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打攻坚战必有他的身影,从正军级跳到大军区司令,3年被撤职》
在东北野战军的历史上,有一位独特的将领,他带领的部队堪称"攻坚利刃",每逢硬仗必见其身影。从三战四平到锦州争夺,从天津攻坚到德惠之战,他指挥的部队常常作为总预备队,在战局最激烈时刻投入战场。这支部队所向披靡,以精湛的爆破技术和过人的勇气闻名于世。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正军职,直到一次意外的机遇让他一跃成为大军区司令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仅仅3年后,他却突然被撤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遭遇如此命运?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从矿工到将领:独特的成长之路
1946年深秋,山东省泰安市,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这支部队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师,而这支部队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主要成员来自山东各地的矿区。
"轰隆"一声,又是一声,在泰安城外的训练场上,几名战士正在进行爆破训练。这些战士大多来自枣庄、淄博、新泰等煤矿区,他们过去都是地下采矿工人,对爆破技术可谓了如指掌。
在当时的山东军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是从矿区入伍的战士,都优先分配到十七师。这支部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叶挺独立团",南昌起义后,这支部队一路跋涉到达井冈山,编入红四军序列。
几经改编,这支部队成为了红一军团二师,辖四团、五团、六团。抗战爆发后,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后来又成为苏鲁豫支队和新四军三师七旅。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支部队与山东军区七师合并,组建成为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而十七师则是由七师十九旅和二十旅合并而来,这两个旅的战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抗战时期从山东各矿区参军入伍的。
上级之所以如此重视从矿区招募战士,是因为这些矿工们具备独特的优势。首先,他们长期在井下工作,不惧黑暗和封闭环境;其次,他们熟悉各类炸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在复杂环境下精准判断的能力。
这些特点在后来的攻坚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七师战士们创造性地将井下采矿的技术运用到军事作战中,比如利用定向爆破技术攻克敌人碉堡,用微差爆破方式清除障碍物等。
在组建初期,十七师就着重加强爆破技术训练。他们在泰安城外专门建立了一个爆破训练场,模拟各种作战环境。战士们要在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训练,内容包括:炸药性能识别、引信安装技术、爆破参数计算等。
经过严格训练,十七师的爆破技术水平很快就在东北野战军中脱颖而出。1946年底,师长龙书金带领十七师向北挺进,开赴东北战场。此时的十七师,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攻坚战法,这为后来的四平、锦州等重大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这支部队的组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十七师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继承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荣传统,更在于它汇聚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矿工战士。正是这些来自矿区的战士,将地下采矿的技术与军事作战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攻坚战术。
二、攻坚战中的"尖刀部队"
1947年初春,吉林省德惠城外的寒风依然凛冽。十七师接到了他们在东北的第一个攻坚任务:攻克德惠城。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城墙坚固,敌军在城内修建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
这是十七师第一次在东北打攻坚战。战前,龙书金召集各营连干部开会,研究攻城战术。根据侦察情报,德惠城的防御工事都是按照日本人的模式构筑的,每个碉堡都有多个射击孔,交叉火力封锁了所有进攻路线。
在德惠城下,十七师首次尝试了"三段式爆破"战术:第一段用小型炸药包清除铁丝网等外围障碍,第二段用中型炸药包破坏碉堡射击孔,第三段用大型定向爆破装置摧毁碉堡主体。虽然这次战斗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这种战术为后来的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三个月后,在四平会战中,十七师迎来了转机。当时,敌军在四平城构筑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有数十个混凝土碉堡。这些碉堡墙体厚达一米,普通炮弹难以奏效。
经过德惠之战的经验,龙书金对攻坚战术进行了改进。他在每个营都组建了专门的爆破突击队,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和技术骨干。这些突击队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利用夜色掩护,一点一点地向敌军阵地推进。
