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金经理3000,国际化视野有啥用?

管晓资 2023-02-28 08:40:00

近年来,一场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全球资产发生了超乎平常的剧烈波动。在某个阶段,单一市场或者品种突现单边走势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如硬币有两面,单边走势存在向上和向下两个极端。投资者若买错了方向,亏损幅度可能是非常大的。就像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所言:“所有的资产类别业绩都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在投资者一生中总能遇见某种资产的崩塌,似乎在整个历史上总是如此。”由此可见,投资理财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十分重要。

公募FOF产品与基金投顾业务,都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配置方式,通常基金经理们会将基金资产的主要部分配置于国内权益、债券基金品种上。

相较于同行略显不同的是,国海富兰克林FOF投资兼投顾策略副总监吴弦,擅长在全球市场的大框架下,顺势而为,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之父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在分析11个不同证券市场的历史收益数据后得出结论:国际化分散投资可以优化投资组合收益。

在吴弦看来,在不同国家的资产中做组合投资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优化净值波动。如果未来国内市场能够使用更多的投资工具,他希望能够站在更高的格局做资产配置,努力给投资者带来更持续的投资收益以及更好的持有体验。

吴弦的国际视野与其过往职业生涯的一路累积有着关系密切。自悉尼大学金融学相关专业毕业之后,吴弦就职于美国道富银行,担任基金分析员;之后,又在澳洲做养老金的组合投资。2015年,吴弦回国,先后在保险机构和公募基金平台从事资产配置方面的投资工作。由于FOF投资与基金投顾的较高共通性,吴弦的大类资产配置、基金分析筛选、组合构建等看家本领,不仅在他管理的国富平衡养老三年期混合FOF中展现优势,也将在投顾组合管理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日前,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的基金投顾品牌“国富弈投顾”已正式上线天天基金,首批推出四款策略组合,分别为权益精选策略组合“国富大理想”、股债平衡组合“国富小争先”、固收增强策略组合“国富小美好”、货币增强组合“国富小鑫运”。作为投顾团队的核心人物,吴弦表示,未来将围绕投资者的需求进行投资规划,希望以差异化的策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

近日,晓资管有幸与吴弦进行了一番促膝详聊,并对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将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整理和输出。输出方式是从提炼的一些金句说起,算是抛砖引玉。

1. 基金组合投资在国内与海外的区别,与其说是收益要求不同,不如说是投资认知的不同。

2.我一直坚持全球化投资的理念,因为在不同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优化波动率。

3.我投资理念的核心是资产配置,主要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投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资产配置,其次是基金分析和基金筛选,接着组合构建,最后是风险分析。

4.如果未来国内市场能够使用更多的投资工具,我希望能够站上更高的格局,以国际视野来做资产配置类型的投资。

5.未来FOF极有可能较权益、债券基金等率先走向全球投资,因为FOF对收益确定性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它进行跨境资产配置更能分散风险,对收益的确定性把握更强。

6.没有任何一套方法和理论可以历久弥新,因此一定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优化和精进自己的认知和理念。

我相信投资中国的回报值得令人期待

晓资管:吴总,能否先介绍下自己?谈谈你的成长轨迹?

吴弦:早些年,我从悉尼大学取得金融学硕士后,就在道富银行担任基金分析研究员,在此期间不断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基金产品,对它们的设计规则、风险收益特征等逐渐有了全方位的认知。此后,我在澳洲的一家养老投资机构从事有关全球资产组合投资方面的研究和投资。当时研究的资产类别较为广泛,包括股票、债券、商品、货币、对冲基金、房地产(含reits)等。其中,股票又分为澳洲本地股和美国、欧洲、新兴市场等海外股票。当时涉猎领域比较宽泛,可以按照全球配置的理念来开展业务。

在回国前,我接触和学习的是全球视野下的资产配置。我一直坚持全球投资的方法和理念,并始终认为,未来国内FOF不论是养老FOF还是普通的FOF产品,亦或是基金投顾组合,从长远发展来看都会走向全球化。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我坚信投资中国市场的回报是值得令人期待的。为此,我选择了回国从事金融投资。

回来后,加入了中国人寿养老,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期间,对中国市场有了本土化的认知,在资产配置、基金分析、股票投资等方面更加系统和体系化地学习到了更多关于组合构建、业绩分析等知识,对自己能力圈拓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日后投资理念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从业绩贡献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相对于对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的选择,做好资产配置对组合的贡献可能更大。为此,在中国人寿工作期间我比较注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资产配置和组合构建上。

