加上方虎山和战士们作战勇猛,日伪军3日凌晨发起暴动,很快就被镇压下去。此次战斗,日军战俘500多人被击毙,3000余人被抓。这期间传出了政委方虎山怒发冲冠,将3000俘虏全部刺死的神话。

战后,第一支队改名,以朝鲜抗日英雄李红光的名字命名支队,叫李红光支队。随后,李红光支队配合东北联军第3纵队,在南满根据地开展剿匪活动。此时,金雄已经回到朝鲜,由王子仁接任队长。为配合作战,王子仁把支队分为3个团,并以连队为单位开展剿匪作战。

此次作战由3团团长赵宽指挥,共派出5个连队,分赴石人、八道江、老爷岭、孙河南、临江县、三道沟等地剿匪。到1946年夏,5支连队打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打死打伤500余人,俘虏400余人,改编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支千余件。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调集兵力进攻南满根据地,主攻新宾县、通化、梅河口、海龙、辉南、桦甸等地。李红光支队先在新宾县阻击国民党第16军,随后又返回通化负责防守。到了1946年11月,梅河口、海龙、辉南、桦甸等地相继陷落,临江县岌岌可危。李红光支队又与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密切合作,打赢了四保临江战役。

四保临江战役后,李红光支队又被委以重任。

三 回朝参战

1948年9月,东北解放战打响前,东北民主联军改编为东北野战军,后又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3个朝鲜师,李红光支队改编为独立第4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后又编为四野166师;第三支队编入独立第11师,参加长春围困战,负责留守长春,后编为四野164师;第五支队编入独立第6师,参加长春围困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编入第43军第156师,又参加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之后,中国解放战争大局已定,而另一边的朝鲜半岛,局势却日趋紧张。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苏分别派军占领朝鲜半岛南北部。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此前苏联已经从北部地区撤走。美苏撤走后,朝鲜南北方就统一问题的争端日趋白热化。紧接着双方都开始采取军事行动为战争做准备。

经中朝协商,决定一部分朝鲜部队先行回国备战。四野第166师、164师率先回国,此时方虎山担任166师师长兼政委,李德山担任164师师长兼政委。

朝鲜战争爆发后,166师整编为第6步兵师,方虎山挂帅。第6师从新义州出发,经开城、光州等地,一路打到朝鲜最南边的马山,在马山跟美军周旋一个多月。面对装备精良、习惯用重火力开路的美军,第6师伤亡惨重,主力部队损失殆尽。在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后,第6师后路被切断。迫于形势,方虎山整编2000多残兵,在朝鲜南部打游击,跟美军死磕,就这样还吊打两万美军,成功回到北方。方虎山的神勇成为朝鲜军中一大传奇。

164师整编为第5步兵师,在浦项一带作战,没有在最前线,所以伤亡不大。156师在回朝之前,改编为独立第15师,回朝后整编为第12步兵师,一路打到庆尚北道,损失惨重,主力基本被打没了,被迫回去休整。得一提的是,164师一个团,由于未被编入独立第15师,回国后整编为第4步兵师,成为第一个攻进汉城的部队,也是首个成建制全歼美军的部队,不过伤亡也极为惨重,后来被编入朝鲜人民军。

朝鲜战争胜利后,曾经名震四海的方虎山逐渐销声匿迹,一同神秘消失的,还有朴一禹。有人说,战后他们陷入朝鲜政治斗争遭到打击,由此退出朝鲜政治舞台。总之,他们的行踪已无迹可寻。一代革命英雄就此落幕,实在令人唏嘘。

0 阅读:1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