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之初,正赶上美苏冷战的大环境,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再加上中国和苏联有过一段深厚的蜜月期与合作关系的影响。
导致解放军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以苏联为师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国军队也因此拥有了大量带有苏俄血统的武器装备,和苏联式的战略,战术思路。
即便后来冷战结束,苏东阵营瓦解,以苏为师的建军思维依然有很大的惯性。中国依然从俄罗斯采购了一些武器装备,民间也有不少人对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军工成就带有一层滤镜。以为俄罗斯依然和过去的苏联一样,拥有世界第二的军事实力。
而俄罗斯过去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干预叙利亚,以及2014年干预乌东战事中的表现,也加深了这种刻板印象。
殊不知,中国自身的军事工业,军队的建设思路早已在新世纪以来超越了俄罗斯,中国没有必要再和以前一样以俄为师。
尤其是2022年以后爆发的俄乌大战,更是给中国提了个醒,证明了俄系军工不值得中国学习效仿。
1,折戟的防空武器
现代化作战中,最高效的打击方式来自空中,想要在战场上不被打垮,防空工作尤为重要。而苏联和俄罗斯则被认为拥有强大的防空实力,是许多陆权国家学习的榜样。
解放军的防空体系,是在师从苏俄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最早的防空导弹,是仿制的苏联货,后来90年代至世纪之初的陆基区域防空体系,也高度依赖引进自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此外,中国为了强化野战伴随防空和海基防空,还从俄罗斯引进了道尔M1和“施基利”防空系统。
可见,中国的防空思路受苏俄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遗憾的是,在叙利亚战争和俄乌大战中,俄系防空武器却暴露了很大的问题,并没有取得俄罗斯自称的宣传效果。
比如,担当俄罗斯的区域防空主力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俄罗斯的宣传中是一款优秀的防空武器。
一套完整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一般由1台“天空-M”搜索雷达,1台91N6E搜索雷达,1台96L6高空搜索雷达,1台36L6低空搜索雷达,1台控制车,9台发射车组成,需要由营级单位部署使用。
这些雷达设备中,天空-M主要用来探测隐形飞行器,通过使用毫米波,分米波和厘米波讯号工作,俄方声称它可以探测200公里内的飞行的隐身战机。
91N6E则是一款无源相控阵雷达,号称可以对200公里内的弹道导弹,340公里内的战斗机和150公里内的隐身飞行器进行探测。
96L6雷达则通过与36L6雷达使用X和C波段讯号可以侦测低空飞行器进行补盲。凭这么一套层层叠加的雷达补下来,S-400系统理论上可以完美在区域防空中发现小到无人机,大到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甚至隐身战机在内的目标,视力惊人。
而S-400用于应对飞行器的拦截弹,也有6种不同款式。分别是最大射高20公里,射程40公里,用于应对近程目标的9M96E,用于应对中远程飞行器,最大射高27至30公里,射程120公里至380公里的40N6,48N6,9M96型拦截弹。
如果仅看纸面数据,世界上没有任何飞行器能逃脱S-400的监测和拦截,其性能远程美国最新的PAC-3和中国的红旗-9B。
但实战表现嘛,就那回事儿。
2015年11月以后,S-400就被部署到了叙利亚。但在此后以色列多次空袭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革命卫队的时候,S-400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外界由此产生了对它的性能质疑。
此时S-400的表现,还可以用“俄军不打算干预”来搪塞。
但自从2022年8月,乌克兰军队使用导弹摧毁了一台部署在赫尔松的,属于S-400组成的92N6E开始,S-400的就遇到了一系列不顺的遭遇。
2023年8月,乌军使用无人机搭配R-360导弹,摧毁了2台S-400的发射车。
9月,乌军又摧毁了部署在克里米亚的1台雷达车。
10月,乌军使用美援的ATACMS导弹,干掉了卢甘斯克前线的一套S-400。
