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轻易对孩子说…

诺妈家有男宝娃 2024-04-25 14:43:37

说着最狠的话,却做着最心软的事,这或许是当下很为人父母矛盾的现状。

有一个宝妈跟我跟我说,养孩子让她变得“人格分裂”。孩子做事墨迹,每天出门上学,就是一场磨人的“撕扯”。

“宝贝,我们今天动作快一点,争取准时到校,好不好?”

“快点,快点,别磨磨唧唧,没时间!”

“XXX,你聋了还是哑了?!让你快点,听不见吗?”

“XXX,你今天要是再迟到,看我晚上回来怎么收拾你!!”

……

从温柔到歇斯底里,前后不需要几秒。

这位妈妈说,脾气来的时候,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看孩子被骂哭,或被骂得战战兢兢,她又特别心疼,特别后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指出:孩子终将活成我们嘴里描述的样子。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才是为人父母此生最大的功课,才是孩子这辈子最大的福音。

父母的嘴里藏着孩子的人生,有些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轻易对孩子说。

01

把“不”改成“要”

心理学有一个“白熊效应”,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

他要求曾经被白熊惊吓过或伤害过的参与者不要再去回忆当时受伤的情景,也不要再去想那只白熊,结果发现,被实验者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

实验证明:当我们被要求不去想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成功“扎根”到这件事上来。

同样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们也一定发现了,我们的孩子总是“逆”着我们来,当你越对孩子说“不”,他们越会坚定不移地去探索。

不允许他哭,孩子反而嚎啕大哭;

不允许孩子吃糖,孩子更渴望吃糖;

不允许孩子去碰某个物件,孩子依然会悄悄去探索……

父母习惯把孩子的表现归于“叛逆”或“不乖”,却不曾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换一种交流方式。

收起“不”改成“要”,给孩子明确的指示,孩子才会更有感知地领会。

比如,孩子在公众场合声音高了,不再斥责孩子“不要再大叫了”,而是把孩子拉到身边告诉他:“你要小声一点,才是有礼貌孩子的表现。”

教导孩子遵守规则,从来不是靠外部力量的“限制”,让孩子明白正确的做事的方式,从内心的认可,才会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做事有分寸的人。

02

把“消极后果”改成“积极期待”

孩子不听话,那就“哄骗打”。中国式的教育,家长习惯拿威严树立威信,拿威吓作教育。

不听话,就是个坏小孩;

不吃蔬菜就长不高;

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捡破烂……

诚然,父母以过来人的经历想要让孩子明白最残酷的真相,然而这些诤言却成为孩子的噩梦。

正如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所说:

“我们 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让他感觉更糟?”

相反,当孩子感觉糟糕,事情反而会向糟糕的形势发展。这恰恰契合了心理学“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减少而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态度逐渐积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妨把“消极后果”改成“积极期待”,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

“多吃蔬菜,你会像大力水手一样,又高又强壮。”

“你好好学习,会去更远的地方,见到更有意思的人,遇到更有趣的事。”

……

有父母的鼓励和期待,孩子才会朝着优秀的方向努力。

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03

把“命令”改“选择”

面对孩子不太如意的表现,家长习惯凌驾孩子之上,拿成人的身份进行“命令”,强迫孩子听从。

孩子小的时候若不从,又哭又闹,成为家常便饭;

孩子大了之后,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会渐渐和父母背道而驰,或正面抵触,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父母最糟糕的角色,是充当孩子的“指挥官”。

家长不妨把“命令”改“选择”,比如你希望孩子关掉电视,那么不妨提出建议:我们一起去外面散步,还是去超市购物?

平等、尊重、有选择的沟通方式,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从而认真考虑父母的建议,选择可以替代的方式,愉快接纳。

04

把“立刻禁止”改成“提前约定”

“马上回家!”

“立刻关掉电视!”

“把手机收起来!”

当父母想要孩子当机立断停止当下的一件事,孩子往往会因为正投入期间而不乐意: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了,就一下下……

自此进入时间拉扯战,父母的耐心在等待中消磨,孩子的兴趣在催促中不舍,结果掀起怒火。

给孩子一点点时间缓冲,一点点心理缓冲,家长不妨把“立刻禁止”改成“提前约定”:

“再看10分钟就关电视,我上好闹钟,铃声一响就关了哦~”

好好沟通,孩子其实是个很好的守约者,达成一致意见的约定,会让孩子主动履约。

实际上,拉扯的时间和缓冲的时间,还是那些时间,换一种方式,彼此更能愉快接纳与执行。

05、

父母千万不要低估自己曾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不要高估孩子愈合伤口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来自原生家庭的语言伤害。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完全拒绝沟通,父母再追悔。

说话是一门艺术,映射在教育上,则是沟通的智慧。

优秀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

有些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轻易对孩子说。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

3 阅读:224

诺妈家有男宝娃

简介: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分享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