突击队员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工字形炸药包"。这种炸药包呈工字形状,能够在爆炸时形成定向冲击波,专门用来摧毁碉堡射击孔。在一次夜间行动中,突击队成功摧毁了敌军一个重要碉堡群,为主力部队突破创造了条件。
1948年9月,锦州战役打响。这是十七师面临的最大考验。锦州是关东军修建的重要据点,城内有数百个永备性碉堡,还有大量的地下工事。在这次战役中,十七师被任命为总预备队。
锦州战役中,十七师首次使用了"四组联合"战术:火力组负责压制敌人火力点,突击组负责接近碉堡,爆破组负责安装炸药,支援组负责运送弹药和照明。这种战术大大提高了攻坚效率。
战役进行到第三天,在城北战场,十七师的爆破突击队遇到了一个特殊的防御工事:一个三层楼高的混凝土堡垒,里面不仅有机枪火力,还安装了高射炮。这个堡垒控制着通往敌军司令部的要道。
突击队连夜制定了周密计划:先用迫击炮制造烟幕,掩护突击队接近堡垒;然后从地下挖掘接近通道;最后在堡垒基础部位埋设大量炸药。经过近20小时的艰苦作战,这座堡垒终于被摧毁,为主力部队通向敌军司令部打开了通道。
在天津攻坚战中,尽管东野已经拥有了大量重炮和装甲车,但十七师的爆破技术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清除巷战中的零星据点时,十七师的"短暂爆破"技术显示出独特优势。他们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爆破准备,既保证了战斗效果,又减少了己方伤亡。
三、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在东野的攻坚战中,韩先楚和龙书金的战术配合堪称经典。1948年的锦州战役,韩先楚统一指挥二纵、三纵和六纵十七师。当时,韩先楚做出一个特殊的战术部署:将攻坚能力最强的十七师和三纵配属在一起,共同突破城北最坚固的防线。
这个决定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早在四平战役期间,韩先楚就注意到十七师独特的作战方式。在一次战后总结会上,韩先楚专门让龙书金介绍十七师的爆破战术。从那时起,韩先楚就开始研究如何将常规部队的冲锋战术与十七师的爆破技术相结合。
锦州战役中,这种独特的配合模式首次得到完整运用。三纵负责大规模突击,吸引敌军火力;十七师则趁机派出小规模爆破队,摧毁敌军关键工事。这种战术被战士们形象地称为"大锤小钻"战术。
在攻坚战中,十七师逐步形成了独创的"四组联合"作战法,这是一套完整的攻坚战术体系。火力组由机枪和迫击炮组成,负责压制敌人火力;突击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负责接近目标;爆破组由原矿工战士担任,负责安装炸药;支援组则负责运送物资和救护伤员。
这种作战方法的形成过程充满传奇。1947年夏天,在四平战役间隙,龙书金召集各连队的老矿工开会研究战术。一位曾在井下带过采矿班组的班长说:"打仗和采矿差不多,都要分工配合。"就是这句话,启发了龙书金创立"四组联合"战术。
攻坚战中也不乏惊险时刻。在天津战役中,十七师一个爆破小组遭遇了危急情况。当时,这个小组已经成功靠近一个敌军碉堡,正准备安装炸药。突然,碉堡顶部的射击孔开火,打伤了小组长。情况危急时,一名原本在井下当过瓦斯检查员的战士挺身而出,他利用矿工经验,判断出碉堡射击死角,最终带领小组完成了爆破任务。
十七师还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战场手语。由于爆破行动要求绝对安静,他们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手势,这些手势很多都源自井下矿工的日常工作动作。比如,握拳上举表示"准备爆破",这是模仿井下即将爆破时的警示动作。
在一次夜间作战中,十七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敌军在街道上布设了大量绊线地雷。这时,一位曾在煤矿担任测量员的班长想出了办法:利用矿山测量技术,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地雷位置。这个方法后来被推广到全师,大大减少了伤亡。
十七师的战术创新不仅局限于爆破技术。他们还根据矿山经验,改进了战场通信方法。在井下作业时,矿工们经常用敲击管道传递信息。十七师将这种方法用于巷战,通过敲击下水管道传递进攻信号,成功避开了敌人的无线电干扰。
四、从军长到军区司令的跨越
解放后,龙书金升任四十三军军长,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17年。这段时期,他先后担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始终保持着正军职的军衔。在当时的军队序列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950年,龙书金调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在广东期间,他面临着一项特殊任务:整合地方武装力量。当时的广东地区,存在着大量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如何将这些力量统一指挥,成为摆在龙书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地方武装的特点与正规军的作战方式相结合。比如,在处理沿海防务时,他充分发挥当地渔民的优势,组建了一支海上民兵队伍,这支队伍后来在处理海防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龙书金调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在湖南工作期间,他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当时,湖南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建设,省军区被要求参与其中。龙书金把在东北的攻坚经验运用到水利工程中,组织军队参与了韶山水库等多个重点工程的建设。