2024年全年,乌军摧毁了至少6套完整的S-400,以及7台S-400的雷达车和不少发射车。乌军在侦测到S-400的位置后,往往能通过无人机配合ATACMS的方式,先用无人机低空飞行,引诱S-400的雷达开机,然后用ATACMS或其它远程武器,将其摧毁。
S-400的战场表现,虽然俄罗斯不承认它性能不足。但军贸市场的反馈是真实的。
伊朗在2019年对购买该防空系统表现了浓厚兴趣,结果,2024年11月,伊朗却表示没有任何采购S-400的计划,还说伊朗有比这个更好的防空武器。
土耳其之前在2017年花25亿美元买了4套S-400,还为此丧失了采购F-35的机会。结果,2023年以后,土耳其也传出了希望将S-400售给美国,换取F-35的采购资格。
而作为俄罗斯中短程野战防空主力之一的道尔M2,此前被认为是中近程防空的王牌,结果也在俄乌战场上惨遭乌军远程武器+无人机战术的蹂躏。
所幸的是,当年引进俄制防空武器的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自主研发防空武器。
中国在2009年以后逐渐用红旗-9B防空导弹系统建立了陆基区域防空体系,并形成了与之高低,远中近搭配的红旗-16,红旗-17防空导弹,基本上满足了防空需要。海军也有了自己的垂发系统和海红旗-9,红旗-10,不再需要俄系武器,完全可以避免俄系防空遭遇的情况再现。
2,俄系战机还有利用价值?
不止是防空导弹,战机领域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俄系武器影响。
且不说中国以往是在引进俄系武器的基础上拥有了歼-2,歼-6,歼-7这些战斗机,建立初步的航空工业基础。90年代以后,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也是从引进俄制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起步的。
后来更是引进了苏-30和苏-35战斗机。且由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采购的苏-27,苏-30还是中国自造的歼-10,歼-11,歼-20,都依赖俄罗斯提供AL-31和AL-41发动机。
俄罗斯还一度打算向中国推销苏-34战斗轰炸机和苏-57隐身战机。
但俄乌战争开打以后,俄罗斯近年来捣鼓的这些四代机真实水平这才暴露了出来。
比如,俄军之前一直夸耀有加的苏-30,空重17.7吨,最大起飞重量34.5吨,作战半径1500公里,载弹量8吨,还号称拥有可以同时追踪15个目标,最大对空搜索范围达400公里的机载雷达。此外还有ECCM系统可以反制对方电子干扰,其电子战吊舱还能欺骗敌军的导弹,从而被攻击,性能很强悍。
然而,在俄乌开战以后,苏-30压根做不到在400公里内看清乌克兰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其ECCM系统和电子战吊舱也“骗”不了来袭的导弹。截止2024年9月,苏-30已经在战场上被干掉了11架。
俄罗斯的另一款在军售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苏-35,号称比苏-30更先进,还有可以做矢量推进的发动机,天下无双。
结果在俄乌大战中被陆续干掉了7架苏-35,除开2023年9月被干掉的那一架是友军误伤以外,其余都是被乌军战机或防空导弹击落。这些事例表明,即便苏-35拥有矢量推进能力,也拼不过速度更快的导弹啊。
更别说号称五代机,却从来不敢在乌克兰战场上亮相,只能在阅兵时飞一飞的苏-57了。大量的事实证明,俄罗斯航空业依然是在吃苏联老本,许多所谓的“新飞机”,“新技术”实际上都是在吃苏联的旧方案。
幸运的是,中国没有和俄罗斯一样在这方面走入死胡同,在吃透了苏-27技术,研制出国产化的歼-11之后,中国又研制了更有自身特色的歼-16战机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歼-20战机。而俄罗斯之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作用,也因为中国的WS-10,WS-15发动机成功研制而丧失了独特地位。
俄罗斯武器在近年来战场上的一系列表现,无一不在向中国传达要始终坚持科研进步,科研投入,自力更生,不要迷信俄系武器,不能再走俄系军工老路了。
参考资料:
1,2016.1.8-新华网-俄空天部队获新型S-400防空导弹系统保卫莫斯科
2,2023.9.12-环球网-乌媒:乌军方称使用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在黑海上空击落一架俄苏-30SM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