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机有多先进?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细看中日发动机差距

史作咏叹 2024-02-11 02:00:4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史作咏者

编辑|史作咏者

前言

“就是再给中国50年,他们也难以超越日本大的发动机技术”。

日媒曾立下这么一句豪言壮语。

发动机作为驱动汽车驰行的核心组成部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力求突破创新的核心技术。

然而小日子竟能说出这么大言不惭的话,可见他们也是信心十足。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么大自信呢?

中国和日本的发动机技术,差距真的就这么大吗?

“日系车”跑满大街

不知道大家平时关注不关注马路上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因为如果关注的话,

你就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每经过十辆车中间必有一两辆是“日系”。

这个现象如果还不够说明变化的话,那么这句久而久之在民间流传的名言,

就足以一针见血: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何处,几乎都可以看见“日系三巨头”——丰田、日产和本田的身影,

这现象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内容?

如果你有类似的疑问,那么这时候车主们就会站出来说,首先它省油啊!

毕竟在如今物价横飞的年代,家用车省油才是王道。

除了省油这个点吸引广大车主外,还有一大优点就是日系车普遍耐用,

不易损坏或出现问题,所以就有这么一句顺口溜人传人传了下来:

“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

可能听起来有些夸张,一辆车真的能用二三百年?

但平心而论的话,日系车的耐用程度还真就是杠杠的。

那么日系车优点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些缺陷吗?

人无完人,车也是一样,当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日系车也是有缺点的。

因为它主打的就是一个实用也就是省油,所以在动力方面会有所欠佳,

在如今什么都讲究快节奏之下,这显然是普通日系车的一个缺陷。

那就没有跑得快的日系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但价格就嗖的一下上去了,和它跑的速度一样,一般人还真难追得上(付得起)。

同样的,耐造是它的优点,但坏就坏在如果坏一次,就真的很难修,

早在2002年就有一次,国内有家修理厂接到一个订单,是辆进口日系车雷克萨斯。

客户苦恼于发动机动不动就出问题,有时还会直接熄火,这下谁还敢开上路?

维修师傅了解情况后,想着别的车也有这种情况发生,毕竟自己修车多年,

虽然是个进口车,但这如果再搞不定,于是上手三两下就把发动机拆解下来了。

检查后发现进气口的密封圈损坏了,于是找来配件按了上去,

但“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师傅们拆的毫不费力,但为什么就是怎么试,就是装不上去呢?

步骤分毫不差,无奈联系了雷克萨斯4S店,那边说发动机上有个零件,

得在-15℃的低温环境下,才能严丝合缝地安装上去。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的发动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中国的发动机技术真的比日本差吗?

中日发动机差在哪里?

在汽车产业中,发动机素有“汽车心脏”之称,

在航空航天领域更是被称为“工业皇冠”,不难看出发动机在工业中占据着的核心地位。

可以说要想生产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其中的难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

单单是既精密又先进的技术手段,就足以让许多厂家望而却步,

更别提涉及到的其他环节了。

因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工业制品,由曲轴、气门、增压器、散热器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这些零部件准备充分后,还需按顺序和位置把这些一点一点组装起来。

日本在这方面确实比较先进,

但你要问中国能不能制造出性能各方面可与之匹敌的发动机,答案有些严峻。

首先一点就是专利问题。据悉从2010年到2023年的今天,

日本总共申请了超过73000多个关于发动机的专利。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概念呢?意味着就连发动机上一枚小小的螺丝,

日本人都恨不得将其设为专利,可想而知这个壁垒是难以打破的。

因为即使我们可以做出来,因为缺少这方面的专利,还是不能拿出来售卖的,

所以不止中国车企,其他国家的企业也不会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赔本儿买卖。

还有用料极其讲究的材料,因为要用好的材料,

才能进一步实现抗压力、耐磨损这些优点,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话一点不假。

因为日本生产出来的钢材,就质量方面是佼佼者,

但材料这方面来说,我们国内的钢厂也不差,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各种需要的材料都有了,要想制造出一个完整的发动机,

那就唯独缺少人力来操控了,日本有着一大批带有“工匠精神”做事的员工。

这些员工一般都是家族传承,比如父亲在本田,儿子大概率也会在本田而不是丰田,

有的家族甚至更夸张,爷孙三代都在一个地方工作。

他们的工种也相同,父亲负责组装,那么儿子也会负责组装,

完美地继承了父亲在这方面的技术和优势,并将其继续发扬下去。

这些工匠什么苦什么累都不怕,就怕因为自己工作上的失误给公司抹黑,

要是敢打错一个螺丝,工人们很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分分钟刨腹自尽。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日本温泉店老板自杀事件,

还有什么一些因为工作失误自己惩罚自己的新闻在日本时有发生。

相比于日本而言,中国由于工业起步较晚,打基础用了几十年,

再抬头看时,全球发动机技术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了。

1980年到1990年这期间,中国大量引进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生产技术,

近到日本远到德国等欧美国家,这才让本国的发动机技术逐步开始发展起来。

同时还大量购买日系车辆,想用拆解研究的办法,使国产发动机技术加速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加上新世纪到来,国内汽车工业逐步形成“高速发展,多点开花”的局面,

欧产厂牌如长城,吉利等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对比同时期的进口发动机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来说,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们对我国的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是可以肯定的,

但动力问题,噪音问题和寿命问题就像“三座大山”,赫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要想和日本等国,跻身发动机技术世界领先水平,就不得不捺住性子,

研究如何解决,使发动机动力充足,降低噪音的同时,把使用寿命提上来。

如今,中国也正在致力于发动机技术的自主创新,

并一点一点地缩小着与“世界先进”的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曾预测,

中国发动机技术不出20年,肯定能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再加上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大街上出现的车都是国产车,用的都是国产发动机,人们谈论的比较的也都是国产汽车。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再艰难的路都走过来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所以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发动机技术崛起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崛起!中国发动机技术

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吹佛着华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

许多行业都如雨后春笋般发出嫩芽,承载着每一个国人的期望,焕发着勃勃生机。

发动机技术作为汽车动力的核心技术,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而来的,还有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车有房”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奋斗的目标,从此私家车数量骤增。

仅仅过了十年,国内就从鲜少有小轿车出现的局面,摇身一变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面对对发动机的空前需要,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完全依赖进口,

本着“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态度,

1956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原型机,这是中国发动机研发开端的标志。

慢慢地,国内工业积累了一定基础,加上改革开放的加持,

中国汽车工业迎来黄金时期,大量合资企业的出现,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发动机制造现代化、规模化进程。

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我们也没忘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东风汽车与日本三菱合作,获得先进的汽油机技术、

中国重汽和奥地利AVL合作,研发柴油机燃烧技术。

种种合作都在表明,中国企业正在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21世纪到来时,中国更是加大研发力度。

2019年长安汽车研发的“蓝鲸”发动机,出热效率实现了50%,

刷新世界记录,标志中国发动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汽的SGE发动机更是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发动机的能力。

结语

中国发动机技术由落后依赖进口到起步艰难探索,再到大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再到现在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其中过程之艰辛,大概只有我们的“大国工匠”才能体会。

诚然,发动机的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距离世界一流水平我们还有多久?

答案终将被时间和历史见证,被你我见证。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0 阅读:0

史作咏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