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被批判后,林彪主动前去看望,粟裕:主席对我非常爱护

沛柔聊社会 2023-04-16 00:52:01

1954年10月,经毛主席亲自提名,粟裕由第二副总参谋长升任总参谋长。就职前,毛主席特意找他进行谈话,要这位爱将经常向自己汇报,十天半个月一次,也可以随时前来。

粟裕

粟裕出任这一职务后,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成为直接上下级。虽然同为高级将领,但由于两人在年龄、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彭老总不仅在一些战略见解上与粟裕有意见分歧,性情较为暴躁的他也时常对其出言不逊。

按照工作惯例与毛主席的要求,一些重大事情粟裕必须向毛主席报告。因此,他在上报的文件上会写“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的字样。而彭德怀有时会扣压文件,还曾当着粟裕的面发脾气道:“我不是你的通讯员”。

事实上,这一写法不仅尊重了彭德怀,还符合原则要求。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时期的刘伯承,在给中央军委与毛主席的报告中,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

而在战略见解方面,粟裕就任总参谋长后,提出抽几个军作为统帅部战略预备队,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战时由统帅部统一机动的建议。

可彭德怀却说全国都属解放军,一旦战争爆发,统帅部完全可以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因此毫无必要。

这样的背景下,一向比较坚持原则的粟裕被彭德怀认为骄傲自满。彭老总经常向毛主席进言,时间一长,毛主席对粟裕也不像原来那么信任了。

到了1957年春天,当彭德怀去军事学院检查工作后,作出“教条主义相当严重”的结论。一年后,一场军委扩大会议即将举行。

为了给扩大会议做准备,会议组织者先在中南海居仁堂进行了几次小范围的批判会议,参加的人有彭德怀、聂荣臻、陈毅、贺龙、罗荣桓、叶剑英、林彪、黄克诚等。

彭德怀

这几次会议上,发言者对粟裕进行了批判,为军委扩大会议定了调子。不久,军委扩大会议正式召开,参加人数达1400人,原华东野战军(三野)的高级将领中有不少人奉命前来。

在会上,粟裕因为“个人主义”等问题遭到批判。作为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实际军事负责人,很多参会的将领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风暴很不理解,言行上有所抵触。

可这样一来,批粟行动就难以进行下去。于是,军委扩大会议有关方面开始组织重要人物去做三野将领的思想工作,向他们施加压力。

通过分别找人单独谈话的方式,有关方面要求人人过关,同粟裕划清界限。在巨大的压力下,绝大多数的三野将领都不敢为粟裕说话,有些人甚至跟风批了起来。

“那时批判粟裕,我们华东局的同志不发言,还批评我们,说我们的态度不端正。华东局的同志都知道,粟裕二让司令,什么个人主义、野心家?根本不符合事实”,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这样回忆道。

而原华东海军司令员、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回忆说:“那次会议,说到粟裕同志的个人主义,我就不同意。我找过黄老(黄克诚),说粟裕同志不是那种人,我就不发言了吧。黄老点头说,也好。”

然而,后来军委领导还是指定张爱萍表态。没办法的他,只好说粟裕过去在华东胜仗打得多,是有些骄傲的。可领导对张爱萍的表态不满意,还点了他的名。于是,后面发言的几个人见此情景,说的话都很重。

粟裕

即使这样,依然有几个三野高级将领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实事求是地说了公道话。当时这场会议上,粟裕的嫡系老部下叶飞、王必成和陶勇成为了有关方面的重点“攻关”对象。

可无论对方怎样威逼利诱,叶飞就是死活不开口。陶勇则说:“首长,你是知道的,我家境贫寒,八代祖宗不识字。我自己呢,当了团长还不认识自己的名字。这样吧,就请你的秘书写一篇揭发材料,我来念吧。”

于是,拿到材料后的陶勇在发言前郑重声明:“我文化低,识字不多,这篇稿子是XXX首长的秘书XXX写的。但这里笔画多的字实在太多了,怕念不好。错的地方,请X秘书补充……”结果,他的发言被取消了。

而王必成也有自己的办法。他没有拿讲稿,在会场即兴“揭发”道:“我,王必成,奉命揭发大阴谋家粟裕。粟裕的大阴谋,有两点我体会深刻,那就是‘大’和‘谋’……”

在现场众人的目光下,王必成讲起了济南战役还未结束时,粟裕就向中央建议打淮海大战,一役基本解决歼灭敌人主力的问题。“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取得了决战淮海的胜利,提前两年解放全国。这个谋有多大,我是小人物,不敢评论,也没资格评论,但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最清楚……”

“粟裕阴的一面,我没有体会,请知情者揭发出来,让我们受教育!”在发言的最后,王必成这样说道。这一番话,可谓四座皆惊。“王必成可信、可交,可深信、可深交!”贺龙对他很是赞赏。

粟裕

虽然有老部下维护,但粟裕依然受到了猛烈批判。形势所迫,他先后进行了8次检讨,却依然未能通过……

就在粟裕感到无比困窘之际,一直关注着此事的毛主席发话了:“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请大家来判断。”

