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4人跳崖:为了孩子的未来,一定要看完!

孩子的心您要懂 2024-03-05 00:59:42

4月4日下午,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突发群体自杀事件的新闻,震惊全网。

4名来自不同省份,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年轻人,从玻璃栈道一跃而下。

尽管其中唯一的女孩被保安强行拦下,却因已经喝了毒药,抢救无效后离世。

看到新闻后,我唏嘘不已,但最让我不寒而栗的,是这4名当事人中有2人才刚满23岁。

而且从官方通报来看,现场还集体留下了遗书。

我想,在他们看来,也许就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也不想让父母因为自己的行为无端猜测,索性一次性说清。

但也不禁令人深思,既然会写免责声明,证明他们内心是非常善良美好的,到底为什么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告别?

对此,我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不同的回答:

“在现如今的社会,自杀我觉得很正常,他们就是因为压力太大......”

“新闻上说这几个年轻人是因为压力太大才离开的,但现在的年轻人谁没有背负着生活这座大山?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孩子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没有探索到生活的美好,归根结底,压力只是其中一个导火索,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家庭环境的问题和父母教育的缺失。”

作为父母,我很赞同网友表达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缺失”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有认知的基础都来源于家庭。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让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尤其近年来,年轻人自杀现象越来越趋向低龄化:

江苏9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

上海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

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儿童自杀第一大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对于生命的尊重。

那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

01诚实坦率,不逃避,不美化

委婉的词语,并不能保护孩子免受死亡和失去的现实痛苦,当我们使用委婉的词语时,孩子会更加深入具体思考:“为什么老人要去天堂”、“奶奶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这样的问题只会加剧孩子的困惑,甚至期待某天一觉醒来,逝去的亲人从天堂回来。

与其美化“死亡”现象,不如直接向孩子阐明真相,在孩子心里留下概念,以后遇到困难时他们才会明白“死亡”背后沉重的意义。

02学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一个人的逝去或多或少会带来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悲伤是在所难免的。

在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给他们展示一个勇敢、坚强、积极的形象,试图掩盖自己的悲伤。

但其实一个会悲伤又能够自我治愈的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

将自身真实的体验传递给孩子,接纳自己对于亲人逝去带来的痛苦,能帮助孩子理解死亡带来的情绪。

03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孩子意识到父母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家庭是可以接纳悲伤的情绪,就会更愿意表达内心。

相比安抚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信任,并提供耐心的陪伴。

例如,如果孩子因宠物或亲人的死亡哭泣时,尝试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即客观事实+内心感受:“你很喜欢它,它死了,所以你很伤心,是吗?”

用疑问句的方式结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04陪伴孩子观察“生命”

带孩子观察花开花落的现象,或观赏一部跟死亡相关题材的电影。

例如,电影《生命故事》,剧情中展示的是动物谋求生存和环境作出的抗争。

让孩子全过程见证动物的出生的欣喜到死亡的悲伤,从动物视角来让孩子认识生命。

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万物的规律。由生入死,是一个过程,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是万物必经的过程。

正如春季的花开吐芽,秋季枯萎凋零。人也会从牙牙学语的孩童,逐渐成长为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在白发苍苍时老去,死去。

写在最后: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着奇幻色彩,未知生活下的精彩世界,才是生命绽放的意义。

马丁·路德曾说,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生涯的完成。

是呀,死亡,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情。

深刻理解死亡,坦然接受死亡,才能够更好“向死而生”。

生命教育关键并非让孩子停留于认识死亡的层面,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人这一生如此短暂,该如何珍惜岁月,才能更好地活?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碌碌无为,在生命的尽头,还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

有人说“兴智教育完全没用 ”“兴智教育钱可退吗”“兴智教育怎么退款”,但其实如今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品牌,专注解决0-18岁孩子存在的各种成长问题,帮助家长成为智慧父母。

我们致力于传播更科学、更系统的家庭教育,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幸福家庭!

0 阅读:0

孩子的心您要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