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徒

字说文 2024-05-16 02:37:38

徒【tú】,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脚的前面有个大土块,旁边还有一些散落的土屑。金文的字形把土块直接写成了“土”字,并加上了意符“彳”。篆文把意符“彳”改成了“辵”,《说文解字》是以此

为正字。到汉隶才改成了现在的字形。

01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辵部》

:步行也。从辵土聲。

段玉裁注:

,隷變作徒。

“徒”的本意是步行。引申为徒步、徒手。

02文 献 选 读

“《爾雅·釋訓》:徒御不驚,輦者也。......暴虎,徒搏也,馮河,徒涉也。”

徒御,是指御马;輦,是古时候徒步拉的车。徒搏、暴虎,是空手与虎搏斗。徒涉、冯河,即徒步涉水过河。

“《詩經·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西周盛行车战。御,是御马驾车者。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徒步而行的士卒叫“徒”。

“《周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古时候只有大夫才有资格坐车。普通的士“舍车而徒”,不是为了要秀他脚上的美甲,而是因为他的社会地位低下而不能坐车,只能徒步而行。

“西漢·陸賈《新語·本行》:叚干木徒步之士,脩道行德,魏文侯過其閭而軾之。”

段干木是战国时魏国的一名隐士。魏文侯求贤若渴,月夜登门想拜请段干木,他越墙逃走,以表示不愿为臣。魏文侯后来每次路过段干木的家门口,都趴在车前的轼上以示恭敬。

“《尚書·舜典》: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周禮·地官司徒》: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法。

《孟子·滕文公上》: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

古时候六卿之一的“司徒”,最早的就是商族的始祖“契[xiè]”。远古时的人类还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与野蛮的禽兽没什么两样。在开始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设置了“司徒”这样的官职。“司”就是主管,“徒”就是民众。“司徒”不仅是管人口,更重要是管伦理的教育。

“《韓非子·詭使》:私學成群謂之師徒。東漢·王充《論衡·幸偶》:孔子門徒七十有餘。”

西周时只有官学,到春秋时才开始有了私学。在打破了官府的垄断之后,普通的“士”就不必都去做官了,而像孔子这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士”就多了起来,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也都扩大了。这就开始有了师徒和门徒的概念。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每个独立的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能要求别人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否则就没有人可以跟你亲近了。

03成 语 典 故

家徒四壁

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只有四面的墙壁。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家居徒四壁立。”

徒劳无功

指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一点成效。

“《管子·形勢》:與不可,彊(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与不可信赖的人交往,勉强让能力不够的人去做办不到的事,与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这些都叫作劳而无功。

“《莊子·天運》: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祈)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

古今的不同,不就像水中和陆地一样吗?西周与现今鲁国的不同,不就像船与车的不同一样吗?现在想要把西周的那套典章制度硬搬到鲁国来施行,这就好比把船在陆地上推行一样,不仅劳而无功,自身也必定遭殃。

马齿徒长

古时候看马的年龄有多大,是通过看马的牙齿有多少。以此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无所成就。

“《春秋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老大徒伤悲

到年纪老了才知道自己年轻时不努力,到老来一事无成,徒然悔恨悲伤。

“《樂府詩集·卷三十·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0 阅读:0

字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