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公司爱博医疗的盈利能力继续飙涨。
根据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爱博医疗(688050.SH)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8.22%;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7.36%。
单看四季度,净利润6957万元,同比增长33.76%,增速重新回到了30%以上。
自登陆科创板以来,爱博医疗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爱博医疗的净利润从2031万元增长至3.87亿元,连续7年狂飙,七年增长了18倍。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业绩如此出色,为什么股价不涨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fde9fda008e5fba7f122470c3203b3.jpg)
其一,消化高估值;其二,医疗器械行业的集体利空,也就是集采的鬼故事,始终存在!
爱博医疗的上市时间是2020年7月,当时无论是医疗还是新能源板块,受追捧程度都很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博医疗的发行市盈率达到了55倍,上市首日涨幅高达648%,并在之后一口气上涨到了171.3元/股,市盈率一度超过500倍。
所以,估值回归不可避免。
另外就是政策风险。
2021年至今,不单单是爱博医疗,整个医药医疗器械行业都遭遇了集采的鬼故事,而且很多公司的业绩恶化。
这么说吧,在医保控费、集采、反腐等利空因素下,投资者对医疗器械尤其是眼科板块避而远之。
业绩层面,净利润增速下滑一定程度加剧了这种担忧。
2021年,同比增长77.45%;
2022年,同比增长35.84%;
2023年,同比增长30.6%;
2024年,同比增长27.36%。
于是,市场出现一种担忧,就是在集采的影响下,公司的盈利能力会不会从高增长转向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从公司的主营业务说起。
爱博医疗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企业,核心产品是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OK镜),近些年布局了隐形眼镜业务,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重点说人工晶状体业务。
2014年7月,爱博医疗“普诺明”人工晶状体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折叠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状体。
受益于人工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因素,作为白内障手术的刚需耗材,“普诺明”人工晶状体的销量快速增长,带动了爱博医疗的业绩的起飞。
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集采的冲击。目前,全国已基本执行集采,导致人工晶状体的单价有所下降。
不过,恐慌情绪的背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首先,尽管单价下降,但是,从人工晶状体的毛利率来看,依旧接近90%,并未出现下滑;其次,在人工晶状体市场,外资公司几乎垄断市场,随着国产品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发生;再有,我国白内障患者达1.8亿,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个数字还将保持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远未饱和。
再来说OK镜。
爱博医疗OK镜产品“普诺瞳”的上市时间是2019年,在经历了初期的高速增长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增长放缓。
2023年,“普诺瞳”销售收入同比增速是26.03%;2024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6.89%。市场寄希望OK镜能够成为第二增长点,但目前来看,这块业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但是,考虑到我国近视人群超7亿,OK镜依旧是用于治疗近视的最佳方式之一,红利并未完全消散。
除此之外,爱博医疗也在培育新业务。
2023年,公司“隐形眼镜”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504.7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14.36%;2024年上半年,这块业务的收入是1.83亿元,超过了上一年全年,同比增长956.9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高至26.76%。
根据业绩快报显示,这块业务已经扭亏为盈!
最后说一句,爱博医疗是一家研发驱动的眼科医疗器械公司,在公司的在研项目里,除了人工晶状体和OK镜之外,还有透明质酸钠凝胶等多款医美用途产品。
2020年,爱博医疗的市盈率一度达到500倍,如今,这个数字不到50倍。如果说当年的估值足够疯狂的话,那么如今的估值水平,已经大幅回归。
只是说,市场永远是越涨越买,对性价比高的东西反而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