这17年的军长生涯,龙书金始终保持着一个特点:善于把军事经验转化为建设性成果。无论是在广东处理海防问题,还是在湖南参与水利建设,都能看到他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
1968年,一个重要的机遇出现了。新疆军区正面临领导调整,需要一位既有丰富军事经验,又熟悉复杂环境的将领。当时的总参谋长黄永胜向中央推荐了龙书金。
黄永胜与龙书金的渊源颇深。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曾任六纵司令员,对十七师的战斗力有着深刻印象。而在广东、湖南期间,龙书金所在的省军区都隶属于广州军区,与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有着直接的工作联系。
在黄永胜的举荐下,龙书金从一个省军区司令员直接跨越到了大军区正职。这种晋升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从正军级到大军区正职,跨越了副大军区一个级别。
新疆军区司令员的任命,标志着龙书金军旅生涯的最高峰。这个位置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职务,更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防要地,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在中苏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新疆军区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上任伊始,龙书金就开始着手处理新疆军区的各项事务。他将自己在东北、广东、湖南积累的经验带到了新疆,特别注重发挥当地民兵的作用,组建了一支适应高原环境的边防民兵队伍。同时,他还在军区系统内推行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部队的高原作战能力。
五、戏剧性的人生转折
1968年底的新疆,寒风凛冽。龙书金刚刚走马上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不久,就迎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首先是中苏关系持续紧张,新疆作为中苏边境的重要战略要地,局势愈发复杂。
在珍宝岛事件后,新疆军区加强了边防部署。龙书金指示在边境地区增设观察哨,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高原巡逻队。这支队伍由当地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战士组成,他们熟悉高原环境,能够在恶劣天气下执行巡逻任务。
1969年春,新疆军区面临着另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当时,新疆自治区正处于政治运动的漩涡中,各派群众组织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作为军区司令员,龙书金不得不同时处理军事防务和地方事务。
在处理地方事务时,龙书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派出军队医疗队深入边远牧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组织部队帮助农牧民修建水利设施;在边境地区设立民兵训练点,既加强了边防力量,又为当地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
然而,新疆的形势依然复杂。1970年初,中苏边境又出现了新的紧张局势。苏联在边境地区增加了军事部署,新疆军区不得不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龙书金组织部队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训练,包括高原条件下的装甲作战、夜间行军等科目。
就在这种紧张局势下,1971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打断了龙书金的军区司令员生涯。这一年,新疆军区的领导层发生重大调整,龙书金被免去了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在这次调整中,不仅是龙书金,新疆军区的多位高级将领也都受到影响。这次人事变动的背后,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政治因素。当时的新疆,正处于多个群众组织相互对立的局面,而军区的一些做法引发了争议。
此时的龙书金年仅61岁,正值壮年。从一个攻坚战专家,到省军区司令员,再到大军区司令员,最后突然被撤职,他的军旅生涯走过了一条跌宕起伏的道路。
这次撤职之后,龙书金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大半生的军旅岗位。在他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三年多时间里,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加强了边防建设,改善了军民关系,提高了部队的高原作战能力。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这位战功卓著的将领最终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军事生涯。
在龙书金离开新疆军区后,当地的一些老战士还时常提起他组建的那支高原巡逻队。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新疆军区的一支特色部队,为边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在任期间推行的一些军事训练方法,也被后来的部队所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