来到国海富兰克林后,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家自上而下都以价值投资理念来开展业务,且投研文化建设积淀深厚的公募基金公司。加入新的团队后,通过同事之间的不断学习、探讨和资源共享,我对价值投资的内涵、公司与企业价值理解得更为深刻。后来参与到投顾业务试点的筹备工作中,又对投顾业务中的基金投资方法有了一些思考。

总结一下,我的从业生涯是能力圈的扩展和更迭过程。最初在海外从基金分析起步,然后逐步涉及组合投资。回国加入保险机构后,由于需要扩大资金管理规模以及搭建团队,则会更多地思考如何与团队协同作战。来到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之后,深受实力型投研团队和它们深厚的投研文化影响,我对个股和行业的分析研究能力都有了进一步地拓展。

做投资,没有一套方法和理论可以历久弥新

晓资管:你的投研生涯是从海外转向国内的。能谈下自己一路走来的感受?

吴弦:入行以来,一直在不断接触新领域,做加法,感触还是很深的。比如,我认为做投资没有一套方法和理论可以历久弥新。为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持续优化和精进自己的认知和理念。

我一直坚持全球投资的理念,因为在不同国家进行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优化波动率。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FOF投资在国内与海外的区别,与其说是收益要求不同,不如说是认知的不同。收益率更多取决于客户需求和产品的设置,如偏债、偏股以及平衡型的FOF产品在设置时就基本定好了资产配置比例、风险水平等等。

相较海外,国内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基金经理跳槽相对频繁,这是两个比较大的不同。对此,在实际投资时,我们更加注重多资产、多策略、进而全球化的组合构建,以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在挑选基金时,以选择基金经理为核心,再结合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的研究。

从我的经验来看,国外平衡型FOF通常为6/4开,权益类占比60%左右,固收类占比40%左右;而国内一般二者各占50%。国内在基金分析研究上偏向于以基金经理为核心,国外倾向于以基金产品为核心,定位更清晰,风险特征更加稳定。在海外,一旦锚定某一只产品,风险特征、收益幅度等基本上波动不会很大。但是国内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是资产配置上的差异,海外产品一段时间内的策略相对稳定,而国内基金经理会有更多的组合和战术上的调整。

晓资管:可以展开谈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式或者方法吗?

吴弦:我的投资理念的核心是资产配置,主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投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资产配置,其次是基金分析、基金筛选,接着组合构建,最后是风险分析。具体来看,需要从分析各类资产入手,形成一定的投资比例;再分析具体的投资策略,对基金产品进行跟踪和对基金经理展开调研,这也是我日常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组合,最后是投后投中的风险评估分析以及绩效分析。比如,刚刚谈到的基金经理更换就是要应对的风险点之一,可能会导致持仓基金的风格产生变化。

晓资管:和其他做基金组合配置的经理相比,你的特色在哪里?

吴弦:不敢说比别人做得好,我就说一下自己的情况。

我的从业经历了资产配置、组合管理,再到基金选择、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打磨,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投资体系。这是我相信在国海富兰克林统一的投研大平台下,与团队成员协同配合,管理好FOF产品的信心所在。

晓资管:从业绩归因的角度来看,你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哪里?是人还是产品?

吴弦:两者都有,但主要是靠基金经理创造阿尔法(α)。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的结构、整体发展阶段等优势,市场中存在较多的α。长期来看,优质的主动型产品通常能跑赢被动型产品,主动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更明显。我选择依托市场趋势配置主动管理型基金,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产品,我也会做一些被动类型的产品布局。比如,去年市场环境下符合我的投资策略的优秀主动管理型小盘基金比较少,我管理的FOF就直接配置了这方面的指数增长型基金。

晓资管:您在选人和选产品时,看重哪些指标?(历史业绩、规模、波动率、风险收益等)

吴弦:我比较看重衡量风险收益的指标,包括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即扣除了系统风险后收益如何。因此,对于风格比较激进的基金经理,我持谨慎态度。比方说,某只产品通过在某一时间段集中押注几个板块来博得超额收益,对于这类产品的业绩持续性,我会存疑。如果需要加配某些行业或者板块,我倾向于直接买入行业基金。

晓资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选择卖出?

吴弦:卖出的理由很多,但我最看重三点。第一是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第二是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化。如果基金经理整体投资风格保持稳定,个人情况没有太大改变,管理规模也合适,一般会考虑继续持有;但如果其中有一方面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我可能会考虑卖出。第三,在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比如我们比较不看好某一类资产或者细分行业时,会考虑卖出,这是基于投资策略做的决策。

晓资管:全球配置会比专注投资中国,业绩好?