当毛主席这番话传到会场后,与会者们立即领会了其中含义,变得瞻前顾后起来。于是,粟裕的窘境很快有所改观。

在粟裕又一次进行了违心检讨,几乎全部将强加给自己的罪名承认后,老战友陈毅主动走上前去,握住粟裕的手说“讲得很好”,并带头鼓掌表示通过。

就这样,粟裕似乎跨过了这一关。7月22日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他开始照常在总参上班工作。

这年8月8日,粟裕主持了总参第五次部务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总参几年后的工作任务。几天后,他还提出了改革军队体制、加强司令部建设的建议,并拟制了总参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十条(草案),报请中央军委批准。

然而,不久有人向毛主席进言,将粟裕早前拜会苏军总长一事由“告洋状”进一步污蔑为“里通外国”。这样一来,毛主席震怒了。

毛泽东和彭德怀

“(我)把强加给我的罪名差不多都兜了下来,把自己说得简直不成样子。就是这样,还不放我过关,以后竟在中央说我‘里通外国’”,粟裕后来这样申诉道。

于是,粟裕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8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前夕,毛主席在谈话中提到了粟裕:“粟裕比较骄傲些,胜利多了,冲昏了头脑,韩信也是这样,说‘我带兵多多益善’。你粟裕是不是这样呢?我看是有一点,同志们也是这样看的。淮海解决了三个兵团,老子天下第一。”

就这样,8月31日,粟裕被撤销总参谋长一职,由原副总参谋长黄克诚接任。粟裕不久后出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并被限制接触军队。

粟裕出事后,林彪曾主动去看望他。事实上,两人早在1927年10月前后便已相识。当时朱德将南昌起义余部整编为七个步兵连,林彪是连长,粟裕则由班长升为连党代表。

1946年7月,当粟裕在苏中大发神威后,毛泽东将他的战例通报给各战区,其中就有东北的林彪。

林彪对粟裕这一经典战例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叫来自己的参谋长刘亚楼,让他去收集苏中战役更多的资料。刘亚楼找来后,林彪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仔仔细细琢磨了很久。

当刘亚楼再进去时,林彪突然感慨地说:“粟裕尽打神仙仗”。见刘亚楼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又解释道:“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林彪

等淮海战役结束后,林彪又向刘亚楼索要这一战役的资料。当刘亚楼没收集全面后,他还一脸不快地责备起来。

“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刘亚楼笑着问道。

“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首先,我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第二,我对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和深刻。……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林彪正色道。

值得注意的是,林彪和粟裕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两人的个子都不高,面相也都比较文弱,而且还都负过重伤:林彪中弹留下后遗症,粟裕则两次伤在头部。

不仅如此,林彪和粟裕早年都曾加入过叶挺的部队,参加过南昌起义,后又一起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后来,两人在抗日战场都先声夺人,一个打了平型关大捷,一个打了韦岗伏击战,振奋了中国人民抗敌的决心。

而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又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纷纷取得一次次胜利,是毛泽东最倚重的爱将,掌管两支最大的野战军。

除此之外,在兴趣爱好上,林彪和粟裕也颇多相似。他们都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喜欢抛头露面,而是喜欢在行军打仗期间每天看地图。

解放后,林彪与粟裕的关系一直很好。林彪进城后很少与人私下交往,但他对自己看得起的谈得来的人还是愿意交谈的,粟裕便是其中之一。

粟裕

而在1958年这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虽然也参加了,但他没有落井下石,还与叶剑英、萧劲光、陈赓等人一起帮粟裕说了公道话。“打胜仗的挨批,打败仗的当英雄”,就是林彪当时说的。

当林彪事后去看望粟裕时,说他缺少党内斗争经验。林彪的意思应该是粟裕没有多向毛主席进行汇报,没有站对队伍。只要毛主席不点头,别人想怎么样也无可奈何。

粟裕则老老实实地对林彪说,自己不仅缺少,而且根本没有党内斗争的经验。“自从1932年离开红一军团后,在赣东北、福建、浙江工作,对中央苏区情况不了解。抗日战争中在苏中、浙江工作,对延安情况不了解。在总参工作中,最大的错误是任总参谋长时,主席找我谈话,要我经常去汇报,后来由于彭德怀说我骄傲自满,自己又患得患失,便只向彭德怀汇报,不敢向主席汇报了”,他解释道。

“当总参谋长是毛主席坚持才确定的。主席当时还讲,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是要大家扶持我的工作,主席对我是非常爱护的”,粟裕这样说道。

而就在一年之后,1959年9月15日,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许多高级将领纷纷对彭德怀、黄克诚等人进行揭发批判。其中,便有其曾多方面排挤和打击原总参谋长粟裕的部分。

在众人的批判发言中,毛主席明确表态:“去年5月的军委扩大会议,是彭德怀提出来要搞的;批判粟裕,彭德怀不能说没有责任。”不仅如此,他还用手指了指在座的罗瑞卿:“你去对粟裕讲,告诉他,就说是我讲的,下一次中央军委开会请他参加!”

毛泽东

于是,本就对粟裕颇为同情的罗瑞卿将这一消息及时通知了对方,粟裕的心境终于渐渐明亮起来。几个月后,当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时,他应邀参加。

就在那场会议上,当毛主席进行讲话时,还特意转过脸来,亲自对粟裕解释道:“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搞的。”

1994年12月25日,两名中央军委副主席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联名发表《追忆粟裕同志》一文,为粟裕公开正名。

0 阅读:9

沛柔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