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孩子厌世的消息越来越多,因为种种原因,孩子往往以决绝离世的方式寻求解脱。
每每听闻这样的消息,我们总是忍不住叹息:如今的孩子,实在太脆弱……
然而有一天,当我看到一位妈妈与抑郁症女儿之间的对话,才恍然发现另一个真相:
那些决绝离世的孩子,不是脆弱,而是想用死亡的方式换取最后的情绪价值与爱。
01
什么是情绪价值?
知乎曾有相关热门话题,来自答主@我爱红烧肉的一段分享,令人看到情绪价值的珍贵与美好。
妈妈做饭把菜烧咸了,爸爸回应:“咸了好!咸了下饭!夏天流汗,要补充点盐分!吃咸了还能多喝水,多喝水对身体好!”
妈妈把菜烧淡了,爸爸换了一套说辞:“吃淡点好,健康饮食,吃咸了容易得高血压,现在人都提倡低盐低油的生活。”
妈妈给爸爸买的衣服偏小了,爸爸说,买小了穿着暖和;而若衣服买大了,爸爸则表态,大点好,穿着休闲……
同样,爸爸把家里的东西碰坏了,妈妈满不在乎: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爸爸买东西受骗了,妈妈就安慰,花小钱买个教训,值!
哪怕爸爸失业、就业再失业,妈妈还是能找出理由:忙碌大半辈子,正好歇歇,陪陪孩子……
生活琐事千千万,但这对老夫妻,似乎总有双标的理由照顾到对方的情绪。
难怪答主幽幽地“吃醋”: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在家里是多余的那个人……
每个人都是能量体,与人交往的本质,就是能量的流动互换。在夫妻亲密关系中,伴侣能否为对方提供高情绪价值,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段感情的成败。
同样道理,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高情绪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长。
于孩子而言,能否从父母地方获取情绪价值,往往是孩子徘徊在崩溃边缘,依然愿意选择活下去的心理支柱。
02
前不久,湖南发生一件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情。一个高中男孩凌晨起床,在客厅徘徊数次后,最终选择纵身跳楼。
回看孩子生前最后的影像,我们不禁发现:但凡父母亲人在男孩心灰意冷之际,给予他一点情绪价值,都有可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放学回到家的男孩,情绪已经反常,奶奶察觉了异样,但询问无果,她忽略了;
凌晨一点,男孩起床,去过奶奶房间,也去过父母房间。可惜,奶奶不在,父母也没有察觉。
无法解决问题的男孩,在客厅徘徊数次,在阳台发了一会儿呆,最终打开窗户,毅然跳了下去。
4个小时后,直到物业找上门,熟睡的父母才从梦中惊醒。
但,一切晚矣,生机一次次擦肩而过。
如果奶奶在察觉孩子情绪异样时,多一点耐心追问,哪怕孩子被问烦了大发脾气,孩子的负面情绪也能够发泄出来,或不再采取极端方式;
如果奶奶能够对父母反映一下情况,父母能够留心与孩子谈谈心,问题也许迎刃而解;
如果半夜奶奶在房间,如果半夜父母能够觉察到孩子的动静,如果……
但,生活里没有如果。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情绪是一把看不见的刀,它会毫无征兆地推孩子陷入危险的境地。
然而,情绪价值却是当今很多父母稀缺的能力,有多少父母遇到孩子向自己抱怨、诉苦时,第一时间给予的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指责,却不是正向的情绪价值。
久而久之,孩子有了问题也不愿向父母倾诉,任由情绪纠缠成樊笼,在绝望中,用死亡的方式索取最后的价值与被爱。
03
我有一个做老师的闺蜜,带了个问题班,班上有个问题孩子。
孩子抑郁厌学,躺平了近一个学期。在各方努力下,孩子终于振奋起来,愿意主动上学,主动上培训班。
事情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仅一个小意外,所有的努力差点毁于一炬。
那是一个周一,孩子因为语文作业没有写完,拒绝上学。
妈妈不依,强逼孩子上学,她认为:孩子能上学了,就是正常了;孩子借口不上学,不过是偷懒而已。
实际上,在妈妈的心里,她更为孩子长久不上学落下功课而焦急。
一个不从,一个强逼。突然,孩子情绪崩溃,拿出水果刀就往手腕割。
然而,此时此刻,妈妈却冷眼看着女儿,然后冷冰冰地激将:
“有本事你再割深一点啊?!除非你今天死在家里,否则必须给我去上学!”
孩子愤怒地背起书包冲出家门。母亲以为孩子服从了,直到半小时后接到老师的电话:你家的孩子没有来上学。
闺蜜说,当她焦急地打电话给这位妈妈时,诧异地发现,这位妈妈竟然一点都不惊慌:“老师,我家到学校就十几分钟路程,孩子不愿意上学估计在路上磨蹭,您等等,估摸一会儿就到了……”
闺蜜心里当下就咯噔沉了下去,她有预感,孩子恐怕要出事了……她当即向学校汇报了情况。迫于学校压力,孩子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发动亲友开始寻找。
很快,在全市联网的监控摄像头里,搜索到了女孩背书包的身影,她徘徊在学校附近的一座大桥上。
闺蜜回忆,当她冲出学校,看到孩子的身影,冲过去抱住孩子时,整个人从未有过的疯狂。
孩子的眼泪刷地流下来,她告诉老师:就在刚才,她有了不想活的念头,真的想从桥上跳下去。可她还是想到了比父母更了解她的老师,以及和老师之间的约定,才摁下轻生的念头……
有时候,比起解决问题,处理情绪来得更重要。即便我们无法替任何人品尝苦楚,却可以递给他一颗糖。
在成长路上,每个孩子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家长也好,老师也罢,若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和正向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摆脱困境。
04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非常有道理: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越是能够给孩子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说明父母的情绪价值就越高。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产生难过、沮丧和愤怒的情绪,则说明父母的情绪价值就越低。”
父母的情绪价值,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感。那么,为人父母,该如何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情绪价值呢?
好的情绪价值,落实在两个动作里。
倾听。
倾听孩子的心声,是父母给予孩子情绪价值的第一步。
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欢笑背后隐藏着细微的忧伤,也许沉默之下掩埋着深沉的思考,也许愤怒外衣里面,包藏着对爱的渴望……父母放下成见,卸下权威,以平等的姿态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读懂孩子的心情,触摸到孩子情感的真实温度。
回应。
回应孩子,是父母给予孩子情绪价值的第二步。
在孩子的心声得以倾听之后,父母的回应如同雨后彩虹般绚烂而温馨。当他们感到快乐时,与他们一起欢笑;当他们难过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父母都与他们同在,一起感受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05
有多少父母习惯了做一个高高在上、排兵布阵的将军,但实际上,为人父母,更应该成为能够容纳孩子一切的大大的容器。
这个容器里,可以装上孩子所有的迷茫、痛苦、孤独和无奈。父母以理解和包容之姿,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让他们在这个容器中找到安慰和依靠。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爱与关怀中健康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