吴弦:不一定,需分阶段性看。去年,得益于布局国内中小盘基金和海外市场的不俗表现,国富平衡养老FOF排名相对靠前。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表现差,那海外投资部分的业绩贡献,阶段性偏弱。

我们之所以选择全球投资,一方面是缘于公司有海外投资的基因和背景。比如说,股东就是全球资产配置的成功典范;无论是投海外还是专注布局国内市场,公司领导均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权,每只产品由基金经理全权负责;另一方面,我个人比较擅长全球投资,希望能够做出特色。再则,全球投资的组合,从长期维度看,收益并不低,且能较好的分散风险。

未来FOF有可能较股票、债券基金等率先走向全球投资,因为FOF更追求收益的确定性,进行跨境资产配置相对更能分散风险,对收益确定性把握更强。

最后,国富平衡养老是一只三年持有期的产品,考虑到海外整体经济周期、资产市场周期、货币周期、性价比等等,全球投资策略是可持续的。如果产品持有期比较短,客户申赎频率高,就很难享受到海外投资的优势,所以持有期产品更适合全球配置投资。

今年以来,海外通胀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较大,短期的回调可能会对产品净值造成阶段性扰动,但是短期的压制因素不影响我们长期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的理念。这也是大势所趋。

晓资管:可以分享一下资产配置方法吗?

吴弦:我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实战偏多,理论层面相对简要一些。在框架方面,第一步会先分析整个宏观经济周期格局,包含经济分析、通胀价格因素分析、货币利率分析、估值体系分析、政策分析等,然后对几类因子的数据分析进行动态评估,作为参考标准。

第二步在实际投资中,更多地思考资产配置战术。因为战略偏向于长周期,确定后不会经常变动,很多战略配置是五年至十年维度的,于我个人而言一般是一到三年。战术配置则会短得多,一般以三到六个月维度来思考。

晓资管:资产配置会预先设定上下限?

吴弦:大类资产配置的比例和产品特征有关系。比如国富平衡养老基金是平衡型产品,根据基金合同,权益配置比例在40%到55%之间,大类资产比例调整的空间较小,能够自主调整的一般是国别配置和战术配置。再比如偏债型FOF产品的权益占比在0到30%之间,这种风格的界定可能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海外经验。海外FOF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配置比例规定非常清晰,收益曲线特征也非常清晰。如果在美国或者澳大利亚,投资海外资产的比例会更高一点,而国内这个比例我一般控制在10%-50%之间。

在权益资产部分,同一类风格的产品占比不会超过50%,也就是不会超过总权益规模的25%。如果国内权益产品的占比整体提高,上限也会略有调整,但会充分考虑到FOF产品的风险特征。

晓资管:怎样看待FOF的风险收益特征?

吴弦:首先,FOF产品是服务于理财需求的资产配置工具,包括养老FOF在内,可以服务于广域的财富管理和居民理财。其次,FOF产品对于预期收益和资产配置比例的设定,决定了其所需承担的风险。再次,相对于股票型产品,FOF产品的收益和波动曲线会相对平滑。最后,FOF基金经理会帮助投资者识别某一特定时间点适合的基金产品,有效弥补投资者经验不足或时间不充裕带来的投资行为偏差。

如何能平滑波动呢?我们会研究每一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包括股票、债券、商品、货币、reits等。比如在组合中加入黄金等产品之后波动可能相对会更加平滑一点,又比如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因为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货币周期,分散配置可以分散风险,平滑波动。

任何资产的收益无法完全确定,但能在风险和收益方面做取舍

晓资管:投国内你偏好主动管理,投资海外侧重选指数基金?

吴弦:目前海外产品能够满足全球投资的基本需求。包括原油、黄金、美元债、权益等以被动型产品居多,但我们会尽量挖掘主动型产品。

晓资管:当前全球范围内相对确定的机会在哪里?你是如何把握的?

吴弦:我认为任何资产的收益都不是完全确定的,我们只是在风险和收益上所有取舍。个人认为目前各类资产与历史水平相比,权益资产处于中低风险水平上,债券资产处于中风险水平,货币资产的风险水平比较低,而目前的商品风险处于相对更高的水平。

以股票和债券举例,我首先会梳理世界经济的大致脉络,比如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权益资产快速杀跌,疫情情况好转后经济又有一定复苏等。其次,在做具体投资时,需要考虑海外和国内的资产配比,研判不同国家处于怎样的经济周期下,有一个总体判断。比如疫情下中国在释放流动性、降低利率等政策方面先于海外,所以经济复苏大概率也会比海外更早。最后,还会对资产价格做对比分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0 阅读:6

管晓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