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日利亚或成为‘下一个土耳其’!尼日利亚对外贸易结构较为单一,尼日利亚进口制成品、其他石油制品占比较大,而主要出口商品为能源和矿产,原油在出口产品中具有支柱性地位。与出口高附加值商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的富裕新兴经济体相比,尼日利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型前沿经济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更低,这一特性使得尼日利亚等出口大宗商品的前沿经济体市场免受关税驱动的广泛抛售的影响。
近期,美国与较大发展中经济体爆发贸易战的威胁令众多投资经理在曾经遭受危机、现已复苏的前沿市场寻求避险,近期纷纷涌入尼日利亚。
其中像是,尼日利亚本币国债表现尤为亮眼。得益于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复苏的概念,加上20%到25%的收益率吸引力推动了尼日利亚债券市场的强劲反弹。财政改革方面,尼日利亚中央银行在其“政府证券”数据中披露,计划从投资者手中筹集约1.52万亿奈拉,但最终在2025年1月至2月期间实际筹集了2.72万亿奈拉。其政府取消了长期存在的燃油补贴,将节省的财政预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交通、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还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遏制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尼日利亚联邦政府通过中央银行(CBN)在2025年前两个月从国债市场筹集了2.72万亿奈拉。这一数字较2024年同期的2.97万亿奈拉下降了约8.6%。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和大规模国债拍卖来收紧货币政策,以稳定外汇汇率并抑制通胀。尼日利亚政府通过取消奈拉汇率挂钩机制,统一官方汇率与平行市场汇率,使奈拉汇率更加市场化。尽管奈拉在改革初期经历了大幅贬值。自2024年11月美国大选以来,尼日利亚奈拉对美元汇率上涨超过7%,成为全球表现最住货币之一。尼日利亚央行通过提高基准利率,稳定了通货膨胀预期,并吸引了外资流入。
同时,政府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提高了石油和非石油部门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以美元计算,尼日利亚股市今年上涨约4%,表现优于许多大型市场。尼日利亚政府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计划》显示,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4.6%,较2024年的3.19%显著提升。尼日利亚资产的飙升反映出投贤者青睐“特殊交易策略”即押注于走出货币危机或债务违约的国家。另外,拟议中的《税收改革法案》若通过,有望将非石油收入占比提升至25%,推动财政赤字从5.2%降至4.3%。非洲主权信贷预测,在税收改革和服务业的推动下,尼日利亚的GDP增长将在2025年同比加速至3.8%,高于2024年的3.4%。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尼日利亚做出3.5%的经济增速预测,2026年小幅升至3.7%。。此前,由于奈拉汇率管制导致难以获利,该国曾淡出国际投资者视野。
由于近年来全球利率居高不下,外国投资者纷纷撤资。虽然许多国家走出了非常困难的时期,但也导致了它们的货币疲软,各国政府要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要么被迫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自救经济政策。
埃及、土耳其等曾是遭遇资本外流的国家,不过,其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加息等强硬经济手段重获投资者青睐,放弃不可持续的美元挂钩汇率机制后,本币债券也均实现两位数回报率。2024年,新兴市场对冲基金通过押注此类机会(以及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的美元债券)创下多年最佳回报。
自2023年5月博拉•提努布总统上任以来,尼日利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取消燃油补贴、统一奈拉汇率、提高基准利率至27.5%等。在投资领域,尼日利亚政府推出的行业鼓励政策较为突出。尼日利亚政府确定了70个左右的行业为需要优先发展的先锋行业,并为这些行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按照尼日利亚法律规定,除油气领域外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但在先锋行业的企业可享受5年的免税待遇(免税仅限于企业生产的属先锋地位之列的产品),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延长到7年。这些改革旨在解决长期困扰尼日利亚的经济问题,如外汇短缺、汇率波动和财政负担过重等。
尼日利亚长期以来依赖石油出口,但通过经济改革,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尤其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鼓励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展现出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例如,尼日利亚发布的《2020—2030年国家数字经济政策和战略》,旨在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
相关数据显示,尼日利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历十余年负增长后,2025年首次呈现积极趋势,表明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重新核算的GDP数据更显示,该国经济规模可能从2280亿-300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5000亿美元,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世界银行已为尼日利亚提供了超过150亿美元的技术和金融援助,支持其在电力、教育、气候适应等领域的发展。此外,尼日利亚还计划通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进一步扩大贸易,推动经济多元化。
贸易便利化新政方面,尼日利亚港务局(NPA)已推出定制化出口便利化方案,旨在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通"港口-腹地"经济走廊,助力中小微企业融入全球贸易链。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是旨在促进非洲各国之间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区域协议。尼日利亚作为AfCFTA的参与国,将为其经济增长带来诸多积极影响。通过扩大市场准入、促进经济多样化、吸引外资和提升竞争力,尼日利亚在AfCFTA框架下有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目前已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下的港口竞争力提升计划。
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也为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多层面的支持和机会。通过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协调及安全合作,尼日利亚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发挥其经济潜力。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加深,尼日利亚有望在ECOWAS的框架内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中企承建的尼日利亚蓝线轻轨
作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承包工程市场和主要投资目的地,得益于中国投资,尼日利亚基础设施格局被彻底重构,例如被视为中非合作的“试验田”莱基自贸区,以及莱基自贸区紧邻西非最大的深水港莱基深水港、拉各斯国际机场航站楼以及拉各斯轻轨蓝线等多个里程碑式项目落地,在改善当地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代表了两国对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这一共同愿景的不懈追求。除此之外,尼中经贸关系也蓬勃发展,202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达1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类似的金融合作项目对尼日利亚实现经济现代化至关重要。
2025年1月17日,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西宣布尼日利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尼日利亚作为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大国和“全球南方”重要力量,由于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丰富、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以及对经济变革的执着,尼日利亚将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