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朝鲜族话剧《白雪花》
八十年代末,在艺术领域中话剧一直以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但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文化市场的兴起,文化消费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话剧受到其他娱乐方式的冲击,逐步走向滑坡。
1994年,由李光涨创作、方美善导演的朝鲜族话剧《白雪花》脱颖而出,不仅成为了朝鲜族戏剧发展史上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也成为一部在特定历史时期反映特定现象的一部力作。
话剧《白雪花》以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为素材反映了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在朝鲜族社会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在强烈的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掀起了一场去往韩国的出国热。
大部分朝鲜族由于能够说写韩国语,也就实现了去往韩国的梦想,这样一来朝鲜族社会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青中年具有劳动能力人口大比例逐步缩小,老弱幼小的人口比例逐渐增多,进而孩子的养育问题成为了朝鲜族家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作家李光洗以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朝鲜族社会正经历着的伤痛,他决定以戏剧的形式将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重新撕破给人看,以启示人们重新思考生存的意义。
果真不出所料,话剧《白雪花》上演后,仅在延边州地区演出场次就达164场,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
不仅如此,话剧《白雪花》闻名远扬,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演到吉林省长春,并在当年吉林省话剧节中,荣获一等奖。
再从吉林省演到东三省,再次从东三省演到北京,参加1994年第五届全国话剧交流演出,且在演出中荣获文化新剧目奖,取得了很大成果。继而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对《白雪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话剧《白雪花》取得了较高艺术成就,但较之它的艺术成果,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了。从研究状况考察,《白雪花》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在某一侧面的评价。
许东活先生写的《话剧《白雪花
》的演出艺术》,从导演艺术的处理方法,解析了方美善导演的导演艺术特征;崔三龙先生写的《剧作家李光珠与导演方美善合作给予的启示》”,通过两位艺术家的合作为切入点,以文学的视角分析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追求。
可见,这些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文学层面或戏剧层面的粗浅的研究,而且主观色彩比较浓厚,缺乏客观的、深层次的学理层面上的研究,即使是评论文章没有涉及这部话剧的不足层面。
因此,为了对话剧《白雪花》给予正确的定位,本文拟以客观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开展全面研究,给话剧《白雪花》以正确的艺术评价。
话剧《白雪花》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戏剧奇葩。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做不到全方位的深层的研究,为了从学理层面有序地开展研究,本文采用多重的研究方法。
首先,用文化学的方法研究创作《白雪花》的社会背景和戏剧背景,透彻地分析话剧《白雪花》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性,揭示话剧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接着用戏剧学方法分析话剧《白雪花》的戏剧主题、戏剧结构、戏剧造型、戏剧意蕴等戏剧艺术特征。最后用美学研究方法,分析话剧《白雪花》的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
在朝鲜族戏剧发展史上,获得国家巨奖的剧目不
多,话剧《白雪花》是其中的一个,它在朝鲜族戏剧发展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较之它取得的成果给予它的评价或者过于肤浅,或者过于片面、或者过于高调。
本文研究《白雪花》的目的在于学理层面上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一方面给予《白雪花》以正确的艺术评价,另一方面以此研究为个案,揭示朝鲜族戏剧创作的优势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应怎样发展等问题。这在朝鲜族戏剧复苏的当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话剧《白雪花》的戏剧特征
《白雪花》的主题和意蕴
剧本的主题是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内容。在不同的作品中,剧作家观念可能属于道德伦理方面的,也可能属于政治方面的,甚至也可能是其他精神领域的问题。
但无论何种它是作家对社会认识的结果,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倾向性和思想深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话剧作品的灵魂。话剧《白雪花》的主题和意蕴就是作家李光珠先生对当时朝鲜族社会特有现象的反应和提炼。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大大改变了朝鲜族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不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耻辱,整个社会都在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奋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朝鲜族社会开始掀起了一场出国打工热。
尤其居住在中韩边境的朝鲜族人们,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国语(汉语),而且能够自如地运用母语(朝鲜族)交流。
加之1992年中韩建立外交关系,使90年代初期做发财之梦的人们特别向往韩国,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去往韩国的路径,接近90年代中期整个社会就掀起了去韩国热。
朝鲜族剧作家李光珠先生敏锐地观察到朝鲜族社会这一特殊的现象,并以因出国热引发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素材,创作了六场话剧《白雪花》。
话剧《白雪花》首先在政治层面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朝鲜族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勒劳的朝鲜族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快速接受了市场经济运作模式,掀起了各种经济活动,为发展朝鲜族地区的经济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但是随着出国热的出现,人们并不满足于现实,希望通过去韩国打工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发财之梦,以提高生活质量。
这样一来在朝鲜族社会就掀起了韩国热,既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往韩国的人们,也有少数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往韩国的人们。
如此一来朝鲜族社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们要么去往国外,要么去往国内沿海地区,很多家庭家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都成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白雪花》就是以单亲孩子曲折的寻母经历,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朝鲜族社会一个特殊的现象,是融美丑为一体的具有余韵的戏剧作品。
其次在文化层面赞美了朝鲜族人民固有的勤劳善良的本性,揭示和批判了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市民阶层。
从社会角度看,话剧《白雪花》以善与恶的对比,通过塑造为人正直善良、勤劳质朴的小吃部老板和老板娘形象,歌颂了朝鲜族社会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同时通过塑造白雪的父亲和高利贷形象,揭示了在金钱的诱惑下渐渐滋长的邪恶的行为,批判了正在滋长的唯利是图的社会负能量。
从人性的角度看,以美与丑的对比,通过塑造小吃部老板、老板娘、医生、记者、白雪妈妈的形象,揭示了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依然坚持社会道德和伦理。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努力的平民百姓,以细小而琐碎的情节歌颂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通过塑造白雪的父亲、小三、高利贷的形象,揭露了金钱诱惑下道德沦丧、丧失人性的丑陋的人们。
最后从艺术层面净化了人们的心灵,提升了人们的人格水平。
人们常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当时朝鲜族社会出现的出国热,确实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那就是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问题,特别是抚养孩子的问题涉及的面更多。
那时出国家庭抚养孩子的模式有以下种:一是双亲都出国,由老人抚养;一是一亲出国,由单亲抚养;一是双亲出国,寄托他家抚养。
而且那个时候朝鲜族社会出国人口占据着相当大的数量,这就意味着出国家庭孩子的抚养问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有些抚养家庭已经开始隐约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也有些抚养家庭还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话剧《白雪花》通过展示因出国热而失去父母的白雪坎坷的寻母历程,揭示了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话剧《白雪花》在全国话剧整个大滑坡时期,仅延边地区一年就上演164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凡是观看话剧《白雪花》的观众,都会反思孩子的养育问题,尤其身边有出国家庭的人们,对他们来讲话剧《白雪花》起到了反思、领悟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白雪花》的戏剧结构
所谓的“结构”,乃是指事物的一些相关部分的组合。在戏剧艺术中它既属于“物质结构”,也屈于“事件结构”。
它不仅涉及到话剧艺术中具体情节的安排,而且还包括话剧场面的具体设置。在一部话剧作品中,剧作家的戏剧结构布局会影响整部话剧的整体艺术效果。
从世界戏剧的发展状况来看,戏剧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闭锁式结构、开放式结构、展览式结构、连环式结构以及时空交错时结构。
闭锁式结构一般从关键戏的爆发点切入拉开大幕,而后再以回溯或倒叙事件的前因后果,展开剧情。这种结构形成“第四堵墙”式的时空观念。十分强调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动作本身的整一,讲究情节和场面的集中。